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经验
  3. 正文

企业遇到难题怎么办?两步教你拆解

 2020-08-10 09:56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每次给学员做咨询,解决完他们的难题后,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艾老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抓到问题的本质,马上给出相对应的措施?”

我从2013年开始做企业咨询,跨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经历,确实让我解决很多企业难题都得心应手。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现象。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看两遍就背完一篇文章、长大后学霸总能解出复杂的算题、工作后同事总能马上给出解决方案、创业后竞争对手总能突破各种瓶颈……

这是天赋吗?

我也相信你不会找这么一个无解的借口安慰自己,那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学会了乘法口诀就可以算出复杂乘法题,学会了搜索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学会了开车就可以跟着导航去到任何地方……

一旦你掌握了事情的本质,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回到企业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否也存在相同的本质?

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本质,总结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任何问题面前都可以应对自如。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几年咨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成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我也在不断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拆解成两步。

排除变量因素,找到常量因素

识别主要矛盾,递归拆解问题

01

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连续一个星期,我的一个学员——餐饮店老板王总都跟我在聊他餐厅的事情。

虽说经历了一个疫情,现在国内的情况也恢复得差不多了,王总的餐厅在复工后便恢复到六七成。

但是,现在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店里的客人却不见涨。相反,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开美容院的李总、做旅店的张总、卖葡萄酒的孙总都有相同的经历。

现在经济逐步恢复,企业营收却完全跟不上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销量下降就找人到路上发*,在附近朋友圈和抖音投广告。刚开始有些效果,但是迅速冷淡下来,投广告就有顾客,不投就凄凄凉凉,真的烧不起。

看到复购率低就推出会员卡,各种折扣一起上,办理的顾客寥寥无几,不然就是过来薅羊毛。

看到营销没效果就换文案,换地方投放,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效果差强人意。

…………

尝试了各种方法都失败之后开始陷入“怀疑自我-不断尝试-碰壁”的无限循环中。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会怀疑产品、怀疑自己、怀疑用户。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排除变量因素,找到稳定常量。

02

排除变量因素

找到常量因素

王总面临的问题中,看起来销售额下降是由于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每一个问题都重要,每一个都需要调整。

销售额下降是不是菜做的不好?

可是之前也是同样的菜啊,材料、配料、厨师都没有变,难道是顾客的口味变了?但是对面那家也没变菜式,为什么人家顾客那么多,咋办?

销售额下降是不是服务做得不好?

那就偷师一下海底捞,也来些贴心的服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啊,咋办?

销售额下降是不是没做营销?

那就打折、搞活动、发*、推广告,一顿操作猛如虎,但是效果就像过山车,短暂的上涨之后又跌回去,咋办?

…………

抓不到问题的本质,什么努力都白费。

我们的目光不应该放在表面上的问题,它们都是变量。当你的目标在于解决变量,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怎么都解决不完。

在餐厅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是不变的?

我们可以确定的常量:人们对于餐饮的需求从未减弱。

识别出常量,我们就能排除变量干扰,找到根本的问题。

03

识别主要矛盾

递归拆解问题

一个餐饮店服务用户的方式,就餐而言就分为堂食与外卖。虽说现在外卖已经相当发达,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渠道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这并不是主要矛盾,是次要矛盾,而且极易解决。

一家店从开业到现在十几年,菜式几乎毫无变化,而人们的口味需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餐饮的老板们仍然坚持着所谓的“百年老口味”。

那如果我们直接跟着用户的口味走呢?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最近什么热销,我们就卖什么。

这无疑把自己变成一个杂货铺,当顾客回忆你店里有什么,感觉什么都有,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有就是什么都没有,更容易让用户难以抉择,这就是我常讲的“正确的通常是反直觉的”。

餐饮店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产品与用户无法匹配,这才是主要矛盾。

识别出来主要的矛盾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按照常识的逻辑,那就是让产品跟用户匹配啊。

怎么办呢?

