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黑天鹅的出现引发了各行各业的集体迷茫。
疫情期间,哪怕是餐饮界老将西贝,也向外界呼告"现金流只够发3个月工资",而这只是众多不确定中的冰山一角。泡沫与谣言横飞,猜疑与恐惧交织,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甚至成为大众的集体意志。
新冠肺炎、美国大选、中美关系、北斗发射、科比逝世,从社会卫生事件到国家重大动态甚至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都成为民众意见抒发的出口;《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乐队的夏天》《拒绝野味》《案板下学习的小女孩》,从大众娱乐到社会公益以及对知识求索者的关怀,也成为疫情期间重要的情绪来源。
内卷、打工人、凡尔赛文学、职场PUA、"弹"性工作,职场社畜们不再只把赚钱当作工作的唯一使命,打破旧有的工作模式并敢于提出意见成为一种思潮;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抗疫人物成为主流偶像;张玉环、孟晚舟、陆勇成为年度热议人物;彰显主旋律的电影《八佰》《夺冠》《金刚川》登上百度沸点年度电影行列。
每一个议题的形成、每一次爆点的探讨,都对民众情绪价值进行了沉淀,如何有效发挥舆论的价值并推动决策的形成,也成为各大商业主体参与者的重要命题。
回过头来看疫情期间,尽管集体陷入迷思,但依然有很多行业迎来了爆发,直播带货、在线网课、外卖经济、云社交开始逆势起飞。在大数据指引下,或许不止是民众意见的集体狂欢,背后透视的商业密码,更值得追寻。
线上行业大爆发
"逃得过双11,逃不过李佳琦"。
2020年双十一,直播带货已成为行业标配,受疫情影响,线下零售业经历了一场大逃亡,并被迫向线上转移,这也催生了直播带货的新风口。
头部主播薇娅和李佳琦两人实现了近70亿的销售额,薇娅、李佳琦的造富神话也吸引着每一个躬身入局者,除了头部主播们的数字较量令人歆羡,行业的火爆更源自于对人、货、场的重构,满足疫情期间人们隔离在家,养成的看直播习惯,以及对于边看边买的强烈诉求。
在2020百度沸点年度生活方式榜单中,直播带货也成为口罩之外,排在第二的年度热词。
而直播带货火爆背后,不仅涉及视频内容传输的通信技术,更涉及以大数据+信息流为核心对用户进行精细化标签定义的结构化需求处理技术。
在直播带货生态里,平台使用技术完成对用户的初始定义后,可以根据用户特征去猜测并推荐用户最需要的商品。平台与用户交互的数据越多,直播间和用户的匹配效率就越高。在这种基础下,用户对于平台和直播间越认可,身边用户就更容易加入直播带货生态中来。
这种在电视购物时代未能爆火的新生活方式,在疫情催化下,逐渐成为商业主流。
不止直播带货,据百度沸点发布的年度生活方式榜单显示,在家办公、在线网课、外卖经济、云社交等线上的新生活方式均入选榜单,并催生了新型经济形态的发展,形成新的商业业态。
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并提倡"停课不停学",进而大大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进程,今年2月3日,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开课首日500万学生同日在线听课,这些过往只能在学校和线下机构空白点外求生的教育企业,开始登上主舞台。
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这种教育形态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尽管在演变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攻克技术壁垒,但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背后的技术难题以及师资资源的分配也会更加合理化。
回溯17年前非典期间,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企业,在民众隔离期间,同样踩中风口,迎来了互联网经济的黄金节点,当然,那时还没有风口这个概念。而无论是17年前还是现在,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胜利都离不开对民众刚需和本质诉求的满足。
毫不夸张地说,在大数据指引下,民众主动搜索的数据中正隐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路牌。
优质内容成价值金线
2020年6月12日,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当天,伴随着火爆荧屏的热度,芒果超媒一字涨停,直冲千亿市值俱乐部。
由爱奇艺打造的迷雾剧场,凭借《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十日游戏》等系列,被网友称为悬疑爱好者的精神乌托邦。
在《三十而已》中,顾佳不再掩饰顶层复式的"野心",女性对虚荣的追求不再被单一定义;《庆余年》所带来的高级审美体验以及物性的爽感开启了电视剧超前点播模式的先河;《安家》从专业主义视角,把售楼处的日常以及工作人员的精致利己展现人前;《夺冠》《八佰》《金刚川》在主旋律基调下,同时探讨个人价值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三十而已》中,女性内心追求的价值观被放大并不再脸谱化,引发热议和共鸣(图:《三十而已》剧照)
当然,不止这些,在百度沸点年度电视剧和年度综艺榜单中,表达爱情与亲情边界的《以家人之名》;探讨大龄女性婚恋自由选择权的《下一站是幸福》;把推理逻辑寓于轻松探案节目中的《明星大侦探》;青春风向标节目《青春有你2》等,都一一在列。
