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铁路部门限制了第三方软件,但这样就能让用户都用12306吗?

 2019-01-29 16:36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文/东方亦落

最近几天,春运已经进入高峰期,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也被各种“加速包”刷屏了,这当然是由于许多人使用了第三方抢票软件。

但是铁路部门近日的一则“声明”可能让这些使用抢票软件归乡心切的人们感到“扎心”了。1月27日,铁路部门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各种第三方抢票软件的相关机器特征已被识别,并采取了限制措施。这也就是说,即使用户花钱购买这些“加速包”服务也没什么用。铁路部门还表示,为了出行安全,最好别去使用第三方抢票软件。

此消息一出,抢到票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许多没抢到票的人却如同被泼了冷水一般透心凉。当然铁路部门采取措施限制不安全的软件的做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措施出现在春运高峰期恐怕并不是时候,何况也没有一个替换或是“补救”的措施,能使用户更便捷地买到春运期间的票。

说起来,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代替用户“盯”着12306放出的余票信息。但这些软件本身似乎不那么简单,而这“不简单”主要就是因为加速包。加速包是分成不同等级的,等级不同费用也不同,营造出一种“花钱越多越容易抢到票”的氛围,但实际上似乎也没什么差别。另外,如果用户没通过这些加速包抢到票,用户花出去的钱也不会返还,这个规定甚至带有“霸王条款”的意味。

从这个角度来看,铁路部门出台一些限制措施并非毫无道理,然而理论容易实践难。

要知道,从1954年开始,每年春节在中国都会发生一次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如今这个规模已经发展到了30亿人次。这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经济水平与运输能力的进步,这种进步还体现在出行质量的变化上。以前春运火车上脏乱差,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现在高铁服务基本上都很到位,从“走得了就行”演变为“走得好”。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两个字:有票。当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购票的渠道也愈加丰富起来,但总体来看“形势”依然紧张,“一票难求”依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第三方购票软件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如今铁路部门对互联网抢票软件加以限制,但12306本身对于用户抢票又不“给力”。这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早年“黄牛党”猖獗,网络购票兴起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限制抢票软件很可能让他们死灰复燃,造成不太好的后果。

不可否认,在春运几十年的发展中,购票手段越来越先进,购票渠道也越来越多。从2010年的实名制,到2011年网络售票正式启动,再到2013年12306推出手机客户端。一直到今天,刷脸进站、自助售票机都给春节期间归乡心切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约了时间,降低了购票成本。

然而要限制抢票软件,铁路部门应该有一个相应的衔接措施,比如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购票方式。购买火车票是特定时期的刚需,尽管用户主观上也不愿自己的信息安全处在风险之中,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抢票软件确实有提升购票成功几率的作用。如果铁路方面能够推出比第三方抢票软件更为通畅的购票渠道,让票的分配更为合理,那么无需限定抢票软件,用户也会自觉选择更安全的官方购票渠道了。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