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大军,再添一员。
不久前,百果园宣布于惠州上线“熊猫大鲜”小程序,剑指社区团购。
在疫情催化下,社区团购行业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盒马优选、兴盛优选、十荟团等等纷纷涉足,互联网新秀与老玩家混战其中,热闹非凡。
作为社区团购新兵的百果园,最近两年一直“很忙”。
2018年,百果园便宣布获15亿元以上B轮融资;2018年末百果园旗下一米鲜推出社区团购,小范围试水;2019年推出百果心享平台;今年年中,百果园与竞争对手鲜丰水果双双步入上市流程。
百果园的店面数量也随之猛增:从2018年初的2645家门店发展至今,百果园的店面数量扩张至4500多家。
动作频频的背后,百果园意欲何为?
稳扎稳打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迎来自己的黄金年代。
互联网信息化开始普及,同时“下海创业”成为年轻一代的首选。自1990年以来,联华超市、物美超市、家家悦、步步高超市等连锁商超纷纷落地。万佳、永辉超市、大润发紧随其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淘金热拉开帷幕。
彼时的深圳,正值经济腾飞,出生于江西农村的余惠勇只身来到深圳打拼。
1995年——1997年是外资连锁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期,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卜蜂莲花争相进入中国。
年轻时,余惠勇便开始留着长发,正如他的性格,很有自己的主张与想法。沃尔玛的入驻带给了余惠勇极大的感触,也让他产生了做差异化竞争、做水果连锁店的念头。
然而,当余惠勇将这个想法报告给老板时,却并没有被通过,还被泼了一盆冷水。
“那时候沃尔玛刚进入中国不久,要是不创业我可能就去了沃尔玛,因为它当时给我发了Offer,6000块钱一个月,而我在当时的公司是1200块钱。”谈及过往,余惠勇不由得感叹命运的奇妙。
靠卖梨在深圳赚了200多万后,这个总是留着长辫子的胖大叔于2001年正式成立公司,并于2002年开出第一家百果园;同年的深圳市场也在不到3个月时间,出现了30多个品牌,诸如千果园、万果园、榴莲园、苹果园等等。
竞争高压下,余惠勇急忙加速开店,并在百果园开到第六家店后,就发起了加盟模式,同时靠低价吸引顾客。
然而卖水果,却是一门小而美的生意,一旦扩张,各种经营问题便层出不穷。
短期来看,百果园的销量的确增加了,但长期而言,许多加盟店以次充好,况且打价格战无法长久留存顾客,品牌形象受损的同时,也使得百果园亏损成为常态。
2008年,《第一现场》报道了一家被顾客投诉的百果园的门店,因其用国产的香蕉冒充菲律宾香蕉卖;那一年,百果园营业七年,店面100家,却亏损2亿元。
危在旦夕的百果园,决定把过去的松散型加盟模式全部停掉并回收门店管理权,加盟商改为自己的员工——每年每两家老店铺会产生一名新店长,负责新店的开拓管理。
同时,百果园开始打造自己的供应链。
百果园成立了果品供应链管理公司,并发展水果种植基地,以此加强供应链;发展自己的种植技术、肥料生产,提高自营的水果产品产能;不断缩减以往庞大的配送中心,并转移到离市场更近的地方,通过精细化、多温区的管理系统,针对不同果品进行分类运营,进一步降低货损率。
到2009年底,公司终于开始盈利。
百果园从此开始尝试电商业务,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向线上寻求突破;同时持续提升服务。
在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网络销售的鲜活易腐类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的情况下,百果园推出特有的“三无退货”,即“无实物” “无小票” “无理由”在销售起7日内可退货。
而在物流端,百果园建立采配中心、中央配送中心并在上游按照“特级、A、B、C级”、“大、中、小”的水果分级制度分产品类别,进一步标准化。
精细化运营下,百果园彻底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0——2014这五年时间,稳扎稳打的百果园逐步扩张,门店数从150家到940家;销售额也从1亿跨到20亿。
而2015年至2018年,自获得天图资本投资后,百果园共获得7轮融资,估值升至100亿元。
