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大众消费和中产消费,有着不同的特性,品牌到底在追求哪一个群体?或许,这个问题比销量增长更重要!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的内部演讲,来源是上月底中国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在分众传媒的内部交流,我们在演讲原文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编辑删减。
演讲的原主题有点意思,叫《品牌力才是企业的免疫力》,虽然江南春在演讲中并没有进一步地展开解释,但从上下文可以解读出,江南春认为现在很多企业陷入的价格血战是一种病态。
面对流量诱惑,没有品牌力的企业就像没有免疫力的人遇到了病毒,被渠道、平台乃至主播“吃干拉净”是必然结果。
这句话还有后半段,叫“数字化能力是竞争力”。其深意也很明显:企业需要流量的机会,但要警惕被反噬,必须首先具备品牌免疫力,才能保证流量为自己服务,而非沦为流量的打工仔。
01
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如果你不在头部就很容易陷入一个困境——价格血战。
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创下20年新低,人口红利消失了,存量博弈的市场开始起来了。
分众服务这么多行业企业,我觉得一半的市场进入了存量博弈。存量博弈就导致量价齐杀,因为每个人都觉得可以以价取量,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生意不好做,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促销,刚起步有效,后来不促销就没有效果了。
然后就开始搞流量直播,短视频样样都来,最后流量有没有效?也有效,但流量要伴随促销,有流量如果不搞促销也卖不出去。
后来流量越来越贵,于是变成双杀,第一个是价格往下走,第二是流量成本往上冲,加速了这种所谓的困局。
疫情中,我走访了很多做直播带货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人赚钱的,直播完除了回笼货币有点作用之外,基本都没有其他作用。
而且,我们发现市场开始加速分化:
首先,小企业受困,品牌集中度加强,头部企业的头部红利很明显。
其次,部分工薪阶层受困,中产以上阶级的生活并不难过。
虽然下半年就业市场已经回暖。但工薪阶层受伤害的内心阴影没有消散,他们会延缓很多非必要开支,把钱花在必要开支当中,把钱花到更稳妥、确定性更强、信赖感更强的产品当中。
即使你是大众化产品,也必须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默认选项。什么是默认选项?就是化为标准,化为常识,化为不假思索、不由自主的选择。
很多基金经理跑来问我:“海天酱油你觉得6000亿贵不贵?”我是觉得,到1万亿都肯定会实现的。为什么?因为它在酱油领域已经成为标准,成为常识,成为消费者不假思索的选择。
头部会越聚越强,只会向头部进军,既然头部红利那么明显,那么变成1万亿市值,就是个确定性事实。
今天海天卖300亿酱油,你说它卖到500亿有什么可以值得奇怪的?它现在只占27%的市场份额,变成50%的市场份额,作为老大也很正常。
02
本质上这是道选择题,消费者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很多公司认为自己的产品其实比竞争品牌、头部品牌还好,但就是卖不动。也有很多人说我的钱被天猫、家乐福、大润发给赚走了,我自己没赚到多少钱,本质上是什么原因?
