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最终以4.35亿的内容消费总额落幕,比起去年的1.96亿元可谓是翻了一番!
从得到、分答、知乎live、喜马拉雅,荔枝FM......在过去的几年中,知识付费风潮席卷互联网,回顾近三年来知识付费行业可谓是发展飞速!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国民老公”王思聪在分答上仅仅花费了30分钟回答了32个问题就赚了近20万元,占领各大新闻头条,也令知识付费真正的走到了大众中去!
如果说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那么2017年则是知识付费的高速发展之年。至2017年年底,国内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这一年喜马拉雅开启第二届“123 知识狂欢节”,销售额达1.96亿元,几乎是第一年5088万元的四倍!
到了今年“融资”已经成为知识付费市场的关键词,仅仅是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95笔融资共计取得24.28亿元。到了8月份知乎宣布已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天天学农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无论是从市场还是资本来看知识付费都是处于风口之上,但是风口之上依然掩盖不住知识付费市场的“虚火旺盛”!
知识付费浪潮下,该焦虑的还是焦虑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曾表示,“在脱离系统学习的阶段之后,人们更多需要按需学习,即学即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生活与竞争压力之下,更是为当代人带来了危机感,为自己“充电”也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种选择!
在“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恐慌之下,我也成为了为知识焦虑中的一员。为了解决焦虑我曾经在喜马拉雅上买过付费的音频产品,但是很遗憾没有坚持下来。至于没有没坚持下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种学习方式不是不适合我,二是有时上了一天班很累就不想学习了!
后来发现身边也有很多人在花钱买知识,也有问过他们效果如何,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有效果的有学到东西。还有一部分人说花了钱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还有少部分和我一样没有坚持下来所以也没有什么收获!
所以现在如果你问我“知识焦虑”治好了吗?只能说花钱之后如果没有学到东西,该焦虑还是焦虑!
有数据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有38%表示体验满意,还会尝试;49.7%表示一般;而12.3%的用户表示不满意。
“贩卖焦虑”已经过时,知识付费平台们如何突围?
知识付费市场的崛起是因为社会对于知识内容需求的爆发,但是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与从知识付费中得到知识,而是能够学到什么!
只能说“贩卖知识焦虑”时期已经过了,要想长久发展知识付费平台们还需要有所突围!
1、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对于用户来说,花钱学习是为了“学有所用”,但是目前的普遍情况是学完无收获(当然这也和完成率有关),换句话说现在的知识付费市场知识含金量不高,无法为用户解决真正的问题!
既然无法为用户解决问题,又何谈“复购率”?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FM的产品复购率为52.4%,分答的产品复购率为43%,只有往年的一半这也就说明很多人已经不愿为知识付费产品买单。
让用户“物有所值”这才是知识付费平台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当“贩卖焦虑”的知识付费时代过了,持续保持有品质的内容生产,才是发展之道!
2、流量依然是王道
说到底知识付费其实就是流量变现的生意。目前对于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平台来说都是通过名人效应来聚集流量,但是如果脱离名人呢?
现在很多付费平台都看中了微信这个平台,毕竟微信拥有10亿+的用户又怎么会错过这个流量池呢?比如薄荷阅读的打卡模式,用户在朋友圈中打卡起到一个监督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3、知识细分市场
如今知识付费平台是一抓一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知识付费市场竞争激烈,从内容方面来说也就难免会出现内容同质化现象!
