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文化的兴起,为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新机遇,在这个炒房,炒币,炒鞋的疯狂年代,粉丝们的狂热催生热门二手物品的暴利,并引发行业的混乱与无序,随着潮鞋热度的进一步飙升,以毒APP为代表二手潮鞋交易平台逐渐崛起,而球鞋二级市场的火爆,也为毒APP们带来了资本的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已有的7家球鞋交易平台中,毒、nice、斗牛DoNew、识货等4家在今年分别完成A轮、D轮、A轮、Pre-IPO等数论融资,其中,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毒在2019年2月份获得由普思资本、高榕资本以及红杉资本中国共同注资的50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并于两个月后再次获得DST Global获得的A轮注资,金额不明。
作为资本市场的明星,球鞋交易平台们的增长速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据易观数据显示,今年3月,毒APP的MAU已经突破140万,预计2019年GMV将达60-70亿元,而同为球鞋交易平台的斗牛今年4月的GMV也已经逼近5000万元,球鞋的暴利可见一斑。
一半是海水,另一半则是火焰,如此受资本青睐的球鞋交易市场,以及第三方平台的高增长背后则是监管缺失下市场的无序与混乱。
假货、维权、霸王条款背后,毒APP们的“监管生意”
事实上,据近期的国内媒体报道显示,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球鞋第三方交易平台下单购买球鞋后收到质量存在问题的商品。
此前据工人日报报道,肖先生在毒APP上购买了一双价值1392元的Air Jordan 7 Retro Barcelona Night(AJ7 巴塞罗那之夜球鞋),肖先生表示仅穿过一次进行拍照,8月17日肖先生再次穿着时,发现右脚鞋头严重开胶,鞋帮与鞋面开裂严重。
随后,肖先生第一时间反馈至毒APP官方客服,客服回应称:“毒APP只是一个球鞋鉴定平台,我们检验为真就已尽到平台义务,个人卖家更是不具备三包能力,因此您的鞋子无法进行退换货。”
而据国内另一家媒体中国经济网报道称,上海的陈先生在毒APP上购得的air jordan 1球鞋存在明显瑕疵,并由此质疑毒APP出售假货,陈先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毒APP并不承认假货。而据陈先生在另一平台的鉴定结果显示,所得结果为假货,陈先生再次请求业内知名玩家所得鉴定结果依然为假货。
“退货看似很容易,但在毒APP上”却很难,一位消费者对媒体表示,此前其因在毒APP因球鞋尺码太小而要求毒APP进行退货,但是需要扣除89元的费用,至于这89元的退货费用,毒APP给他的回复是,“其中包含商品鉴别服务费、物流打包费。毒平台是第三方平台,您下单时平台收到商品鉴别是不收费的,退货是需要扣除的。”
事实上,在毒APP的下单页面上,重要的“买家须知”仅作为一个链接小标题置身确认订单页面的不显眼位置。而对此,作为第三方平台的毒APP确有未告知用户的嫌疑,此前国内主流OTA平台皆因类似的搭售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
笔者发现,据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目前已接受的关于毒APP假货、售后等问题的有效投诉已达一万件,其中也不乏由于平台方的混乱无序导致的消费者权益受损,而在众多消费者投诉中,也有部分卖家对于平台的投诉。
在笔者看来,球鞋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二手物品交易市场,仍然存在者市场秩序匮乏,第三方监管力度缺失的“柠檬问题”,毒APP们也正是在政策监管缺失下,牟“监管之利”。
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毒APP,在火爆的球鞋交易市场中作为交易平台方,势必起到一定的秩序规范作用,与此同时,以鉴定师为基础支撑的第三方平*APP其本身为“规则定制者”也是售卖方,在利润导向下从而打破双边市场的平衡,加剧市场的混乱和无序。
其次,在平台经济中,作为中间方的交易平台本身除了链接买卖双方之外,也事实上承担起“信用中介”的角色,因而,当发生售后问题是,出于对双边市场的平衡和维护,平台需要对售卖买方采取收取押金等必要保障措施,而实际上,二手球鞋作为价格浮动较大的商品,当其本身的溢价足以完全覆盖卖家违约成本时,对消费者的保障手段形同虚设,而作为中介方的平台与卖家则能毫无影响的获得既得收益。
一锤子买卖之后,毒APP们将何去何从?
疯狂之下的繁荣终将只是昙花一现的闹剧,当球鞋本身沦为一种资本撷取利益的工具,风口过后,“对韭当割”的毒APP们也将迎来漫长的寒冬。事实上,当下以毒APP为代表的球鞋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对整体球鞋市场有着“致命”的伤害。
以一双在毒app挂牌出售的1000元球鞋为例,首先需要向平台方缴纳9.5%的服务费,也就是95元,然后还需要支付运费,以平均30元计算,也就是说,卖家想要卖出这双鞋,需要支出125元的成本,此时,这双球鞋的标价就至少为1125元,如果买家想要购买,再加上23元的快递费,综合价格就来到了1148元,也就是说,买家需要多付出148元才能买到这双球鞋。
换句话来说,这双原本售价1000元的球鞋,需要增加13%溢价才能保本,而假如这双球鞋以1148元的价格卖出,那么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快递支出以外,平台方获得了95元的收益,而卖家仅仅保本,买家则多付出近148元的成本。也就是说,在这场以毒APP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生意中,买家多花钱,卖家不赚钱,平台方作为中间商大赚差价的情况。
也许少数爆款限定的球鞋由于存在较大的溢价空间,足以覆盖卖家成本,而由于稀缺性等附加价值,买家也同样愿意付出高昂的溢价,这样的情况下,买家卖家以及平台方才能达到“三赢”的结果,但现实是,高人气的限定款数量稀少,根本不足以撑起大规模的交易市场。
既然无法支撑大规模的交易市场,那么为什么毒APP还能“一家毒大”,原因无非两点,一方面,随着95后以及00后消费主力的崛起,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球鞋市场迎来了一次 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假货市场泛滥,精仿鞋肆意流通,国内市场对于真假鉴定有着极强的市场需求,而以毒APP为代表的APP整好迎合了这一需求痛点。
实际上,在毒APP们的迅速扩张下,已经形成规模化的第三方平台在“中间商赚差价”的商业模式下,对国内球鞋市场的价格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事实上,只有当差价在合理的范围的区间内,双边市场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而如今的三方平台,在鉴定需求下对买卖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而在高利润空间下对卖买双方实际上都形成了“挤压效应”长此以往,也必将加剧行业的无序和混乱。当下的一锤子买卖久而久之,毒APP们作为第三方既没有起到规范市场的正向作用,反而促使市场的畸形增长。
结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到底,球鞋行业的上游依旧是品牌厂商们,当消费者们对于“爆款、限定”的营销失去兴趣,品牌厂商们策略改变,此时风光无限的第三方平台们也将面临寒冷的冬天,也许,对于毒APP们而言,如何在现阶段逐渐探索出以双边经济为核心,兼顾多方权益的商业模式,才平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