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个人隐私信息频繁遭买卖:为何屡禁不止

 2017-02-18 11:30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2月16日消息,近日央视曝光了网上买卖个人信息的黑市,只需要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卖家就可以查询到个人的通话记录、开房记录等隐私信息。而根据不同的隐私内容,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倒卖信息的贩子通过微信、企鹅等社交圈寻找买家,如今个人信息频繁被泄露。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的黑市,还有线下同样如此,例如:手机号码被泄露给商家,然后就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垃圾广告信息。

网民的个人隐私如何被泄露

对于普通的网民来说,个人隐私内容被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类是网民个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例如:在微信朋友圈经常晒自拍照、家庭住址等信息。违法分子可能会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另外,支付宝、社交网站等平台上存在用户的大量隐私信息,一旦被黑客攻破就会导致用户数据大量泄露。另一类是某些单位、部门管理监督不完善,违法分子与部门人员勾结,双方共同瓜分了其中的利益,这是一条黑色利益链。

如何打击个人信息买卖行为

非法泄露、买卖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但目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互联网上。要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首先得提高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俗话说“防范于未然”。然后就是加大处罚力度,不仅是对出售个人隐私信息的违法人员,更主要的是那些泄露他人隐私的害群之马。最后是规范商家的行为,许多商家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再对潜在顾客进行电信营销。

打击买卖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必须有相关部门的介入,对于一些部门和单位,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例如: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在医院的隐私信息就被内部人员卖给了别人。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该给予严厉处罚,并且同行业要联合抵制。数据泄露可能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威胁到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了,不能让买卖个人信息成为潜规则。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是违法行为,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根治,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要根治这种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是多方部门协调,共同打击这种违法行为。作为一个普通的网民或者消费者,我们只能小心谨慎的保护好个人隐私内容。

本文由 岚洁新风系统 小编原创 转载保留!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网络个人隐私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