回顾过去一年的内容产业,个体的鲜活开始被尊重,人物的形象不再脸谱化,"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成社交货币,"你看我还有机会吗?"赚足了话题,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不再是孤岛,社交壁垒开始被打通。
而这均得益于背后的优质内容。从2020百度沸点榜单中可以发现,人们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依然狂热。
当然,技术对内容的加成也愈加明显。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编解码、5G、VR/AR等各类技术不断升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各大视频平台也加速了与社会各层面、各领域的融合。不论是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还是B站、芒果TV都在借技术创新实现视频社会化的基础功能。
电视剧《爱情公寓5》中,第13集"弹幕空间"刷新国内用户对互动剧的认知。芒果TV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采用影谱科技提供的视频自动生产引擎,有效提升了节目内容生产效率,通过深度融合智慧广电实现了内容与商业的平衡发展。
但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依然改变不了为内容服务的内核,纵观一系列破圈作品,可以发现内容为王的时代仍然盛行。
技术重要性更加凸显
近几年,随着新基建、云计算的崛起以及大数据应用的迅速普及,民众对技术、人工智能的关注也空前高涨。
今年在百度沸点榜单上,口罩人脸识别、量子计算、虚拟人、脑机接口、无人出租车、工业物联网、云服务器、产业智能化、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红绿灯都如数上榜。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以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作为核心概念的"新基建"在两会前期获得了集中关注,搜索热度同比提升了3841%。
透过这些大数据背后的专业技术名词,我们发现:
在技术层面,互联网企业在追求商业化的同时,也在从社会角度去考量如何借技术更好去服务民众,在这种价值观改变背后,也在推动民众对于知识门槛更高领域的求知。
在榜上这些热点技术关键词背后,很多技术场景已经落地。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借助5G等新兴技术,工业4.0未来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柔性定制化生产、数字化工厂(熄灯工厂)等。
在无人出租车领域,百度曾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计划3年内拓展至30座城市,部署自动驾驶汽车3000台。在2020年,不少民众在出行上都面临着较大问题,对无人出租车的搜索或许也是民众对该技术能否成行落地的一种期待。
当然,今年被喊得最响的量子计算也榜上有名。尽管当前该技术还未达到大规模落地实践阶段,但一旦当量子计算机实用化,将会解决密码分析、石油勘测等领域难题。
本次百度年度知识热词中,可以发现民众作为社会参与者,不再是科技的旁观者,同样也可以通过相关词汇的搜索,表达对某一领域的关注,进而影响舆论并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在民众搜索这些科技热词背后,也代表着他们在知识层面的追求在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升级。
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从单纯的流行语表达走向某种价值意义的传递,背后也展现了亿级民众对于知识、信息以及精神需求更加强烈的内生性诉求。
民意之外 重估搜索
民众对科技人情味的追求从未停止。
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的出现,让信息检索变得更便捷。10年前,PC端互联网搜索逐步兴起,"有事问百度"成为很多互联网用户的口头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百度、搜狗之外,用户也能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产品上进行信息搜索。互联网舆情阵地的每一次变迁,都与互联网巨头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也可发现,在互联网公司前进的脚步中,也曾因过度追逐流量、寻求短期爆发而屡遭诟病,科技向善的口号频遭质疑,科技背后的温度、算法与人性等话题也频频被讨论。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院长、教授萧国亮认为:科学主义的互联网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人文主义的导向性,高效率不等于高效益;如果没有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科学主义的单独发展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对于巨头来说,通过积累用户的搜索数据如何挖掘背后价值这同样考验一家企业的价值观,搜索背后的大数据如何负担起社会责任属性,有效引导用户真实了解事件发展过程,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同样重要。
大众舆情与决策关系图(图:网络)
