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来,年末岁初一直都是电信诈骗高峰期,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众多。
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的普遍应用,虚假信息诈骗等非接触式诈骗犯罪,就迅速在我国发展蔓延开来,其中电信诈骗尤甚,诈骗方式不断翻新,手段层出不穷。
根据公安部统计显示,仅2017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3万名。
受骗人群中,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的52.4%;而56岁-60岁的高龄,则是受骗金额最多的群体!
今天多号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电信诈骗的常用套路,让您在年末岁初遭遇诈骗信息时,第一时间识破骗局。骗局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钱。所以在非面对面交流的任何情况下,切勿轻易的进行汇款、转账等操作对于任何电信网络渠道的打款地址都要保持警惕,做到不信、不听、不理睬。陌生链接和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
猜猜我是谁
“好久不联系了,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了?”骗子随机拨打手机号码,诱导当事人误以为是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在获得信任后找各种理由借钱。
接到此类电话时,大家不妨编个名字,如果对方随口答应,必定有诈。
退款诈骗
骗子自称网络购物平台客服,告知当事人购买的货品缺货,或者快递包裹半路遗失、损毁,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动态密码等以便退款。
遇此情况,持卡人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银行卡查询密码、交易密码、有效期信息等。
亲友遭遇不测
骗子在获知当事人信息后,设法阻断其和家人的联系,然后通过电话、短信等联系当事人家属,谎称其被绑架或出车祸,需要赎金或医疗费。
应对这类骗局,建议家属保持冷静,设法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当事人。
机票退改签
马上就到春运高峰,该类情况一定要小心。在航班起飞前,乘机人会接到短信说航班取消,短信中包含乘机人姓名、航班信息一般都是正确的,看起来十分真实,然而一旦你按照短信提示的内容操作,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虚假中奖
骗子称当事人被某电视节目选为幸运观众,得了大奖,但需缴纳手续费才能领取。
还有些骗子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诱骗网友点击虚假网站,并支付“个人所得税”,或用木马盗取网友银行信息。
冒充官方号
骗子利用伪基站,银行客服电话群发诈骗短信:“您的账户因未分类核实个人信息已被冻结,请登录某某网址按提示核实解冻 。”
当用户根据提示,点进网站后填写个人身份证号、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后就极有可能被窃取账户内的资金。
大多诈骗源于信息泄露
通过上述诈骗手段,不难发现多数电信诈骗案件源自手机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所以,个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大个人信息的监管力度,将个人信息安全重视起来,将其作为个人财产等同对待。尤其是对银行、电商、电话号码等保有大量个人私人信息资料的行业、平台信息,更需妥善保存,降低外泄可能。
不少人会说手机号平时用来通信,怎么能不外泄呢。多号君必须提示大家:“和多号”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哦:把手机主号用来联系亲朋好友,使用副号进行网购、二手租赁、快递、打车。专号专用,有效保护主号关联的的个人隐私信息;而副号则可以一键开关机,掌握通话主动权,有效减少诈骗信息。成功开通和多号就以可保护隐私不泄露,拒绝骚扰短信,降低精准诈骗的可能!
如上述案列中客服联系你进行信息登记而又无法确定是否安全时,则可果断预留手机副号。即使不幸遇到恶意骚扰,及时报警和暂时关闭副号不仅能有效避免因号码泄露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更能降低更换手机号码和解绑各种微信、网银账户所带来的时间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诈骗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各种虚假信息高速传播和轮番轰炸,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不少人们贪图小利的心态,而又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人群就难以招架诱惑,是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预防骗术务必做好以下几件事儿!
1. 遇事需冷静
涉及他人的,应率先联系到当事人,尤其是被要求转账汇款的。
2. 借钱先验证
通过电话、微信语音的借款请求,多次验证,最好能面谈再打款。
3. 从正规渠道联系官方
收到自称银行、航空公司甚至国家各大部门信息时,不要回拨电话或信息中的联系方式,应直接确认官方电话后回拨。
4. 关注诈骗新闻
年末岁初更应多了解电信诈骗案件,对最新诈骗手法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镇定、不贪小利,自然不会轻易就范。
最后,多号君建议,如不幸被骗,留存好和骗子的聊天、通话或转账记录,即时报警,才有一丝挽回损失的可能哦。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