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城市门户和重要的交通枢纽,飞机场无疑是防控的重中之重,机场做好疫情防控就是在为城市守好第一道防线。
山东东营胜利机场充分运用AI智能化技术,引入眼神科技生物识别技术与产品,搭建“虹膜识别”智能控制系统。疫情期间,面对戴口罩、帽子、护目镜的工作人员,在精准无误实现其身份认证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安全防护。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门禁、考勤、智能预警等一系列高效、精准的智慧内管功能。东营胜利机场真正做到了用智慧科技助力机场抗击疫情,以智慧机场实现智慧防疫。
据悉,眼神科技为东营胜利机场搭建的这套 “虹膜识别”智能控制系统,于2019年12月上线并投入使用。疫情突发,该系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1、精准识别,智能管理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航站楼,运用虹膜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避免了传统门禁卡丢失、盗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对门禁的集中控制管理、出入人员身份的精准确认以及人员出入的记录、查询等,有效防止外部非法人员进入。
2、对接监控,实时预警
与视频监控系统无缝对接,联动摄像头进行实时抓拍,实现特殊情况智能告知与提醒。
3、身高自适应,自动识别
适用不同身高人群,自动对准识别,可实现在45厘米距离内,自动追踪识别虹膜。
4、无需接触,不惧遮挡
面对疫情的的考验,眼神科技虹膜识别控制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任何身体接触,避免了传统的刷卡、指纹等物理接触方式带来的隐患,大大降低了接触传播风险;不影响戴口罩、护目镜人员的身份识别,在实现通道安全控制的同时,有效预防疾病传染。
众所周知,虹膜识别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为精准、稳定和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也是较高安全级别门禁系统的理想选择。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虹膜识别有稳定性、唯一性、非接触性、活体识别等优点,是各行各业门禁管理的首选技术方案。同时,虹膜识别等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通过多模态生物识别融合认证的方式,既能有效、安全解决身份识别问题,又能确保方便、快捷。面向未来,其必将成为身份识别与认证领域的发展趋势。
眼神科技始终专注于多模态生物识别融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AI之力助力东营胜利机场防疫防控工作,不仅有效提升了机场的运行效率和安防能力,也极大保证了员工的个人防护安全。同时,眼神科技用生物识别核心技术赋能金融、教育、社保、公安、政府、军队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众多行业,为其提供高效、安全、先进的身份认证安全管理手段,真正实现安全与便捷的平衡,满足人们对“智慧未来”的期待。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这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经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让AI这个名词重回C位。过去在AI1.0时代,主要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处理等特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2023年的IoT需要一个新故事。6月29日,涂鸦智能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企业级战略PaaS2.0,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四大开发服务,建立起IoT生态。对于这场发布会,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美东时间6月29日收盘,涂鸦智能美股股价上涨5.6%,来到1.87美元/股。近日股价稳定
2020年底,王慧文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时,外界本以为这位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而持续创业20年的人物即将告别创业舞台。但是,一个曾经多次创业,正值壮年的互联网老将心中的创业热情是难以熄灭的。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主办方之一,欧美同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军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在采访中,李军认为IAEPC不仅是一场“冠军中的冠军”对决,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线下交流盛会。大赛“史无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汇聚香港,更加推动和普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大赛发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员会负责人,施韩原与杜瑜皓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裁判委员会主席施韩原分享了此次大赛的亮点,IAEPC首次引入创新赛道,探索选手如何与AI合作进行答题。裁判委员会副主席杜瑜皓认为,选手最终目标并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赛冠军选手之一。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选手认为与来自全球的参赛者交流是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在科技与AI之前,选手们可以平等、开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访实录(有删节):吴林林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会嘉宾: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IAEPC联合发起人黄锦辉先生。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黄锦辉教授勉励年轻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语一样懂AI,
昨天新出了一个AI,据说比DeepSeek还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经有10万人在排队申请Manus邀请码了,而且它邀请码已经炒到10万了。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创始人是一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90后毕业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体产品出现了,名叫Manus
谣言肆虐,擦亮眼睛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