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直播奔向8K 5G正在为内容产品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2020-12-07 09:55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长久的“预热”后,5G越来越多展现出现实落地价值,技术的能量散发出来——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这首先表现在5G强大的传输能力应用上,在各种直播连线的活动中频繁出镜。

例如12月5日的动感地带第十四届音乐盛典“咪咕汇”,仅从此类文娱盛典活动本身的属性看,尽可能豪华的嘉宾阵容仍然是标配,陈立农、重塑雕像的权力、蔡徐坤、G.E.M.邓紫棋、毛不易、孟美岐、潘玮柏、吴奇、硬糖少女303、袁娅维、沙楠杰、张靓颖等出席,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咪咕汇打出的旗号是要引领“科技+音乐”行业风向标,在这个活动上,通过5G技术的8K+120帧超高帧率直播落地应用。

一方面,作为中国移动旗下的数字内容聚合者与生产者,咪咕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直播机会在强化用户体验方面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依托全国唯一一台8K直播车的技术硬核条件,似乎也正在给咪咕带来横向的行业竞争优势,这显示出5G一落地就在马不停蹄为互联网企业和产品们创造价值,至少从咪咕案例看,在高度依赖直播、视频形式形成用户体验的内容产品这里是如此。

对内容产品们,5G带来的不仅有“画质”

极高的清晰度和帧数,这是5G直播带来的直接技术能力,而如果与内容产品结合,它所发挥的就不只有“画质”的价值。

1、视觉体验真正由量变到达质变

仅从技术配备来看,此次中国移动咪咕以8K+120帧超高帧率对盛典进行全程直播,背后是中国移动5G+专线双千兆的传输保障支持,实现3路超高清4K+VR直播和1路超高清8K+VR直播,此外咪咕视频还通过较为少见的120帧插帧技术突破信源限制提升画面帧数。

直观上,我们见过很多类似直播活动中,画质从720p到1080p到2K到4K,30帧或60帧,这些技术参数的增长像是一种例行的优化升级,是“量变”,但是,当笔者实际体验到8K、120帧时,它带来的视觉感受可能更应该用“质变”来形容。

以120帧为例,适配的5G手机的画面与非适配手机(华为Mate 30 Pro)画面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注:此次直播对搭载咪咕视频APP的手机有特定的硬件要求)。

见:https://v.qq.com/x/page/r3209g11rf2.html

此外,实际体验中,8K分辨率让此类直播常常采用的VR视角变得更真实,而不是在视角转动时出现画质损失。

在视觉这件事上,用户体验更像是一个“取整函数”,在达到让用户无法感受到像素点或模糊之前,所有的优化都只能是量变,只有迈过一个坎才能实现近乎真实的感受,8K、120帧可能是这个起点。

2、不仅填补线上化带来的体验空缺,更尝试超越线下

在疫情冲击下,往线上走已经成为咪咕汇这类活动的常态,它被很多人不自觉认为是一种权宜之计,“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然而,当5G配合现场技术创新,这种想法可能被颠覆——线上化的体验不仅得到提升,甚至在很多方面能够去超越线下实景观看的体验, 这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但在5G加持下做到了。

咪咕汇活动直播中,除了画质和流畅度,在观看视角上,咪咕还搞出一些特殊的做法,产品上设置了「云上盛典主视角」、「爱豆专宠视角」、「至臻原画视角」、「上帝视角」、「汇客厅视角」、「神秘X视角」等高清平面视角。

简单说,用户可以选择「云上盛典主视角」盯着主舞台,也可以选择「上帝视角」从高空看全局,还可以针对某个明星用「神秘X视角」得到其一举一动的信息。

此外,实际体验下来,通过配置移动云VR应用的头显终端,3大超高清VR视角则提供了比平面视角更深的参与感,例如「VR摇滚区视角」可以让用户有类似深处坐在第一排的观感,而「爱豆同台视角」甚至让用户视角置身到了舞台之上,观感不再是二维而变得多维。

这些视角的加入,来自于5G和技术创新的配合,而它所做的已经不只是弥补临场感缺失问题,而是让线上直播有属于自己的、超越线下的独特体验,这可能就是技术的力量。

3、拉大产品从服务到营收的操作空间

技术对于产品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操作空间”,包括功能设计、体验营造、盈利模式探索等,5G对于内容产品更有类似的价值。

由于极高分辨率和高帧数带来的良好体验,以及逆向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咪咕的一些产品运营更能站得住脚而被用户所接受。实际体验中,咪咕视频就搞出了5G云观众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的实时画面投射到咪咕汇现场(设置了一个大屏来展示),从而实现与明星“同台互动”的功能,甚至可以营造出类似于现场观众被导播摄像头聚焦、成为观众C位的效果。

事实上,这种设想很多活动中早已有雏形,当受限于传输能力,真实互动的体验不算太好。咪咕汇活动的实操,固然有创意创新的成分,但5G才是连接线上线下的枢纽,高清晰度的画面、低延时的传输,让这种互动变得更加真实。

最后,值得注意的事,在实测中,咪咕会给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画质、视角等等特权,这也为这款内容产品的盈利模式提供了腾挪空间,一旦5G加速普及,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可忽视,反过来或也为当下视频平台的盈利难题提供技术角度的解决思路。

实质性的技术优势形成后,内容产品能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吗?

