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笔者有幸来到某个会议中心听了一场关于微营销的推广课程,这是一个招商网站所举办的会议,其实就是一场产品推广宣传会而已。会议上,主持人信誓旦旦地向在场人士提出手机端的未来,于此,笔者十分认同,毕竟已经有多种数据表明手机社交端APP的流量增长已经超过PC端不少了。
然而,笔者觉得主办方在这里可能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毕竟这些对比数据都应进行同类比较而非交叉对比,也就是说,手机端社交软件和PC端社交软件做对比,手机搜索流量和PC搜索流量做对比,然而如果用手机端社交软件和PC端搜索流量来做交叉对比的话,那么未免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其实对于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的人而言,大多应该清楚移动端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在增速上远远超越PC端,然而在这次会议上,主办方提供了一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数据,说移动端搜索流量已经超越了PC端不少,但当笔者现场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后发现,包括百度在内的权威商家所提出的是,他们预计今年百度移动端搜索流量会超过PC端。正是这种情况,让笔者对这次会议的内容产生了怀疑。
当台上主持人侃侃而谈时,笔者在台下利用手机搜索了这家主办网站的各种数据,一个成立将近8年的网络公司,使用站长之家的SEO数据分析,也仅仅是权重为4,GOOGLE的PR值为2。但按照对方的介绍,在2008年时他们已经为企业提供SEO优化的课程,因而不禁让笔者对这家网站的印象再打折扣,毕竟用8年时间才让自己的站长之家权重为4,预计每天流量未超过5000,排名第一的关键字只有9个,其中两个是自己网站的关键字,此外该网站的长尾词也并非很丰富。
当笔者按照一种传统的SEO思维分析完这个网站平台后,恰逢主持人也说完了开场白,然后正式进入演讲的主题 —— 如何进行微营销。
在这场演讲里面,几位演讲嘉宾的主题来来去去就是一些我们早已非常熟悉的微博、微信营销,但对于在场不少人士而言,他们有一种接触新鲜事物,如梦初醒般的感觉。
其实大会到了最后,就已经彻底演变为一场推销软件的布道会,主办方甚至已经在场边准备好了银联刷卡机,会议结束后,对方是毫不隐讳地说自己的软件+运营如何如何好,的确吸引了不少老板现场购买。
一、网络营销并非救命稻草
笔者并不反感这种促销,毕竟以前在咨询公司工作时也曾经进行过类似的推广活动。当时公司决定开办一场有关汽车销售的培训会议,因而通过DM的方式广发邀请帖吸引不少4S店的高管及老板来听课,当主讲人龙博士演讲完毕立即现场贩卖教材,尽管离开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刚开4S店的老板立即掏钱购买这份大部分由笔者编撰的7+1汽车培训教程。
要知道当时笔者并没有任何汽车销售的实战经验,仅从英文译本以及GOOGLE上搜索各种关于销售的资料进行改编。正是这样的“三无”产品,却能以数千元的价格销售出去,实在让笔者感到不可思议,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老板的销售能力。只是这样的工作经历让笔者对此类培训对产生了免疫力,不再相信那些以现场销售产品为目的的所谓分享会。
什么时候老板们更愿意花钱进行推广呢?其实就是业绩有压力之时,这往往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企业负责人大多不会在运营状况依然良好的情况下未雨绸缪,为公司尽快成立一个有战斗力的网络营销团队,他们通常是在市场进入拐点,甚至进入一个即将洗牌的阶段,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由于这些企业负责人并不了解网络营销的特性,但出于市场的压力,所以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十分容易出现,他们渴望改变,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希望,因此很容易被人以某些个案轻易说服。
但网络营销是这些传统企业的救命稻草吗?笔者认为,网络营销只是一种综合性价比更具优势的营销手段,但它绝非一个企业的救命稻草,网络营销不能改变市场下滑的现实状况,尽管网络营销做得好的话,将有机会让一个企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加别人的代运营就可以简单解决!