真正的竞争是消费者内心选择权的竞争。我觉得一家企业经营的最好的成果是你有没有品牌认知,有认知才有选择,有认知才有利润。
不是说供应端不重要,也不是说渠道端不重要,这两个是基础设施,就这两个都做不好都不用出来,决赛都不会带你玩的。这两个都很重要,但进入决赛阶段的时候,最终谁会胜出,本质上是消费者品牌认知的选择。
当你没有获得消费者的指名购买,你只靠渠道去卖的时候,被渠道吃干拉净,本质上你只是个工厂,你凭什么要有品牌的超额利润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不具备跟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心智认知,陷入价格战、促销战、流量战,只是时间问题。
03
流量红利要切换到品牌曲线上才有未来
10月份看了张磊同志的《价值》(注: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处女作,最近在投资圈很火),他讲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你要做能够持续累积的事情”。
流量红利一波接着一波,你不是每一波都能占上,最后你会发现不变的红利是什么?就是品牌。
中国今年就是科技和消费两个主题,是不是消费市场当中谁都是品牌市场?你可以抓住流量迅速崛起,但一定要切换到品牌群体上,流量红利可以使你超速发展,但是你如果切不到品牌曲线,是没有长期未来的。
中国商业战争的核心要素是分阶段变化的。最早是优质供应链的战争,短缺经济的时候考验优质供应的公司;后来变成渠道的战争,因为过了20年之后短缺经济变成了平衡,渠道渗透率高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
但是最后你会发现,渠道端比如宗庆后同志渠道点多面广也没什么用,农夫山泉一样可以卖到这些渠道,因为渠道变得统一化,京东天猫啥东西买不到?渠道同质化,生产的过剩化,这时候竞争的是什么?其实是消费者心智。
04
在消费分级的浪潮中,企业在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领域中创业成功的机会更大。
大众化能成功的公司都是20年30年之前的公司,无论是美的、海天,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有今天,是时间的复利,时间持续累积的结果。
目前中国市场的一个重大机会,是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上,很多公司市值变得很高,因为现在中国有两三亿中产阶级,未来会出现5亿中产阶级。
要知道,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出现过5亿中产阶级,他们是20岁到45岁,喜欢高品质、追逐潮流,愿意分享的消费风向标人群。
中产阶级的消费心理是什么?
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刺激。在“三爱三怕三缺”的基础上,诞生了巨大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低价的东西站不住脚,要品质的、品牌的,怎么带来心理满足感的;
刚需的东西被品位的、逼格的、自我标签化的所取代,我买你这个东西代表我是什么样的人;
实用主义的东西被情绪的、氛围的、场景的所取代。“哥吃的不是一碗面,哥吃的是寂寞”;
必要的东西被想要的、潮流的所取代,商品不仅要提供功能,关键要服务心灵和情绪。
我至少觉得有4个领域,第一叫精神消费 ,包括喝酒其实是一种精神消费,化妆品也是一个精神消费;
第二个知识消费;
第三个健康消费;
第四叫智能化消费。
这4个领域的消费升级是非常明显的。
以前9块9的飘柔打垮了拉芳、雨洁与舒蕾,现在国货品牌阿道夫精油香氛洗发水和滋源无硅油洗发水在50块到100块的价位领域里回来了,就是很明显的体现。
整个消费升级有两个方向——新精致主义和新健康生活引领的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
大众是清单式消费,中产阶级是冲动式、触发式消费;大众是趋同化消费,中产阶级是趋优化消费;大众是功能化消费,中产阶级是美学化、精致化、健康化消费。
05
中国新锐国货的崛起值得大家非常大的关注,而且这些人都是用一种互联网逻辑做起来的,没有经销商,都是自己卖。
小仙炖这种品牌在今天特别容易成功,没有线下店,鲜炖燕窝、当天冷鲜配送,零添加、保质期15天。
燕之屋是用即食燕窝来代替干燕窝,但鲜炖燕窝更加能够符合消费者当下的选择,而且燕之屋基本是送礼用的,小仙炖是自己吃的,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做法。
元气森林,大家都认识的唐彬森,前段时间我们俩聊,他就反复讲心智。这些公司成功的必要原因之一都是定位非常之清晰,他们专攻一点。
中国还有很多公司都可以做起来,你看布鲁克玩具,对打谁呢?对打全球玩具领导品牌乐高。布鲁克定位的是1-6岁,乐高都是给6岁以上的,中国公司可以在对方薄弱的环节上攻进去,反方向上去。
在线教育市场,猿辅导今年是一匹黑马,这也是特劳特的杰作。猿辅导旗下的斑马AI课的两大竞争压力,其实是来自于中国两大流量体,一个是头条,一个是腾讯,当然还有火花思维等等。