除了给互联网产品本身带来用户体验和运营优势,5G技术似乎还在帮助产品们获得激烈竞争下的先发优势。

1、技术换代的关口,5G将在短期内拉开实质性技术差距

在移动互联网充分发展后,互联网产品们背靠母平台所拥有的技术往往你有我有大家有,没有谁能能领先技术代差。

5G的出现,使得部分掌握先机的产品得以获取维度优势,毕竟,越是在这种技术换代的档口,越是容易形成实质性的技术差距。

咪咕在超高清直播领域由体育进入文娱,主要的用户和市场拓展也常见会以中国移动品牌活动为主,例如配合重启动感地带的一系列活动。随着5G狂潮的到来,依托渐入佳境的8K+VR技术以及一系列黑科技加持的咪咕,自然而然把5G当作自己的主场优势,通过5G协助咪咕系产品在大型活动组织、用户体验营造等方面做得更好。

此次咪咕汇,原本就是咪咕文娱+体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5G+4K/8K+XR云演艺、横跨大小屏及VR端三端的盛典,对咪咕而言本就是一次在文娱产业树立5G时代标杆的机会,现在看来,咪咕较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

实质性的技术优势意味着技术成为护城河,保护内容产品以差异化体验、创新功能设计等能够成长和发展得更好, 至少在5G全面普及前的这个时期,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借5G优势的产品出现,咪咕只是这一类产品的典型代表。

2、更强烈的体验与互动,将推动内容平台获取更独特的用户价值

对以咪咕视频为代表的这一类型产品而言,借势明星的能量来运营用户是标配动作,各大产品都试图把当红明星的粉丝牢牢连接在自己的平台上。

而5G技术的加入,会使得平台在这方面更有竞争力。最典型的,多样化视角、近乎无损的画质、创新的功能交互设计,让粉丝用户与明星爱豆实现更“近距离”交互,粉丝会对平台产生更多的“技术依赖”。

举例来看,此次咪咕汇的子弹时间、自由视角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现任何视角自由切换,陈立农的抒情、潘玮柏的RAP、孟美岐的精彩唱跳,这些内容要如何呈现,用户本质上变成了自己的“导播”。

见:https://v.qq.com/x/page/s3209cwjjh3.html

加上专门跟随明星的视角等等功能,这些无疑让咪咕在明星粉丝运营上更有社群运营能力,获得争抢明星资源时的差异化平台属性优势。

而更进一步看,新潮技术带来的新潮体验既可以“笼络”粉丝群体,另一个层面也在贴合年轻群体的需要——虽然两个群体有较大程度的重叠,但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同的,新潮与新潮叠加,在推进“属于现在”的明星粉丝粘性的同时,内容产品也能通过5G实现对“属于未来”的年轻用户群的把握,这可能是技术优势的最好转化。

提升体验的前沿技术,还能以解决方案的方式创造更多价值空间?

在此次咪咕汇活动中,中国移动咪咕从网络传输保障、现场采编、解码制播再到多端分发,从源头全面搭建起了8K+120帧直播体系,这更像是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而不久前金鸡节与中国移动咪咕与合作中,同样利用到了后者的5G+4K+VR直播等能力搭建了类似的一套“解决方案”,帮助线上获得更好的观众参与和体验。

这种基于5G技术的“解决方案”式的运营活动统筹,结合咪咕的实操,如果往下深挖,还表现出三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更利于将5G技术各方面的价值放大形成合力,驱动内容平台十分重要的IP建设,例如“咪咕汇”这个已经成型的IP能够以更深刻的用户体验的方式走向深化;

二是5G时代,通过技术驱动全流程创新有很大可能革新云演艺直播模式(而不是只提供一个直播渠道),其中可以融入更多商业模式有关的要素,例如,在粉丝影响力的基础上,或能拓展线上票务、品牌植入等商业变现空间;

三是5G技术加持下的云技术原本就具备赋能更多的云行业的潜力,整体化而非零散的行动,更利于内容平台整体树立和打造行业标杆,在能够走向云演艺的类似咪咕汇的项目中产生影响力,从而带来某些合作的可能,其中或有新的商业机会。

总之,在5G加速落地的关口,它比我们预料得要更快速、更深度地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帮助企业和产品获得竞争优势。把目光从对5G的各种“展望”,转到如何结合5G落地优势推进企业和产品发展、赢得激烈竞争上,很有必要。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5g技术
黄海波直播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