二、美好的想象和残酷的现实
我们很容易从媒体上看到某些企业或者团队因为某个创意而赚大钱,这样的美好个案让不少被市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传统行业企业负责人对网络营销充满憧憬,他们甚至单方面地以为只要企业使用网络营销,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力成本,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为带来订单。
在这段时间,笔者所接触的一些传统企业的负责人,或多或少都会把网络营销美好化,从而忽略了这些年来,有多少互联网企业在这个电商大潮中倒下了……
互联网的确可以为不少传统企业带来更多的精准客户,这是网络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不管使用那种营销手段,都需要不断深耕细作,都需要细致地去挖掘顾客的实际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更有效、更廉价地把自己的推广信息发布出去,让有需求的客户可以找到我们。在数据化的时代里,我们更讲究顾客的精准度,毕竟许多时候,我们都能发现客户来了一大堆,但有实际需求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共鸣点还没有产生。所以为了避免推广费用被无谓地浪费,我们应该通过大量数据挖掘出更合适的顾客。
这是我们网络营销人员所追求的极致,但现实中,能拥有团队式操作的传统企业又有多少?他们更喜欢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解决更多的事情,因而让一些卖方案、卖软件的商家有切入的机会,这些软件商家会吹捧自己的软件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可以节省多少人工费用,这些卖点切合不少传统企业负责人的心坎 —— 尽管他们渴望通过网络营销改变企业的现状,但他们更希望用最少的费用解决一切问题,同时他们会期盼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越好 —— 其实他们只是拥有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需要合适的人才去运营,需要合理的时间来沉淀,需要切切实实地去执行,而且网络营销只是企业营销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没有改变市场趋势的能力。
三、网络营销需要执行力
在下午所举行的这场会议中,主办方联同一家做微推广的企业一起讲课,主办方出软件,然后联营企业出代运营的方案,为了让在座的企业负责人感兴趣,他们提供了几个案例,其实这些案例只是很简单的粉丝炒作,也就是某个事件营销的使用。
按照对方所讲,他们利用这种事件营销的方法,为企业微博、微信暴增不少粉丝,当然对于那些没有什么网络运营经验的人而言,这个案例的想象空间的确十分美好,然而作为笔者而言,这些年来目睹不少事件营销,的确深感一个炒作团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段时间的粉丝数量,但其可持续性如何呢?除了小米团队外,又有多少企业可以常年利用事件营销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再加上近期微信对私人营销账户的打击以及公众号诱导式分享行为的封锁,或许都会影响普通企业进行事件营销的空间?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企业运营微博,还是微信,都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不同行业之间的内容营销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微博和微信只需每天发发心灵鸡汤、转载一些文章就可以培养粉丝,那么这种思维或许已需改变了,毕竟这只是重复一件早已被用烂的事情而已。
执行力,并非简单地指去做某件事,而是指是否能把这件事执行到位!
譬如说笔者就曾面对过应付式的微博运营,他们随便转载一些文章到公众号,每天非常公式化地做事,粉丝数量增长极其缓慢,为解决公司下达的粉丝增长评核而购买“僵尸粉”,尽管到最后微博粉丝数量增长不少,却没有任何人气,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自从更换新的运营人员Niko操作后,她每天发表一些有内容、可以吸引读者眼球的文章,慢慢地微博和微信的人气终于有所提升,而且她还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添加粉丝,在两个月后微信账户突破7000人,这并非什么僵尸粉,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互动能力的真实粉丝,随着这些用户不断增加,微信的确产生了一种爆发式的营销力量。
后来,当Niko离开了那家公司,自己在微信上搞销售,通过半年多的积累,现在她是每天都能在微信上出单,每个月赚的钱要比之前多了不少,这就是一种积累后的结果。
网络营销需要时间来沉淀,更需要在这段时期拥有确切的执行力,它并非一种妙手偶得之的策划思路,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的工作,没有任何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四、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究竟和自己有多远?
利用网络渠道为传统企业做宣传,这是否就是电子商务?笔者认为这仅是利用网络营销手段进行的推广活动而已,并非电子商务。
那么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又是如何?或许O2O是一个很不错的商业模式。从线上引流到线下的,让互联网人群通过互联网找到合适的企业,从而达成一种商业性行为,它并非简单的一条推广信息,或者是一个招商页面,它还涉及更多东西。
譬如说连锁品牌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为自己的代理经销商提供服务,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产品价格的区域划分和保护等等,这都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甚至,当更多的销售数据从全国各地*店传输到公司总部后,如何迅速地解构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市场趋势,或许这是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少企业负责人的思路依然停留在电子商务就是简单的宣传推广,每天在网站上面发布多少条企业信息、公司领导今天的具体行程、公司的宣传口号等,这些类似企业内刊的文章对浏览人群毫无用处,却经常出现在不少传统企业网站的显眼位置上,让原本应该宣传产品的优质位置白白被浪费。
所以,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究竟和自己有多远时?笔者比较遗憾地认为,或许还有不少企业触网之路依然十分遥远。
五、总结
一场卖软件的会议,让笔者感慨良多。其实笔者还是比较欣赏这个主办方,因为从会后那汹涌的购买人群来看,让笔者更深刻地理解到只要切合消费者的需求点,便有可能把东西销售出去。
对于不少传统企业的老板而言,他们渴望寻找一个解决方案,他们期盼可以价廉物美地利用网络营销为自己带来订单;对于卖软件卖服务的商家而言,他们看准了这些企业负责人的需求点,因而能让自己的软件顺利地销售出去。
笔者不敢断言这款软件+代运营的效果能不能达到主办方所保证的,但笔者依然会保留自己的怀疑态度。毕竟一个运营将近8年,而且在2008年就为传统企业开课讲授SEO的网站,它的站长之家权重仅为4,实在让笔者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或许时间是最好的裁决者,就让我们且行且观察吧!
本文作者邓剑锋,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大家的支持。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