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4月2日,瑞幸公布了一份“伪造22亿元交易”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此消息一出,各方震动,瑞幸股价暴跌75.57%,盘中共8次触发熔断,市值蒸发超65亿美元。
其实瑞幸一开始对这件事是否认的。今年1月调查机构“浑水研究”发布了做空瑞幸的报告,表示在瑞幸900多家门店蹲点,收集了超过25000张购物小票,又根据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和门店录像等证据,得出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家门店每天的销量至少夸大了69%和88%的结论。
当时瑞幸对这一调查结果坚决不认,可现在瑞幸却选择“自我引爆”的方式,很可能是为了自保,避免破产清算。 因为纳斯达克有规定,上市公司股价若是跌破一美元,而且持续30个交易日就会得到预亏警告,此后的90天里如果还找不到自救措施,那么就只能退市。从一些前车之鉴来看,纳斯达克制度严格,财务造假的后果不仅是破产,还会被投资者索赔,最后会赔得很惨。
与当年瑞幸风光上市相比,现在的结果令人唏嘘。2018年瑞幸入局咖啡市场,时间不早但掀起的波澜不小。CEO钱治亚、大股东陆正耀都出身“神州优车”,于是也就很信奉租车市场那套“烧钱扩张”的理论,凭借高补贴的销售模式,“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等销售策略引得用户纷至沓来,瑞幸也被看作是咖啡市场上的“黑马”、“鲶鱼”。
瑞幸扩张之后就积极谋求上市。2019年5月,刚刚成立一年的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敲钟,创下了中国咖啡品牌从创立到美股上市的最快纪录,募集资金6.95亿美元,市值达到42.5亿美元,成为当年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
可这份风光背后也少不了争议。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过度依赖资本,疯狂烧钱扩张不可能永远有效,偏偏瑞幸热衷于此。 虚荣与光环或许让瑞幸产生了一种过高估计自身能力的错觉,甚至为了维持这种错觉,不惜伪造交易额。
其实瑞幸的经历做法和当年的乐视颇为相似。乐视在风光的时候也是疯狂的融资和烧钱,上市后股价暴涨。资金链危机暴露初期,贾跃亭公布情况并信誓旦旦会负责到底,然后就辞职赴美,乐视的烂摊子到现在也没收拾利索。
瑞幸如今的一系列操作就像当年乐视的“翻版”,而且比乐视有过之而无不及。乐视崩塌的根本原因是产业链太长,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瑞幸的财务造假则涉嫌“诈骗融资”。
那么,瑞幸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据说当天晚上瑞幸公司内部群炸开了锅,不少员工想要另谋出路;对于财务造假,投资人很可能会发起集体诉讼,在巨额赔偿的压力之下,瑞幸大规模裁员的可能性很大;资金链断裂,线下那几千家门店的租金如何解决也是难题;另外瑞幸的小鹿茶、坚果等新业务也会因为资金链断裂得不到供应商的继续支持,而瑞幸赔付供应商的损失又需要大笔资金……
这些链条环环相扣,一个地方出了纰漏,就会影响整个布局。企业发展初期努力吸引客户占领市场固然算不上错,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
如今29亿营收里有22亿都是造假,瑞幸要填平这个“巨坑”难度系数很高,关店、裁员,沦落到和乐视一样的结局也不是没可能。退一步讲,即使瑞幸度过了眼前的难关,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恐怕也会延续很久。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