市场的看好、资本的助推下,百果园扩至3700家店,并独占水果连锁超市行业老大的位置。
早在百果园2015年的A轮融资中,其领投者天图资本就表示,预计百果园在3-5年内将实现上市,甩开竞争对手,成为中国水果连锁第一股。
余惠勇更是在2016年定下万店目标:“2020年,公司共计要开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
然而,直至如今,百果园的销售额不到目标的一半,开店目标也远未达到。
在新零售的热潮下,百果园再度迎来困境。
进阶难题
成为水果连锁超市行业的第一后,百果园的市场占比依旧处于低位,也触及到了天花板。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的水果连锁有30多家,尽管连锁水果企业的第一、第二名均是百果园(第二名果多美并购到百果园),但其销售额仅占市场份额的1%,而排名第二到十位的同行加起来的占比也只有1%;即便百果园在2018年扩张至3600多家店后,其市场份额也不到2%。
剩余的市场份额,则被路边摊小贩、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占据。传统小众的水果连锁超市,在二三线城市很难活下去。
冷清的百果园门店与斜对面的小摊贩
有的城市街边小贩生意火爆,但小摊贩对面的百果园却无人问津。
传统的水果生意非标化严重,百果园寄希望于线上线下融合提升触点,从线下反向整合线上。
这一想法并非临时起意。
早在2015年,百果园便开始采用店仓一体的模式覆盖店面周边一公里,提供59分钟送达的服务。
“在实体门店,百果园与果多美友好并购重组,不仅避免了电商和O2O企业常见的烧钱大战,而且并购重组后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和线下门店布局,将成为水果O2O企业绕不开的基础设施。”
在与果多美并购的大会上,余惠勇便早已意识到实体门店正处于遭遇电商威胁的市场大背景下,希望布局更多的线下点位并强化供应链,为线上赋能线下做准备。
彼时永辉超市的“半边天”项目刚刚折戟,盒马还没有出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也尚未出头,美团、拼多多等一众企业尚未觉醒。
但好时机,不等于好结果。
收购果多美、合并鲜时代、整合一米鲜、与超奇达成战略合作;布局IT系统,上线自己的APP与小程序,入驻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天猫等多个电商平台;百果园希望如同过去一般,通过自身努力赶上时代的浪潮。
但是时代不同了。
尽管百果园每年在IT系统投入数亿元,但时至今日,百果园的水果配送依旧是59分钟送达。
技术短板背后,不仅是算法,更是长久以来线下起家的百果园,缺少互联网思维。
而与此相对的是,互联网企业却纷纷打出自己的长板,构造出从供应链到平台服务再到消费者的完整链路。
譬如盒马,拥有广泛的流量和阿里资本的支持,同时又有大数据来描绘用户画像,还有全品类产地直供的生鲜产品甚至于店内消费场景,一站式满足了用户的所有需求,更是对仅仅处于“卖货”阶段、且产品消费需求相对低频的百果园形成降维打击。
同时,依托于自建的配送体系与完整的算法,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一众生鲜电商均可以做到29分钟送达。
然而打开百果园的APP,其送达时间依旧是1个小时,配送门槛也高达49元,不满49元收取6元或以上配送费(根据重量提升增加运费)。
盒马则采用了第一单免配送费、第二单5元的配送方案;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也选择了“不满38元收取5元配送费”的门槛较低的方案。
同时,以拼多多为首,主打“农产品上行、产地直销”的低价打法,更是使得生鲜电商快速蚕食掉了百果园的顾客。谈及水果,有些顾客更愿意在其他生鲜电商平台下单。
百果园开始寄希望于规模取胜。
2018年,急于扩大规模的百果园,再度宣布全面开放加盟模式。
尽管此次加盟开放严格要求店长自营,并要求只得使用公司产品,但店长盈利与加盟抽成又成一大难题。
百果园店长某单营收情况
一时间,百果园进退两难,万店计划也并不如预期般进展快速。
百果园不得不寻找改变,开始卖菜。
*
在一次访谈中,余惠勇曾表露出对百果园卖菜的信心。
“果蔬不分家,商品属性上最接近,所以百果园卖菜不算跨界,而果是“根茎叶花果”中最高阶的,百果园能卖得好水果,也一定能卖得好蔬菜。”
自2018年底以来,百果园不断尝试扩张自有的行业天花板:做社区团购、卖菜、开前置仓,甚至还尝试了无人货柜“百果盒子”。
