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刚认识没多久的朋友想组个局,请子超一道参加。在邀约之前,他小心翼翼地问我“你社恐吗”。我先是一愣,紧接着回了一句“不会”,之后就顺利达成了周末小聚的目标。
和他聊完,“社恐”这个词就在我脑子里盘旋,这种感觉就像到了一家火锅店,服务生先问大家“有忌口吗?”、“能吃辣吗?”一样,成了现代成年人聚会礼仪的一部分。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害怕见生人,不善于和工作之外的异性聊天,周末就只想宅在家里。
为何子超会聊到“社恐”这个话题?因为今天恰巧是七夕,中国版情人节。
那些还在寻找另一半的单身男女,又要经历朋友圈“虐狗”的酸楚情绪,而“社恐”就成了横亘在此的一堵“墙”,更遑论坐下来面对面去相亲,和根本不认识的人去聊那些关于组建家庭的亲密话题。
就在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交平台探探联合发布了2020《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其中有数据显示,超八成的被调研用户将社交软件作为拓展人脉圈子的重要途径, 58%的用户选择通过社交软件来寻找伴侣。
在旧问题和新科技的碰撞中,那些原本惧怕线下社交的单身男女们,开始在社交软件上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交友机会和恋爱可能。
“网恋奔现”,不再是羞于说出的话题
最近,子超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总是有人会发一段相同的分享,比如:在地铁上遇到心动的人,求网友帮忙寻找;再比如,在画室擦肩而过的小哥哥,晒出照片想找到他。
年轻人之间的心动很奇妙,那些发生在片刻之间的缘分,总是会牵动着情绪。在现实世界中邂逅的人,会发出照片在网络中寻找;而与之相对的,是在网上认识的,能够成为现实中的好友或者未来伴侣。
“我女朋友就是在网上认识的,最开始是聊一些电影和书籍。”在和年轻的小伙伴们聊天时,子超会听到他们很自然地这样讲述自己的恋爱经历,“网友”这个词已经成为一种略带复古情怀的表达。现如今,又有哪一段社交关系不是靠网络来维系的。
随着科技的迭代,社交软件已经可以承载用户之间更丰富的社交互动,进而为建立亲密关系提供了助力。
在社交平台探探上,基于地理位置、兴趣标签等构建的大数据精准推荐机制,让生活在相同区域内,有着相似文化和生活氛围的单身男女以轻松的方式邂逅。
探探通过“左滑右滑”的机制,来帮助互为好感的用户快速建立社交通道,预设的“破冰话题”帮助双方增加聊天的机会;“真心话”等趣味互动游戏的设置,则拉近了彼此之间沟通的心理距离。
这种“探探式”的相遇,是建立在双方均有好感的基础上,也为更深层次的社交关联提供了利好条件。
从上述《报告》中的调研数据中显示,27%的被调研用户认为“线上比线下更容易找到好友”;而对于线上聊得来的网友,48.6%的用户表示愿意线下见面;93%的用户不排斥与网友见面。
在社交软件中建立的虚拟朋友关系,会随着时间、地域、同频、吸引力等因素延伸为线下社交;因兴趣标签等开启双方的话题匣子之后,用户将在聊天互动中共同感受对方的人格魅力和吸引磁场。
当双方在同频率的虚拟场域中形成更加稳固的互动关系之后,这种关系会突破线上虚拟的互动场景,在更真实可感的现实世界建立联系。
此前在探探平台发起的“你在一年内线下见过几位好友”的调研分析报告指出,有将近 40%的参与用户曾在线下见过 1-2 位探探好友;年轻用户见探探好友的比例相对较高,16-22岁用户中,有45.4%至少见过一位。
期待线下见面,是如今更多年轻人用社交软件的源动力。社交软件,成了连接线上、线下社交的“桥梁”。
“聊得来”,是现代人交朋友的基础
“你不是不想聊天,是对面的那个人不对。”一位自称有轻微社交障碍的95后同事说。
他看上去并不是个不善社交的人,甚至在谈到工作时属于话多的那类。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工作可以掩盖一些东西、遮挡一些情绪,其实骨子里自己并不善于交际。
