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故事
  3. 正文

以“己”为鉴 分享一次创业失败的体会

 2017-03-13 10:11  来源: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中总结经验,然后再在同一块石头上摔倒两次。没错,我创业失败了。做的是时下最热门的大数据产业,主攻智慧政务,可能在很多朋友眼中,这个方向很不错,国家也在大力的倡导,没错,这也是我当初创业的初衷,但是为什么最后创业失败了,我想了很久,准备分享给大家,虽然不是同一个行业,但是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

不懂成本管控,拖累创业进程

创业是为了赚钱,但是刚开始肯定是没有资源,一段时间内的赔钱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因为我们的创业公司是依附在某一集团下面,因此起初集团是给与一定支持的。但是作为我们个人而言,并没有很好地把控好成本。动不动就出差,动不动就发放各种福利,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个月的支出最多事达到了100多万,这对于一个仅有90人的初创团队而言,是一笔非常重的负担。到后来发现,公司的订单本来是赚钱的,但是经过这么一折腾,赚钱的项目不赚钱了,有很大盈利空间的项目到头来竟然保本出局,这对于我们的打击其实是挺大的。因为成本管控出了问题,财务方面的审核也比较松垮,很多职员虚报加班时的误餐费和打车费等费用,一旦这种不良风气养成会造成极大地内耗,而这是我们创业疲态显现的最直接因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盲目跑马圈地,深陷泥潭

可能看了上面的内容,一些大咖朋友会觉得给员工发福利,理所应当,不能这么斤斤计较。其实单纯的福利,我们并没有计较,只是对订单和任务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成本概念,在干活的时候总是忽略这个制约因素,以至于后来我们非常被动,当然不止成本这一项,盲目的跑马圈地也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大家都知道现在大数据叫得响,大家也都在积极的开展相关业务,为了能够保持在靠前的阵列,我们也是组织了一定的力量进行业务范围的扩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二线包围一线,逐步求生存”的战略。为了避免与大型厂商在一线城市的直接竞争,我们退而求其次,开始开辟三四线城市,没错,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大数据建设基本为0,我们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也比较好拿单。可是事实给我们一个很响的巴掌,三四线城市因为在信息化建设上比较落后,因此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交流起来效率比较低,而且资金预算比较紧张,一个单子口头上谈拢,但是金额上需要不断压价,促使我们到后来必须要做(要不然这段时间的努力就白费了),如此一来,公司的业务逐步陷入泥潭,很难抽身。

没有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过分集约化

这点其实是我们的错误。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和依赖以往的客户关系,没有给予销售同事足够发挥的空间,很多业务都来自于我们的固定要求,比如我们会指派销售和某城市数字办主任进行接洽,其他地区的业务开展很少关注,一旦不能短时间内成单就直接叫停项目的跟进,致使公司在业务再造上缺乏足够的亮点,纯粹是依赖现有客户资源进行业务的开展,辐射范围较为狭小。之前很多同事就在抱怨,公司在这方面的制度过于集权,让大家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其实我们也是为了避免有限的客户资源流失,为了让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但是从最后的效果看,事与愿违,后期公司的业务已经明显干涸,因为现有的客户资源的订单订购能力没有想象中美好,吃个两三年就差不多了,运营的压力陡增,也让前两个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加大,最后压垮了公司。

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且资源分享体系

做任何事情,大家都知道一个边际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开展业务的时候,成本是最大的,但是随着业务的开展,后期成本就会降下来。可是在真正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我们的成本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位上,没能有效的降低下来,分析了一下,主要是我们缺乏拳头产品,不能有效整合现有产品优势,每做一个项目都是从头开始,缺乏足够的经验累积,业务开展起来不仅慢而且非常费劲,加班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比较厌烦,额外费用也非常高。除了产品不够成熟以外,公司在资源共享上也缺乏足够的支持,对于新人的培养没有形成体系,来到就干活,在不了解公司业务的前提下很难拿出较为完美的业务方案,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汇报,让成本陡增,最后又回到了起初的问题。

对于自我剖析的以上四点,我相信各位创业的朋友都会碰到,虽然自己开始转向实体业务,暂时不接触大数据行业,但是创业的本质是一致的,希望分享的东西对大家有一点指导作用,谢谢。文章来自:阿里云幸运券 ,转载时请各位注明来源,再次感谢。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暂不要创业,谁创业谁死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有个会员提问,我感觉挺有代表性的,写成公众号文章,分享给大家:松哥,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思考上,而一直没有行动,名副其实的想的多做的少,同时感觉对这个世界缺乏了好奇心,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目前的这个状态,能量场太低。目前正值毕业季,我学的

  • 2024,你是谁?

    某种程度上“不惑”靠的不是年龄和阅历,而是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 中小微企业老板,如何讲述一个引爆人心的创业故事?

    有粉丝留言说,我是一个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我一直关注您的公众号文章,也非常清楚私域用户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来吸引他们。但我并不清楚如何开始讲述我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得到秦刚老师的一些指导和建议。非常感谢!现在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普通人逆袭的十年体故事点赞和评论一般都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

    标签:
    创业故事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的是「体系与生态」| 大宝访谈

    嘉宾/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出品/大宝访谈最近几年,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逐浪成势。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光伏和光电材料、可控核聚变、碳化硅芯片等细分赛道,技术指数级迭代,规模爆发式增长,整个新能源产业被视为中国经济长线跃迁的重要支柱,未来十到二十年最确定的趋势性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赛者,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

    标签:
    新能源汽车
  • 访谈6家区域龙头便利店,破解“本地红利”增长密码

    便利店的三大“本地红利”。

    标签:
    便利店
  • 请善待,那些舍得借钱给你们的人!

    这几年的一桩桩,一件件,真的是看透了太多,认清了太多。

  • 从微博到公众号再到私域的创业弯路

    互联网爱好者,打我爱好互联网的那一年起,就先得了职业病,头发就疯狂的抛弃我,这10年每一天都在舍、得之间徘徊着,不过,现在不用了,因为我不再拥有它了。爱咋咋地吧,我这个就是当触网之后的回忆录吧

    标签:
    创业故事
  • 华为宁可赔掉10个亿,也要辞退这7000名老员工

    任正非曾说:华为宁可赔掉10个亿,也要辞退这7000名老员工,而且年龄大多在34岁以上。到底怎么回事?2019年,华为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华为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辞职后的老员工需要重新竞聘才能上岗。任正非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狼性精神不能灭!

    标签:
    华为
  • 创业35年,黄光裕依然是他

    黄光裕也在进化。除了高举高打的早年风格之外,他似乎也变得更具策略性。例如,他开始与先前的竞争对手走到一起,甚至包括零售后起新秀,他试图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为国美提速。

    标签:
    黄光裕
  • 联拓宝实力服务商曹金龙,如何做到日激活266台设备

    联拓宝是一款专为支付人打造的支付管理平台,随着平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专门推出“实力派”频道,为你介绍成功合作伙伴的心路历程,他们曾经也是普通人,结缘支付,通过一些思路和方法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相信你能从他们的故事中受益。

    标签:
    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