在旗下推出的社区团购业务一米鲜反响不大后,2019年4月,百果园宣布进军生鲜领域,并发布了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提出要在2019年实现开发50款生鲜食材商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目标。
然而百果园涉及的商品,仅在水果的基础上增加了“蔬菜”与“干货”种类,并且次日才可到达或自提。同时,百果园并不会在门店内陈列生鲜产品,销售主要基于APP和小程序等线上平台。
做生鲜,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百果园推出独立的社区团购小程序“熊猫大鲜”,首次开始卖海鲜冻品,与所卖的蔬菜、水果、干货等一起提供次日达与自提两种服务。
对生鲜而言,规模做小了履约成本高,并不盈利;规模做大了,又很考验选品、供应链能力。
切换生鲜赛道,不仅对百果园40平米的小店仓储、陈列空间而言是个较大的挑战,更是考验百果园在蔬菜、生鲜方面的供应链能力。
而百果园在做“卖菜”一事上,思维却依旧传统:从供应商、生产基地处批发,甚至自己种植,配送时效上,则选择了时效更久的“次日达”服务。
互联网经济中,讲究“规模效应”,讲究“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黄铮、王兴、程维,纷纷带领着各自的团队杀入生鲜赛道,都叫嚣着要不设上限,力争市场第一的份额。
社区团购仅是一种营销方式,其背后无异于抢夺流量、抢夺用户。但这样你争我抢的环境下,生鲜赛道也变成了更大的黑洞,形成了“规模不经济”。
同时,自2018年末以来,百果园再无融资消息,并没有资本烧钱抢用户,甚至开始售卖老店回笼资金;而百果园的竞争对手鲜丰水果,则于今年6月开始准备A股上市。
在传统赛道上,成长起来的鲜丰水果也势必会与百果园抢夺仅有的市场。
2018 年百果园销售总额超过 100 亿元;2019年百果园年销售额 130余亿元,离百果园的“400亿营收”目标,还差得很远。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曾坦言过自己的野心,“百果园做大生鲜的标杆是亚马逊。后者从书这个单一品类入手,通过线上模式做到世界第一,并搭建起一个巨大的流量平台,从而扩展到全品类成就商业帝国。”
但亚马逊的物流、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远非百果园可比,而传统思维的固化下,其也迟迟没能完成线下转线上的过程。
做水果的盘子,百果园依然相比一众水果小企业、传统水果连锁成功许多;但想要扩张到卖菜、甚至生鲜全品类,没有互联网思维的百果园寸步难行。
不久前,红旗连锁、步步高、人人乐等一众上市的传统连锁超市纷纷发布财报,在净利润方面均处下滑趋势。传统商超的增长空间正在进一步被压缩,不积极寻找改变与突破,也必将会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与此同时,生鲜行业之于外界,早已是一片红海。
今年1月申请破产重组的呆萝卜,在9月收到了一份10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书,并开始再度招募合肥、汾湖地区产品供应商及“0元加盟”门店合伙人,推出针对新老用户的平台补贴计划。
不久前,继碧桂园旗下凤凰优选大规模关闭后,碧桂园再度推出“碧优选”,对生鲜电商并不死心;宝能生鲜退出京津市场后,依旧保留社区门店的玩法,更是定下开出5500家店的目标。
回顾过往,易果生鲜、爱鲜蜂、呆萝卜等一众生鲜电商纷纷折戟,生鲜电商的骨头并不好啃。但钱大妈、本来生活、谊品生鲜等一众后来入局者,纷纷极速扩张,并不想失去这些用户与市场。
2020 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额达1821. 2亿元,同比增长137.6%;生鲜电商月活用户超 7100 万,同比增长75.4%,生鲜赛道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
停留在原地,百果园将面临一众生鲜电商的围剿;向前走,供应链、系统性的平台服务与残酷的竞争,又预示着前方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在高成本、高风险的投入之下,这无异于一场豪赌,且赢家终归是少数人。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