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8.8%至354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净利润为21亿元。
其中,年度活跃商户数增长至650万,年度交易用户数达4.8亿创新高,体现了生活服务数字化带来的供需两端的快速增长。
截至9月底,今年已累计有超过400万名骑手通过美团平台实现就业增收。
透过财报的数字,本文将深入分析美团在外卖业务成为坚实基石的基础上,以“Food+Platform”的战略积极探索本地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进阶过程。
以终为始的本地化
电商平台的出现以打破地域限制,谋求全国化发展为使命。但是对于许多商家来说,面对地大物博的中国市场时,无论是国内商家还是国际商家,如何深耕本地市场成为战略重点。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购物中心的发展,本地化电商更是被日益重视。
美团从建立之初即从“本地化”开始,相较于B2C电商平台来说,无论是用户还是商家,在美团上都更加接受本地化的消费方式和运营思路。
一方面这是由服务类商家为主体所决定的。
2020Q3财报数据显示,餐饮外卖第三季度贡献营收206.9亿元,相比2019年的155.8亿元,同比增长32.8%。
其中,外卖新上线品牌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57%,由此带动消费端的客单价同比增长4.5%。
美团的本地化不仅带来了成熟的外卖业务的持续增长,而且为新业务的增长同样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
财报显示,美团同城零售的规模效应开始出现。
以食杂零售板块为例,美团闪购的药品、鲜花等品类消费需求增加,单季药类订单同比增加超两倍,入驻平台的药店近10万家。
主攻城市的美团买菜,这一季度通过增加在北上广深的网点覆盖,季度交易使用者和交易量均取得快速增长。
另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财报中提及的美团优选是美团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进入社区团购赛道,进一步探索社区生鲜零售业态,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推动生鲜零售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现阶段美团优选正在持续扩张,通过发展社区团长满足用户不同种类的消费需求,与美团买菜、快驴进货等业务发挥协同价值,未来将继续加大在仓储、供应链以及社区团长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另一方面,则是由本地化的人力资源所决定的。
美团可以说是唯一一家解决本地人力服务问题的公司,这是因为进行本地化进程时,线下需要大量的人力做沉淀。
外卖业务是本地骑手的人力沉淀,美团已经实现了399万骑手、2800多个县市地区、一万多个站点的覆盖网络。
现阶段美团的新业务则是地推人员和社区团长的沉淀。
11月30日当晚的财报电话会上,美团CEO王兴称,目前美团优选的重点仍然是优化经营和建设核心能力:
“将把优选打造成一个更加开放的业务,与更多行业上下游的本地商家共同发展。”
本地商家需要的是本地化的效率和反馈,从十年前美团开始进行互联网与本地化的创新业务探索的初期,就开始进行市场的培育,在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然后通过连接本地消费者和商家,不断通过团购、外卖、到店、跑腿等本地业务使得本地市场逐渐成熟发展。
目前美团闪购、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这三大部分的同城零售新业务显然处于培育本地市场的阶段。
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收入82.3亿元,营收贡献比为23.2%,亏损20.3亿元,同比扩大68.8%,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虽然新业务仍处于亏损投入阶段,但是由于美团的商业模型本身并不会有较大的地域性成本差异,其大部分的经营和营销成本都是基于本地,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本地化成本优势,盈利的周期要小于许多全国性的电商和互联网平台。
美团的“本地化”仍在不断进阶,从团购到外卖,从外卖到“万物皆可到家”的同城零售……
这个过程也让美团的生态建设开始体系化,形成了以本地生活服务为主,同城零售为新增长点,产业服务为基石的生态体系,这是相较于如滴滴这种同样本地化经营的互联网平台的优势。
美团的产业生态化
从百度百科的定义来看,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思想借鉴的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它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种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
单纯从美团这一家公司的季度财报来看其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仍然有章可循。
首先,从业务层面来看,美团的外卖业务和到店业务与同城零售最早实现了产业联动。
随着产业生态化的不断进阶,美团新业务开始拓展,目前其自营的买菜业务和美团优选的社区团购业务已经与供应链平台——快驴形成了产业联动。
其次,从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美团的所有业务都让本地的商家获得增长和升级、本地的就业机会增加、本地的消费品质得到提升。