用户需要啥就做啥,保证匹配。

但是,这与我刚刚所说的相违背。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想走这条路。

所以,当我们识别出来主要矛盾,需要把它进行拆分。

“产品与用户无法匹配”可以被分解为两个主要问题:

如何减少与非目标用户的匹配

如何增加与目标用户的匹配

其中“如何增加与目标用户的匹配”又可以被拆分为两个问题:

如何增加未到店用户与产品的匹配

如何增加到店用户与产品的匹配

接下来,我们针对每个问题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即可。

结语

一个产品的成功总是曲折的,一家企业的旅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不要惧怕问题,任何复杂问题都可以拆解成两步。

排除变量因素,找到常量因素

识别主要矛盾,递归拆解问题

这是企业最高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这只是解决难题的第一步思路,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后面我会分享更多的方法。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黄金三原则,中国企业出海制胜之道

    近日,汽车对供应商的一则降本要求邮件流传于网络。该邮件称,向该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降价需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事件一出,群情哗然,然而,这只是国内市场内卷的冰山一角。国内许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各种竞争手段,如价格战、广告战、舆

  • 星巴克VS瑞幸,新王、旧王之争给新CEO带来哪些启示

    “变化是生命的元素,求变是生命的力量”,马克·吐温曾这样解释生命。而商场上何尝不是如此,正因为世异则事异,求变也是企业的常态。近日,星巴克官宣布莱恩·尼科尔(BrianNiccol)将于9月9日接替拉什曼·纳拉辛汉(LaxmanNarasimhan)成为新的董事长兼CEO。换帅消息一经传出后,股价迎

  • 宝问|吴声:复制别人的路径不如做独特的自己

    访谈/崔大宝嘉宾/吴声2017年至今,在每年立秋时节,吴声都会以独立演讲的方式,发布年度商业方法研究成果,解读新物种案例,洞察中国商业过去一年的变化和挑战。时间荏苒,一晃,吴声年度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已经走过8载春秋。吴声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站在商业战场的边缘,观察、揣摩、洞察每一个

  • 王通:掌握价值思维,到处都是商机

    价值思维是做知识付费的关键,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有用的价值感是吸引客户的关键。课程内容关键在于引发学员重视,简单几点,他们就可以收钱。

  • 每年只服务十几位高净值客户,这个要求苛刻吗?

    秦刚老师好:我在保险公司做了21年,别人的产品都是有形的,我的产品是无形的。我不知道这种无形的产品,如何嫁接互联网去卖。我线下做的很好,但是我去年得了肺癌,有1年半没有上班,等于是跟客户脱节了。我现在一直做直播,一直做短视频。我做短视频和直播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能为别人提供服务。后来

  • 任何一个小众市场,都有足够多的用户等你挖掘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圣媛,在北京。2006年我读研的时候,进入体重管理这个行业,当时是一家私营企业。2008年,美国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体重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我所在的私营企业被这家外企收购。我本人也进入这家外企,成为了它在中国的首批员工。它的瘦身理念更多是以生活习惯为主,用团体课程的方式进行干预。

  • 想挣大钱,一定要聚焦!做减法!学会拒绝!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卖土猪的白雪公主,在山脚下和您连麦。我来自山西,本职工作是一个高中教师,为了帮助弟弟给农民工发工资,导致我负债97.3万。从那之后,我过上了天天背债的日子。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元,97万的负债什么时候才能还完,我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偷偷地哭。后来,我

  • 早期赚钱的人,都做大健康了

    最近录了几个大健康创业的短视频,发现有好几个多年没有联系我的朋友,开始主动联系我。这些朋友是在我做it网站的时候,他们在做it的经销商,有卖it的配件,有卖it的原装机等等。他们为什么联系我?很简单,因为他们现在也开始在大健康领域创业,他们看到我开始讲大健康创业的话题,非常的感兴趣,开始主动联系我。

  • 白杨SEO:为什么任何“创业”都要先找客户需求?以自己大学真实故事举例

    创业,一般理解,狭义讲是指创办了个企业,广义是指创造一番事业。我之所以把“创业”加了个双引号,除了上面狭义或者广义之外,我觉得像个体工作室、个人IP、自由职业甚至线下各类路边摊也可以算。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同意,他们会认为这哪里是创业,这就是生存。不管是理解成创业,还是生存,为什么都要先找用户需求?先

    标签:
    互联网创业
  • 38岁的中年人一定要创业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这是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一位朋友的提问,我觉得中年人都可以看一看:松哥,你好,我在深圳,年龄38岁。我是从seo转做销售,工资不是很高,做的也很煎熬。目前这个行业属于制造业,非标定制加工。我在这个行业7年了,对行业比较了解,想自己创业,但是这个行业属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