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朱怀球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一文中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个潜在宿主,水貂可能是中间宿主。
据朱怀球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云南菊头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状病毒一致性高达96%;另外,基于深度学习开发的VHP(病毒宿主预测)方法预测的结构化显示,水貂的病毒的传染性模式更接近新型冠状病毒。
据悉,在此次研究中,该团队使用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AI技术寻找病毒宿主。这可能是国内首次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中使用深度学习AI取得成果。
01
AI加入抗击疫情一线,深度学习寻找病毒宿主
一种前所未知的新型病毒出现后,确定病毒宿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病毒复杂的多样性,目前人类已知的病毒和对病毒本身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以人类为宿主的病毒,通常对人类造成生命安全威胁之后,才会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一些本不以人类为宿主的病毒来说,其本身也可能突发变异,或者通过中间宿主也可感染至人类。因此,快速寻找鉴别未知病毒的宿主,能够帮助人类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以应对突发变异等潜在威胁,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病毒进行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检测新病毒的潜在宿主和致病性,传统的方法是基于通过建立病毒基因库,将新型病毒的DNA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基因序列做对比检索,通过比较病毒DNA局部的相似性,从而做出对新病毒宿主的模糊预测。
北京大学朱怀球团队在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研究和预测中,通过构建VHP算法模型,将已经提取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与已有病毒基因数据库做数据检索和对比。在算力的支持下,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病毒基因数据的广域检索,实现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的寻找和预测。
02
VHP模型计算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性
朱怀球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的论文中称:“为了构建VHP模型,我们使用了一个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预测病毒序列宿主;我们把病毒的宿主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植物、细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输入病毒核苷酸序列,基于深度学习的VHP模型,将为每种宿主类型分别输出5类结果,分别反映出新型冠状病毒在每种类型中感染性。”
通过对VHP模型计算的结果分析,筛选的病毒宿主包括犬、猪、貂、龟和猫。研究人员经过分析比较后认为水貂的病毒的传染性模式更接近新型冠状病毒。
实际上,相比传统的AI机器学习方法,AI深度学习的方法训练出的模型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还可以结合多种来源的数据,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在基因数据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准确的高质量数据标签,而通过深度生成模型,即使没有高质量标签的数据也能得到充分使用,从而使得模型能够持续的提升性能。
因而,从AI深度学习的种类上来看,除了常见的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更适合,也更需要医学界、生物界更多的关注。
03
深度学习AI+医疗:应用前景广阔但也有局限性
在AI的应用场景中,医疗行业是其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行业之一。生物信息领域中,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医疗设备收集的健康数据、病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都有深度学习型AI的应用需求。
深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AI学习算法。目前,深度学习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计算机视觉以及语言识别领域。其中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医学影像的识别。
不过,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现实应用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分析过程缺乏解释性。实际上,深度学习本质上也是统计学习的一种,通过对已知数据的汇总和检索,以算法的优化达到某种结果的预测。
也就是说,深度学习算法得出的结果是概率学上对现有数据条件下的结果预测,并不能给出“解题过程”只能给出结果。这也使得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现实结果偏差。
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宿主研究为例,在VHP模型计算给出结果后,筛选的病毒宿主包括犬、猪、貂、龟和猫,仍需要研究人员对比分析后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水貂的病毒的传染性模式更接近新型冠状病毒。
04
技术之力亦需“跨越偏见”
此外,如果输入数据样本本身带有“大数据偏见”,那么模型计算则会放大这种“偏见”,从而影响结果在现实场景中的准确性。
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AI而言,这样的情况也很难以能够说百分之百避免,特别是面对复杂庞大的医疗数据而言,这样的“偏见”带来的结果是人们难以接受的。
因而对于深度学习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除了技术实现本身要解决的问题之外,由技术引发蝴蝶效应也更应该获得关注。
从好的一面来看,深度学习型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不啻为补充优质医疗资源的“良方”,同时深度学习AI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人们在未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之类的突发性传染病给予技术的力量。
05
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分析所有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前瞻性地预见到:“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
在数据时代,AI深度学习与算法、大数据的进步与发展将使得人类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人类并不会无动于衷。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的艰难时刻,更需要人们充满信心,以更加顽强的勇气和智慧,以面对新型病毒的挑战!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ID:VIPIT),转载商务合作加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对于AI从业者来说,2022年恐怕不是什么好年景。资本寒冬的说法越发高涨,商汤、涂鸦等独角兽的市值大幅缩水。二级市场的悲观情绪传导到一级市场后,整个行业的融资频次断崖式下滑,曾经炙手可热的资本宠儿,正在遭遇“创新者的窘境”。
在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智能医疗舱。患者只需要躺在里面,便会进行一个全身的健康扫描,并得到相应的医疗建议,甚至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从20世纪前AI应用在临床知识库,到2000-2015年国外将研究重点放在手术机器人应用落地、鼓励发展电子病历,再到2015年之后的AI+影像应用、智慧病案等新产品相继面世,关于医疗AI的探索和商业化落地从未停止。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1/5,可见AI医疗健康的前景巨大。美国咨询公司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就曾提到,“人工智能可将医疗效果提高30%到40%,减少多达50%的医疗成本”。
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充分挖掘、开采、提炼、加工,以变革性的科技效率提升高品质健康检测、疾病预防,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巨大潜能?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