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批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正帮助从业者持续拓宽收入来源和成长边界。
今年8月7日,美团正式启动“春归计划”升级版。
在前期吸纳就业的基础上,通过推出新增灵活就业和长期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四大举措,进一步助力稳就业。
最后,美团和产业生态的所有参与方一起共建了行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无论是商家、骑手还是仓储物流公司,基于本地化和行业化的特性,美团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已经陆续在行业标准、质量体系、风控管理、数据共享等方面形成行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这个过程目前是以完全开放的方式,让产业的各方参与共建。
2021年美团外卖将举办196场骑手恳谈会,特聘100多名骑手作为首批“产品体验官”。
此前已召开了53场骑手恳谈会,针对恳谈会中收集的涵盖取送餐机制、申诉机制等43条焦点问题,已经在陆续改进上线。
11月26日,美团外卖还举办了七周年暨“骑手体验与生态建设”沟通会,推出“同舟计划”,在工作保障、骑手体验、职业发展、生活关怀等层面多方位提升骑手体验与生态建设。
当然,所有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无论是自建还是共建,都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来实现。
持续的技术投入实现智能化进阶
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团的研发开支达到29.7亿元。前半年财报显示,美团研发费用支出 46.73亿元。
也就是说,9个月美团在技术的投入高达76.43亿元。
除了在供给侧的商家端和平台数字化方面持续的技术投入之外,三季度,美团还进一步升级美团智能调度配送系统,在配送时间和任务分配上为骑手提供更多弹性,以应对送餐途中诸如恶劣天气和交通严重阻塞等意外问题。
同时,为了保障骑手的安全,美团还开发能够确保骑手安全的算法及技术,进一步完善骑手评估模型,将安全指标及其他综合因素列入考虑范围,在骑手获得更合理回报和满足用户需求及体验的同时,确保骑手的安全。
美团在生活服务领域实现多元化拓展,除了其对地面运营人员极强的管理能力外,核心是其拥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化核心基础设施支撑,保证其在新业务品类拓展和地域复制上效率极高,进而实现快速的“攻城略地”。
例如,美团使用现有技术和内部开发的专有技术构建的标准化核心基础设施,包括以服务为中心的基础设施(“SOA”)、服务治理框架、各种中间件(如 Key-Value)、各种研发工具(如部署系统)及数据基础设施等。
这一整套标准化核心基础设施,大幅优化了在数据共享、研发活动协同、跨业务组沟通等环节的效率,让其在进军新业务和新区域时游刃有余。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反向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在像旅游、餐饮、美业等更灵活、更非标的生活服务领域,定制化实施的可能性也相对更高。
美团凭借对众多服务场景和数据,将能更高效精准地挖掘与预测用户需求,帮助商家实现从B2C到C2B的演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本地化、生态化和智能化使得美团越来越强大,无论是成熟业务的持续增长,还是新业务的快速成长,美团已经在餐饮、酒店、旅游、共享出行、同城零售等领域赢得了650万商家、400万骑手、4.8亿用户的信赖。
那么,美团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不是外卖企业,不是O2O公司,也不是共享经济企业,美团已然成为一家公众企业。
美团不仅是“社会人”,也是“打工人”
同时作为“社会人”和“打工人”的美团,在商家、骑手和用户之间,形成了无边界的连接体系。
据2019年数据,美团平均每个餐饮经营单位吸纳就业5人。调查结果还显示,上线后25.16%的商家招聘了专门负责网络运营的人才。
通过社会化的方式,美团管理超过了400万的骑手。
三季度,美团在骑手成本上环比增加了57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
《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报告显示,45.7%的骑手月收入为4000-8000元,7.7%的骑手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同时,在新业务的拓展中,美团优选仍然是社会化的方式招募社区团长:社区便利店、快递站点等店铺经营者,或是宝妈、自由职业者,都可通过“美团优选团长端”微信小程序申请成为“团长”,最快当天就可完成审核。
除了骑手、团长之外,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在美团出现:比如共享电车换电员、优选团长、菜大全商家、密室逃脱设计师等,都是平台催生的就业形态。
美团的“社会化”已经进阶到了“创造职业机会和就业形态”的高级阶段。
正如财报发布当晚,美团CEO王兴所表示的那样:
“在‘Food+Platform’的战略下,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通过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商业价值,以更开放的态度,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