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大熊PK雕爷: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靠不靠谱

 2014-12-09 15:26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大熊第一篇文章叫做《起底雕爷牛腩:为什么不会成功》还是值得餐饮行业创业者思考一下的。前几天在朋友圈看人转的这篇文章,深感部分观点是直指内心的。

没吃过雕爷牛腩,好吃难吃,不评价,就说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吧。翻台率是一定的(最多每天8-9),就算店里忙到店员没时间上厕所,营业额的上限也是能算出来的,天花板就在那里。所以,餐饮业要想有高增长、高溢价,就要多开店。而多开店,就要烧钱。这个路很多餐饮业的前辈都已经走过了。比如永和大王,95年开第一家店,卖豆浆油条,也许是第一个提出来要做中式麦当劳的吧。他97年拿了笔200万美金的风险基金加速开店,加速后陷入亏损。开连锁店需要计算单店的投资回报周期和做到多大的规模有可能不亏损。雕爷牛腩都拿了投资了,相信这个帐是算过的了,雕爷用多少钱计划做到多大规模,我们外人都是不好臆断的。

我想说的一个问题是,做规模这事儿,钱多任性的都可以来做,但能不能用这个项目赚到钱就很难说了。要想多开店,并且开的多数店都挣钱,那么必须有消费者认知并认可。也许现在的小规模试错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是否拿钱做规模呢?我们看到雕爷做了牛腩,又做了薛蟠烤串,还做了河狸家,据说还有三体净化器。与被大家说烂了的互联网思维“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显然相悖了。再退一步,即便有心把雕爷牛腩做到极致,互联网上高举高打做营销,关心互联网领域的人都听得不想再听了的品牌,在普通大众里面认知度未必也行。就像永和大王,做了90家店,依然有很多城市因认知度不行,经营不佳、站不住脚。永和大王开第一家店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后的今天,餐饮业的多样性增加了多少,大家可以凭自己的生活常识来判断一下,雕爷牛腩面的替代品有多少、复制开店的难度增加了多少、成功的难度增加了多少。餐饮业靠连锁实现高增长,从而带来高倍PE,太难了,这和真正高增长的互联网项目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里有个词是“成功”,雕爷牛腩做到什么程度算成功?想起前几天牛文文在北大的演讲中提到创业者分为天派和地派。天派的代表是马云这种类型的,其代表了华尔街的资本主义的模式,愿景是尽快有回报,而且轰轰烈烈地生,轰轰烈烈地死,要有大梦想,创造一个新需求而且不怕亏损。地派以俏江南的张兰为代表,代表了日本、德国工商国家的模式,世世代代想把某个东西做好,一般不想着上市或者十几年比较长的时间上市。大熊的结论是远离互联网,远离炒作,专心做产品可能适合绝大多数的地派公司。多数人都有颗地派的心,所以不少人看到大熊的观点会有些共鸣。天派的人,少见,就算雕爷是天派,那么如何真正轰轰烈烈地生,是很值得探究的东西。我等地派,暂时想不到如何轰轰烈烈,只能仰望天派那些轰轰烈烈如何蔓延,特别是在餐饮界。

(本文由88虎周易研究网站鼎力支持,望未来知前程看风水学周易请上88虎 )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