比如在和不熟的异性聊天时,他会感觉有点累。因为异性之间的对话,男生总是要扮演负责抛出话题的那位,否则这聊天的场面可能会尬住。
但如果对面的人,是自己有好感的人,就会自然地聊起来,觉得很顺畅,对方也没有违和的感觉。于是聊天就变成了一种心理滋养。
科技的发展,让社交软件承载了这种因彼此吸引而产生深度交流的需求。
在探探上,用户可以根据大数据匹配到相对更“合适”的人,更隐私的沟通渠道让彼此之间可以更坦诚。一个愿意打开社交软件,与你匹配连接的人,大概率愿意抽出一段空闲的时间,或聆听或分享。
从探探调研数据来看,在“使用社交软件的目的”排序中,“寻找同类爱好者”成为排名前三的选择,占比达36%,该数据从用户角度表达了对社交软件兴趣标签等功能的需求。
可见,线上社交已进入“后颜值时代”,比起外表吸引力,年轻人更加重视交友对象的内在契合度,线上交友的态度更趋理性,对交友对象的观察也更加丰富、立体。
用户在选择自己标签的同时,探探也在根据算法逻辑为有类似标签的用户,提供更多相互匹配的机会,并为其产生深层次的交流提供助力。
通过智能算法,以标签为媒,将具有共同兴趣、共同属性的人连接在一起,同时构建起互动的交往关系和虚拟社群,这种隐性连接的基础就是具有个性化的兴趣标签。
《柔软》一书中写到:“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稀罕的是遇到了解。”能够“聊到一起”,一定是能够彼此建立理解的前提。
“树洞族”找到归属,不再唱独角戏
“别人都在往前走,你原地踏步,就说明你在后退。”,“当我妈和我说,不要为了工作伤害身体,我就想反驳她,我为什么要因为身体,放弃工作。”
在浏览探探的“发现”页面时,子超会经常看到一些用户在分享动态,比如上面这些《女人30+》中的江疏影和杨天真的观点,让子超这个不怎么看这档综艺的“圈外人”,也能了解这档综艺。
这么看来,探探大体和微博等媒体资讯平台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就在于,当你看到这些感兴趣的分享时,可以迅速加关注、留言,但对方也“回关”时,彼此之间就会建立匹配关系,这种连接是探探上专属的“仪式感”,标志着双方有更深度聊天的意愿。
身边经常用探探的年轻人也会给子超分享,通过探探可以观察周边人的状态,可以和对方说一些现实中不易说出口的话,会起到缓解焦虑和现实压力的作用,他们把探探当“树洞”。
“树洞”一词来源于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因为“树洞”不会说话,因此可以放心的分享秘密,在社交平台上,“树洞”特指可以让人袒露心声、分享情绪的地方。
探探调研数据显示,在交友软件使用方面,有20.3%的被调研用户使用交友软件的目的是“记录和分享日常生活”,其中女性用户的比例是24.5%,男性用户的比例是14.6%。
研究证实,持续6周时间把烦恼写下来,会让人的心态变得积极,抗压能力明显增强,自身免疫力也会得到提高,而社交软件的“树洞”功能则也承载了这样的功效。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觉得网上遇到的人不靠谱,但现在却发生了改观,那些在社交软件上结识的朋友,会彼此分享自己内心的柔软:“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爱比不婚更可怕,不想做别人眼中的三好学生”,这种聚焦到更深层的对话,是每个人都会需要的情感诉求。
子超认为,个体的就是大众的,越是发生在普通个体身上的故事,就越具有普适性,这个故事很可能说出了大多数人心里想说的。而探探上的这些年轻人,就代表了这个时代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结语——
可以发现,作为头部社交平台的探探,为有社交需求的用户构建了更多样的社交链路,为有婚恋需求的年轻男女搭建寻找另一半的沟通渠道,为寻找同好的人构建属于自己的圈子,成为“树洞族”分享情绪、缓解压力的精神社区。
睡觉前,子超也会习惯打开探探,偶尔和上面的朋友聊聊天,也是一种心情的舒展和释放。在这里,不同世界的好奇,总会格外的心情愉悦。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