但是有流量真的就一定能打赢战争吗?不是这样的。斑马现在遥遥领先,占据70%的市场。一个企业成功本质上不是你流量大你就成功了。
第一你要开创差异化的品类,抓住创新带来的时间窗口,采取品牌广告饱和攻击,在消费者心智中先入为主,你就占据了一个心智优势。
德鲁克先生讲,企业只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市场营销成为顾客心智中的首选。光创新还不行,还要成为顾客心智中的首选。
第二,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中国第一个飞天宇航员叫杨利伟,第二第三第四个就不太容易记住。
第三,一定要饱和攻击,要做遥遥领先的第一,不然你失去利润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一旦陷入价格战、促销战、流量战,你会付出比广告费大得多的代价。
06
最近大家在争论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的关系,我觉得是协同关系。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个客观的研究报告结论:效果广告的精准度是依赖于互联网用户数据,但是现在消费者都很注重隐私,收集的数据是有限的。
它批评说,有人觉得品牌广告不精准,如大炮打麻雀浪费昂贵的货币。流量广告像狙击步枪打麻雀可能一打一个准。
但是比如有100多只麻雀,你能够看到数据的可能只有30只,有70只没有数据追踪,你根本看不到它们。
第二个观点我非常赞成,他说效果广告忽视了消费者的影响者。可能在看的这个人是个购买者,但一个市场广告要做给决策者、购买者、体验者、传播者,它包括了4个方向,所以其实只投放到了有数据支持的用户当中,而忽略了其他用户跟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一次我到比亚迪巡店,遇到一个事,一位顾客本来已经付了定金,又决定退车,我就问他你为什么退车?他说他看到过比亚迪的广告,觉得不错所以付了定金。
但是谁不干了呢?他老婆不干,他老婆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已经花到二十几万,为什么买个出租车品牌?——这个决策就直接挂掉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你的效果广告没有影响到他老婆,虽然她不是直接消费者,但她是关键的影响者。
所以我觉得效果广告、互联网广告是一对一精准的非常好,它有点像在卧室里求婚,出门之后大家是不知道的,只有你们两个人在房间里,讲完可以不作数的。
大中型化媒体的品牌广告,就像广场求婚。不仅你们俩知道,整个社会都知道,形成了社会共识。它让市场中做决策者、购买者,体验者、传播者都能接受到品牌信息。
第三,效果广告的卖法是一两秒钟你必须点,你不点就过去了,它是用激发情绪来影响购买,但情绪来得快消散得也快。
大多数被消费者记不住的品牌,恰恰是因为太注重效果广告的即时转化,而忽略了对品牌认知的投资。
效果广告的价值在于提高单次销售,但由于缺乏认知的持续作用,效果广告本身对复购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缺乏品牌认知,效果广告只会让你形成依赖,越陷越深。
07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化妆品行业会议,很好玩,它的主题叫算法驱动。我说我们是在化妆品大会,还是互联网大会?
你要做一个品牌商,最重要的是对人心的算法。
你看看互联网企业是怎么销售它的产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反而他们是用品牌手段,举办大会、展示科技产品、制造新概念,他卖流量广告的方法是品牌化的。
因为品牌知名度认知度才是关键。
雅诗兰黛、欧莱雅为什么赚钱?品牌自带流量。同样出去打流量广告,他们的转换率、点击率、购买率都比你的高三倍,这就是他们的秘密。
你看到雅诗兰黛也搞618、双十一的促销,但你没看到客单价,每一代的小棕瓶价格都不断提升,它品牌议价能力跑赢了流量上升的速度。表面上看这是流量问题,本质上这背后都是品牌的问题,品牌是一个重大的影响因素。
品牌力是一个免疫力,数字化的能力是一个竞争力。
分众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作为一个线下的媒体,也在努力跟上数字化的改变。比如我们新的机器上有眼球抓取功能,研究的是100人路过这个广告,有多少人看。去年我们实现了云端分发,网络推送5分钟之内完成,屏幕都在线化,智能反馈观看效果。
而且,在分众打了广告之后,数据可以流回到天猫数据银行,也就是你可以知道谁看过这个广告,曝光给了哪些人,他们有没有关注收藏、有没有购买,它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这是阿里巴巴入股以后带给分众的重大改变。
作者:调皮电商
文章来源:调皮电商(ID:tiaopiEC),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IzWGnjrvpcc4aBWLfjvCg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