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认知2.0阶段
进入2019年,随着新零售概念的逐步降温,大家对零售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并达成更高维度的共识:无论是什么业态的零售,本质上依然围绕着“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这个从来没有改变;不同的地方在于,因为线上线下的叠加,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浪潮的普及,“人、货、场”三要素之间的多维互动、灵活组合,比过去提升了若干个数量级。而这些变与不变的背后,却又是殊途同归,那就是为每一位用户带去更美好的产品与体验。
所以,如何有机打通“人、货、场”?第四个要素应运而生:“脑”——如何构建零售决策大脑,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决策大脑尤其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1.精耕细作
• 如何做到单店、单品、单客的全息画像?如何对每一次促销活动自动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估?
• 如何从成百上千、成千上万个SKU中定位到本季度、CBD类型的门店内最热销的关联商品搭配?
2.快速反应
• 当下午3:00某时效类主力SKU如果销售不及预期,如何第一时间预警,让数据追人,产生行动建议,并在可能错失第二波客流高峰之前,快速层层上报,拉动及时干预?
• 当新品推出的时候,如何做到“快反”,通过局部的实时趋势,结合历史的规律,探测新品的曲线,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市场的节奏?
3.预测决策
• 预测是任何一项决策的最重要入口。波士顿咨询BCG最新的报告显示,对于零售和消费品行业,销售预测的准确度提升可以为企业带来2.5%的潜在增长。
• 如何基于历史经营数据与外部公共数据,预测未来1-7天不同细分品类、乃至SKU的销售额,进而进一步指导订货、促销、生产、物流?
面对这些每天都在高频发生的决策场景,过去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方式早已无能为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新一代的智能数据分析产品与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智能分析替代传统BI的趋势愈显
今年,数据智能成为热门词汇,意味着数据应用从业务洞察进入业务决策阶段。而智能分析对数据分析发展进程各阶段功能进行了整合优化,形成了从数据接入存储、数据分析可视化、AI预测、分发与消费等的数据分析-决策流程。因此,智能分析的优势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在进一步促进业务、提升用户采用率以及提高预测的基准和准确度等,这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成功与否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与传统BI相比,智能分析又有哪些特点呢?
• 产品使用门槛更低,向“重型武器”说byebye
即便是市面上最易用的BI产品,也往往是只面向专业人士的。企业内大约只有5%的专业人士(经过培训的数据分析师)才能进行BI的自主分析,大部分人在决策过程中无法使用数据支撑。
智能分析最核心的进化,是通过自助式分析,简化操作难度,让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快速上手,自助、自动地完成分析业务,实现全线赋能与管控。同时这个过程通常是“无感知”体验,因为智能分析平台已轻量地集成或嵌入业务人员日常决策的场景中——比如OA平台免密登录、手机自动接收异常预警等,可大大促进企业人员数据驱动决策习惯的养成及内部推广。
• 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一工具,更贴近于业务场景使用
传统BI停留在内部报表与可视化工具层面,难以整合全量大数据,尤其缺乏分析模板、分析场景与指标体系,实现的价值有限。
智能分析会根据企业数据应用基础的不同,提供相应阶段的解决方案,具备灵活适配性及强大的可延展性,既能满足当前所需,更能帮助规划并落地面向未来的数据化赋能路径;同时面向业务场景,提供与业务紧密结合的分析模型,并将行业专家的优秀经验固化到系统,持续接收反馈并改进,从而打造出最佳数据分析实践。
• AI智能应用,跨越数据与决策的鸿沟
传统BI难以有效指导下一步决策,停留在历史业务的汇总统计,无法对业务实时快速反应,无法对未来进行业务预测。
智能分析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作出预测、诊断、建议等行为,从而引导企业作出智能决策,形成完整的数据闭环。并且,智能分析中的预测不同于一些借助统计学技术的预测,而是基于机器学习等AI技术,将能够输出更高效且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并极大释放企业生产力。
那么,零售和智能分析在这一全新阶段将怎样有机融合?为了更好地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零售企业梳理零售智能分析的演进规律,并提供快速落地的建议指导,观远数据集结了内部众多优秀零售数据分析专家共同制作发布了这份《零售行业智能数据分析白皮书》。
该书作者平均具有十年以上零售大数据分析工作经历,同时他们结合了观远数据与诸多500强零售客户的合作经验,将在这份白皮书中呈现「从敏捷分析到智能决策的企业数据化赋能路径规划」、「AI+BI智能数据分析知识图谱」、「零售数据分析选型建议」、「观远数据零售全栈式分析图谱」、「零售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等干货分享。感兴趣的读者可登录观远数据官网查询下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日前,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签订联合实验室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遥感、AI等技术,以及人才队伍、技术产品等优质资源,开展农业农村领域相关基础模型、作物农情遥感监测产品及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日前,2022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举行。大会以“种铸强芯,数领未来”为主题,开设多场数字农业云端专题论坛,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论坛“,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农业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毫无疑问,随着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云原生数据量和重要性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对云原生数据库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
近期,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技术交易所双重指导,UXPA中国主办的2022年第六届GXA好体验奖评选结果揭晓,元年科技凭借元年数据智能管理平台荣获“最佳企业赋能奖”,该奖项旨在挖掘当代杰出用户体验作品,表彰利用创新思维、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企业,填补了国内专业级别用户体验社会化奖项的空白。
近日,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开盘大涨27%,收盘市值高达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0亿元),一举成为今年美股第四大IPO。Mobileye寓意是“为汽车装上眼睛”
把脉中国数据智能化
2023年,几乎可以被定义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红,彻底点燃国内的大模型赛道,曾经的“创业英雄”、如今的商业领袖们亲自下场,接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与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许久的互联网行业又有了新的“战事”。同时,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云市场的现状,企业对
近日,数字化市场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了《2022爱分析·数据智能厂商全景报告》,爱分析从技术研发能力、服务客户数量、收入规模等维度对厂商进行了全面专业的评估
2022年11月18日,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创新赛事——2022第一届中国大数据大赛圆满落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推进处处长张建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2022年11月17日,在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以“数据确权”为主题的2022数据资产(厦门)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据确权”为主题,由厦门市互联网域名应用服务产业协会和构信网(公信.中国)联合主办
近日,国内知名数字化市场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正式发布《2022爱分析·信创厂商全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合考虑企业关注度、行业落地进展等因素,遴选出在信创市场中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厂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数博会执委会主办、数据观(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协办的第四期数博思享会“实践先行观公共数据价值与应用”活动成功举办。
近日,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大数据大赛”(简称大数据大赛)正式启动。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产品GI大数据中台V2.0产品是国内率先推出符合新创标准的中台产品,基于“大数据+AI”等技术全新打造,集数据采集、融合、治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旗舰平台。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产品GI大数据中台V2.0产品是国内率先推出符合新创标准的中台产品,基于“大数据+AI”等技术全新打造,集数据采集、融合、治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旗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