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4月28日,咖啡巨头星巴克公布了其2020财年Q2财报。数据显示,季度内,星巴克营收60亿美元,同比下降5%,不过仍超出市场预期的58.9亿美元;净利润为3.284亿美元,同比下滑50.5%,不及市场预期的4.06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营收虽然超出了市场预期,但由于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星巴克在此前早已下调市场预期。这意味着,疫情对星巴克营收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财报公布后,星巴克在当日股价的盘后交易中跌近2%,截至目前,跌幅收窄至1.16%,报77.78美元。
图源:雪球
实际上,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星巴克的股价从52周以来的高点100美元跌至3月的60美元,此后,其股票一直处于锯齿状的复苏趋势。即便在近期复苏之后,星巴克股价仍较近期高点下跌超20%。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除了中国区面临着疫情带来的挑战之外,另一重要市场美国地区也在面临着疫情的沉重打击。虽然,前不久星巴克表示将重开在疫情期间关闭的美国门店,使得股价在当日盘前涨超5%,但在疫情的消极影响下,对销售额的影响已然难以避免。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管控得力,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正在逐步恢复,目前超95%的门店已经恢复营业。这给星巴克中国接下来销售额的增长带来了增长动能。近期,星巴克也在“人造肉”上开始做文章,这又会是一条的赛道?星巴克又会否在后疫情时代迎来强势反弹呢?我们从这份财报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点开始说起。
营收同比下滑5%超预期 净利润却跌超50%
财报的具体数据看来,季度内星巴克的净营收虽然超出了市场预期的58.9亿美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63.06亿美元下滑5%至60亿美元。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对星巴克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的销售造成了相应打击,第二财季全球同店销售额下滑10%,总体交易下降了13%。美洲地区和国际的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3%和31%。其中,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幅度达到50%,同店交易额下降53%。不过,自2月底星巴克开始在中国重新开放咖啡门店以来销售已有所增长,并且消费者逐渐适应了新常态。
销售额受到影响后,相应影响各地区的营收。期内,美洲地区的净营收为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国际业务的净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下降26%。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期内,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3.28亿美元,同比下滑50.5%;每股收益为0.28美元,同比下降47.2%,低于市场预期0.01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32美元,同比下降47%,符合市场预期。
由于销售去杠杆化和应对卫生事件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增加,营业利润率也同比收缩550个基点至8.1%;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9.2%,同比收缩660个基点。
季度内,星巴克净新开255家门店,同比增长6%。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球共有32050家门店,其中51%为公司经营,49%为特许经营。美国和中国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5257家和4351家,占公司全球门店总数的61%。
对于未来的业绩展望,星巴克预计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司财务的负面影响将在2020财年第三季度显著增加,并将延续到第四季度,但影响程度将更趋于温和。
整体来看,这一季的财务数据受到了疫情的消极影响。早前,在星巴克致股东的一份公开信中表示,“我们在财务上完全有能力应付当前的挑战。我们仍然认为,当前的特殊情况是暂时的,我们预计星巴克将从这场全球危机中走出来,比以前更加强大”。但如今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销售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星巴克能否重拾往日雄心?美股研究社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星巴克持续关注。
美洲地区销售额下滑3% 疫情冲击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
美国市场作为星巴克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在经受疫情的煎熬。
财报显示,Q2美洲业务营收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在美国市场,新冠疫情从引起重视到暴发时间集中在3月,截至3月11日,星巴克第一季度在美国的同店销售额呈现增长状态。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8%,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是四年来同期最好成绩。但从3月12日起,星巴克美国的业绩便开始受疫情冲击,到3月最后一周,星巴克美国的同店销售额下滑超过60%。
毫无疑问,美国地区的不确定性,将为星巴克的全年经营带来巨大考验。随着3月份疫情在美国爆发,星巴克也选择关闭部分门店。星巴克表示,美国目前已经暂时关闭了约50%的经营门店;在加拿大、日本和英国超75%的门店被关闭。虽然,前几日星巴克宣布将分时段重新开放在疫情期间关闭的美国门店,预计6月份将恢复正常运营。但在关闭门店的时期内,星巴克所造成的业绩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否则也不会撤回此前对于2020财年营收增长6%到8%的财务预期。
疫情之下中国区门店开拓遇阻的背后 营收增长面临不小压力