从疫情期间来看,无论是基础通信支持还是在线问诊平台以及搜素大数据的提供,互联网和巨头们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通信顺畅,自疫情爆发以来,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信行业,正在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通信信息服务畅通。
在线上直播领域,百度推行"战疫直播间"进行抗击疫情的科普直播,开启"云战疫"的征程。在云复工上,华为云率先在1月26日就宣布,疫情期间,对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免费WeLink企业协同服务。
曾经被我们认为"落伍"的搜索数据,作为用户自发提供的主动型数据,在复盘2020年经济现象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大数据来看,每天平均有超过10亿人次使用百度搜索了解疫情。在线问诊服务上,百度健康"问医生"单日咨询量超过85万。
可以说,无论是坚持"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或是为亿级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互联网巨头们正在深刻意识到科技不应只停留在冰冷的算法和屏幕的代码上,毕竟,谁能真正了解市场痛点和用户刚需,谁就能真正参与到社会整个机制的运转中。
文章来源: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螳螂观察作者|青月年中将至,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进入618倒计时,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也开始在各大平台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以小红书为例,搜索“618”这一关键词,一共有558万+的笔记,包括但不限于面膜、防晒、黄金、日用品的618购买攻略,不过,虽然“作业”各不相同,但最终的指向其实都是各大直播间
文|螳螂观察作者|图霖“24小时不间断直播,你一个人怎么做到的?”在芒果TV新推出的综艺《女子推理社》第一案里,嘉宾对拿到直播销冠的NPC提出了疑问。后来,众人通过查找线索找到了答案:公司另找了两人整容成销冠的模样,三人轮播。真人主播受限于身体机能,难以达成24小时直播的KPI,这不仅是综艺里媒体公
把脉中国数据智能化
2023年,几乎可以被定义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红,彻底点燃国内的大模型赛道,曾经的“创业英雄”、如今的商业领袖们亲自下场,接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与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许久的互联网行业又有了新的“战事”。同时,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云市场的现状,企业对
近日,数字化市场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了《2022爱分析·数据智能厂商全景报告》,爱分析从技术研发能力、服务客户数量、收入规模等维度对厂商进行了全面专业的评估
2022年11月18日,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创新赛事——2022第一届中国大数据大赛圆满落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推进处处长张建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2022年11月17日,在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以“数据确权”为主题的2022数据资产(厦门)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据确权”为主题,由厦门市互联网域名应用服务产业协会和构信网(公信.中国)联合主办
近日,国内知名数字化市场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正式发布《2022爱分析·信创厂商全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合考虑企业关注度、行业落地进展等因素,遴选出在信创市场中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厂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数博会执委会主办、数据观(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协办的第四期数博思享会“实践先行观公共数据价值与应用”活动成功举办。
近日,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大数据大赛”(简称大数据大赛)正式启动。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产品GI大数据中台V2.0产品是国内率先推出符合新创标准的中台产品,基于“大数据+AI”等技术全新打造,集数据采集、融合、治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旗舰平台。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产品GI大数据中台V2.0产品是国内率先推出符合新创标准的中台产品,基于“大数据+AI”等技术全新打造,集数据采集、融合、治理、服务、管理为一体的旗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