在内容同质化下,知识付费平台又该如何取胜呢?朝垂直细分领域发展,知识付费细分市场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谁能先一步抓住细分市场内的用户资源,谁便能在后续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4、知识版权保护
随着知识付费的走红,盗版、抄袭现象也开始屡屡发生。在一些电商平台、一些有关知识付费平台的贴吧里都可以看到低价贩卖付费产品,这就会破坏知识付费产业的市场秩序。
知识付费的兴起能够鼓励作者创造更多优质的内容,但是这种盗版侵权现象如果不止,从根本上就会造成原创作者失去创作动力,导致优质内容的减少,从而影响产业良性发展。所以对于知识付费平台来说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版权维护秩序,来保障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从知识付费元年到爆发之年,再到今年的转折之年,虽然行业环境一直再变,但是对于当下的知识付费从业者来说,不变的是用户需求与打造优质的内容才是知识付费平台核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国内知识付费发端于2015年,此后很快迎来爆发期,然后像大部分互联网细分行业一样,一阵喧嚣过后进入平静的成熟期。当曾经显赫一时、以罗振宇和吴晓波为代表的“四大天王”的光环逐渐黯淡,并且悉数冲击IPO失败后,一直作为配角存在的知识付费“送水人”小鹅通,却依旧生机勃勃。小鹅通自诩为行业“共享CTO”,那
深耕培训行业13年,疫情之后,许老师一直在寻找破局之路,最后合作创客匠人搭建线上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更多的国学老师,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盛世家园教育平台上线仅仅半年,就实现了从0到百万到千万。这是来自于〖规划的力量知识付费2023年起航大会〗的一场精彩连麦片段。2022年12月17日,创客匠人
付费文章小程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营销推广软件。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用一些优惠促销来刺激我们的用户来开展分享、共享,在我们的用户开展分享、共享以后,不但能提高课程内容的实际效果,并且还能产生裂变式实际效果,助力在线教育行业获得一批流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机的普及,加上新兴职业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和价值,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培训,线上学习模式更加方便,也更受用户青睐。
近日,汽车对供应商的一则降本要求邮件流传于网络。该邮件称,向该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降价需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事件一出,群情哗然,然而,这只是国内市场内卷的冰山一角。国内许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各种竞争手段,如价格战、广告战、舆
“变化是生命的元素,求变是生命的力量”,马克·吐温曾这样解释生命。而商场上何尝不是如此,正因为世异则事异,求变也是企业的常态。近日,星巴克官宣布莱恩·尼科尔(BrianNiccol)将于9月9日接替拉什曼·纳拉辛汉(LaxmanNarasimhan)成为新的董事长兼CEO。换帅消息一经传出后,股价迎
访谈/崔大宝嘉宾/吴声2017年至今,在每年立秋时节,吴声都会以独立演讲的方式,发布年度商业方法研究成果,解读新物种案例,洞察中国商业过去一年的变化和挑战。时间荏苒,一晃,吴声年度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已经走过8载春秋。吴声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站在商业战场的边缘,观察、揣摩、洞察每一个
价值思维是做知识付费的关键,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有用的价值感是吸引客户的关键。课程内容关键在于引发学员重视,简单几点,他们就可以收钱。
秦刚老师好:我在保险公司做了21年,别人的产品都是有形的,我的产品是无形的。我不知道这种无形的产品,如何嫁接互联网去卖。我线下做的很好,但是我去年得了肺癌,有1年半没有上班,等于是跟客户脱节了。我现在一直做直播,一直做短视频。我做短视频和直播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能为别人提供服务。后来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圣媛,在北京。2006年我读研的时候,进入体重管理这个行业,当时是一家私营企业。2008年,美国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体重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我所在的私营企业被这家外企收购。我本人也进入这家外企,成为了它在中国的首批员工。它的瘦身理念更多是以生活习惯为主,用团体课程的方式进行干预。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卖土猪的白雪公主,在山脚下和您连麦。我来自山西,本职工作是一个高中教师,为了帮助弟弟给农民工发工资,导致我负债97.3万。从那之后,我过上了天天背债的日子。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元,97万的负债什么时候才能还完,我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偷偷地哭。后来,我
最近录了几个大健康创业的短视频,发现有好几个多年没有联系我的朋友,开始主动联系我。这些朋友是在我做it网站的时候,他们在做it的经销商,有卖it的配件,有卖it的原装机等等。他们为什么联系我?很简单,因为他们现在也开始在大健康领域创业,他们看到我开始讲大健康创业的话题,非常的感兴趣,开始主动联系我。
创业,一般理解,狭义讲是指创办了个企业,广义是指创造一番事业。我之所以把“创业”加了个双引号,除了上面狭义或者广义之外,我觉得像个体工作室、个人IP、自由职业甚至线下各类路边摊也可以算。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同意,他们会认为这哪里是创业,这就是生存。不管是理解成创业,还是生存,为什么都要先找用户需求?先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这是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一位朋友的提问,我觉得中年人都可以看一看:松哥,你好,我在深圳,年龄38岁。我是从seo转做销售,工资不是很高,做的也很煎熬。目前这个行业属于制造业,非标定制加工。我在这个行业7年了,对行业比较了解,想自己创业,但是这个行业属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