中国对星巴克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据星巴克发布的2019年财报,公司在2019财年的全球营收为265.09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营收达到30亿美元,是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而在这一季的财报中,中国地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幅度达到50%,同店交易额下降53%。作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在此次疫情期间业绩受到巨大冲击。星巴克的国际业务的净营收也同比下降26%至11亿美元。
早在星巴克此前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显示,于早前疫情造成的业绩停滞,中国市场对星巴克的每股收益带来15到18美分的负面影响。2月,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78%,到了3月的最后一周,同店销售额下滑幅度收窄至42%。2月销量最低时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了90%。整个3月,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64%。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星巴克推迟了在中国的开店计划。3月下旬,星巴克仅有两家新店开业。早在1月28日发布Q1财报时表示,疫情可能会让星巴克今年的门店开拓遇阻,部分计划在2020年开张的新门店可能会延至2021年。如今看来,疫情对星巴克开店速度已然造成明显影响。
虽然,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正在逐步恢复,公司经营98%的门店已经开业,但营业时间和经营方式有所调整,即使到店订单相较于手机订单的比例在变多,但国内疫情狙击战仍未能彻底结束,仍然存在不少变数。日前,继一名店员查出感染新冠肺炎后星巴克广州好世界广场店再有一名员工感染。国内整个疫情离彻底结束仍有一段距离,短时期内客流量的大幅回升仍具有不确定性。
市场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亟待加快企数字化转型的速度
随着瑞幸咖啡的暴雷,后续对星巴克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小。对于星巴克而言,瑞幸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中或许有值得其思考的地方。实际上,瑞幸此前对星巴克的威胁并不是完全来自于门店数量,真正威胁到星巴克的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更好的获取线上流量。虽然,星巴克通过与阿里旗下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了外卖服务“专星送”,但中国市场的千变万化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要求传统企业加快向数字化转型。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提醒他们必须加快对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不过,中国的咖啡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为569亿元,同比增长31%。有机构预测,中国咖啡市场规模2020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到2025年或超10000亿元,咖啡店的门店数量或将达到8-10万家。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咖啡市场是一块十分诱人的大蛋糕,而这一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更是吸引着以瑞幸为代表的不少企业纷纷入局,促使市场竞争也日益白热化。而现磨咖啡符合消费升级趋势,是咖啡市场的主要增量及投资赛道。在咖啡连锁品牌接连收获投资的同时,新进入者也越来越多。
如“网红”茶饮连锁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也相继推出咖啡产品,涉足咖啡产业。业内人士指出,“喜茶和奈雪目前都在谋求上市,且受到资本的青睐,倘若二者靠融资加速开店步伐,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瑞幸,对星巴克市场进行分流。加上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咖啡,依托易捷便利店在全国的20000家店铺;前不久,乐纯也上线了咖啡产品,名为“ONESHOT”的冰滴咖啡,正式进入咖啡领域这场战局。参赛者不断涌入赛道,必会蚕食星巴克的部分市场。
加入“人造肉”战阵开拓多元化 会否解星巴克于水火之中?
总的来讲,在疫情的影响下星巴克新一季的财报表现不容乐观。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在疫情重创之下,星巴克仍在谋求餐桌上的多元化发展。
近期,星巴克中国推出了人造肉,但星巴克加入人造肉战阵的背后,同样面临着竞争,洋快餐巨头肯德基也在同时期推出了人造肉产品。更重要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人造肉的正确认知率还存在很大不足。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其的正确认知率不到四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造肉的市场渗透速度。
不过,后疫情时代市场仍存在反弹的巨大可能。在市场动作方面,3月13日,星巴克宣布将在中国建设一座咖啡创新产业园,一期计划投资约1.3亿美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建设园区主体的咖啡烘焙工厂,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夏季建成投产。这是星巴克在美国以外地区最大的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也是其在亚太市场的首笔。为星巴克疫情过后的快速回归市场储蓄了新动能。
从机构评级来看,花旗分析师Wendy Nicholso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近几个月来,covid19对星巴克的全球业务造成了巨大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以巨大的方式”反弹,对星巴克的评级为买入;KeyBanc分析师对星巴克同样维持增持评级。
但也有机构持有不同的看法,摩根大通析师John Ivankoe认为,消费者的消费频率和每次消费要回到之前的峰值还需要一段时间,他对星巴克的股票保持中性评级;美银分析师Gregory Francfort认为一些风险并没有完全反映在股价中,将星巴克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这样看来,未来星巴克机遇和挑战并存,接下来的表现究竟会如何,我们静等时间来揭晓答案。
本文来源: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