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经验
  3. 正文

怎么发现城市小区未来的创业机会?

 2021-01-19 10:24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疫情中,身边发生了好多突变。有些事被按下“暂停键”,也有很多事提前了。比如:线上学习爆发,社区电商爆发,线上游戏、短视频平台逆势上行。无论是“困局”还是“顺景”,是“自救”还是“布局”,最大的动力,我认为来自“创新”。

一、现在说起商业机会,我们首先要想什么是刚需,唯有刚需才能长期存在,不以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那么什么是亘古不变的刚需呢?说到底,还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这四样中,对于每个年龄层都是刚需的其实只有食和住。为什么?服装,其实可以做到*坏不用更换,特别在崇尚断舍离的现在,很多人都在清理衣橱,尽量减少衣物的数量,只求衣物的质量,而有品味的人是不会盲目追求名牌的,甚至喜欢把品牌给剪掉。而行,或者是代步工具,现代人崇尚共享经济和环保节约,开燃油车不环保,开电动车不安全使用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共识;或者是出远门的飞机火车,都不是大部分人的日常,作为年度或者季度的偶尔消费,不在讨论之列。所以,只有食与住是每个人生存之本,这也就是为什么餐饮行业,生鲜电商,各种食品饮料类的微店最近非常火,即便在疫情期间,也凸显出了其刚需属性。而房地产业在中国火了那么多年,目前依旧是每家每户或是自住或者投资的必备。

二、说需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来区分

20-30的单身或两口之家:工作繁忙,基本不自己做饭,点外卖或者餐厅吃饭居多;自购住房或者租住住房,从小在家不做家务,所以各种家务都不太擅长,多请钟点工。很多用过钟点工的人都会对选对人很烦恼,有时用的很好的人突然辞职不干了,家里的大小事情一下子又忙坏了。30-50的三口-四口之家: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家人健康,多在家做饭(或者由老人代劳),所以买菜,做饭是刚需;多为自购住房,家务或者自己做,也会请钟点工或者住家保姆来完成。对于钟点工和保姆,同样的困扰也会有。50以上:辛苦半辈子,有些退休老人还需要照顾第三代,有些独居颐养天年,对于做饭做菜和整理家务,除非是为了儿孙必须之外,并去情愿自己做。而过了70之后,很多人体力也下降,身体也有问题,纷纷都不愿意自己做各种家务。我们再来看未来的趋势,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再过10年20年,相信所有的商家都会把目光瞄准了银发市场。所以关注老年人的食与住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我们来特别看看老年人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随着退休后收入的骤减,很多老年人会开始精打细算每天的开支,买菜追求质量平稳和价格低廉,对于烹饪也力求简单和健康。就好像养老院每周是有固定菜单,老年人其实对吃已经不会有过高的要求,简单的营养搭配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可能需要的是一个按时开放的食堂。而对于住呢,老年人也会对于每天要做的家务越来越寄希望有人代理,比如洗衣,打扫卫生,更换家里损坏的零件例如灯泡,维修一些常用备件如水龙头等,所以他们可能需要的是一个管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虽然住在一个社区里,但是仔细分析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种刚需存在,就是很多人越来越希望有人能帮忙来管理自己家里的每天不可避免的“食”,要求多快好省,这完全不是去餐厅吃饭或者点个外卖能满足的,以及管理各种大大小小的家务琐事,一个专属“管家”性质的角色也很必要。我们来想一想,现成的什么样的居所能满足以上的两方面的需求?对,酒店式公寓,甚至就是酒店,里面就有餐食丰富的各种餐厅,和随叫随到的管家式服务,只要你付钱,什么样的家务服务基本都能够满足。但是,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人退而却步。

四、真正的供给

所以,我能看到的供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酒店式公寓式的服务,能够走进千万个社区,帮助更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家庭,摆脱各种家务的烦恼,特别帮助老年人能够居家养老,不用去养老院就能毫无后顾之忧。这种服务的特点是“价廉质优”,口碑至上,比如餐饮,虽然品种可以不多(可以学习每周菜单的方式),但是品质优于餐厅但价格远低于餐厅;比如各种家政服务,管家式一站式服务,周到专业,但是价格低廉。如果能够真正形成良好循环的商业模式,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复制模式,相信很快会得到推广,而且真正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后顾之忧,特别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后顾之忧。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区,都希望自己能享受到社区的服务,但是目前有哪些呢?很多家庭买了房子,交了物业管理费,但是感觉不到什么服务,而如果能够引入这样质优价廉的社区服务,相信在未来能够帮助更多家庭减轻家务负担,也减轻了生活成本。更重要的是,让不攀比和追求简单的品质生活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不再盲目的消费,为社会节约更多的资源。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创业机会

相关文章

  • 黄金三原则,中国企业出海制胜之道

    近日,汽车对供应商的一则降本要求邮件流传于网络。该邮件称,向该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降价需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事件一出,群情哗然,然而,这只是国内市场内卷的冰山一角。国内许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各种竞争手段,如价格战、广告战、舆

  • 星巴克VS瑞幸,新王、旧王之争给新CEO带来哪些启示

    “变化是生命的元素,求变是生命的力量”,马克·吐温曾这样解释生命。而商场上何尝不是如此,正因为世异则事异,求变也是企业的常态。近日,星巴克官宣布莱恩·尼科尔(BrianNiccol)将于9月9日接替拉什曼·纳拉辛汉(LaxmanNarasimhan)成为新的董事长兼CEO。换帅消息一经传出后,股价迎

  • 宝问|吴声:复制别人的路径不如做独特的自己

    访谈/崔大宝嘉宾/吴声2017年至今,在每年立秋时节,吴声都会以独立演讲的方式,发布年度商业方法研究成果,解读新物种案例,洞察中国商业过去一年的变化和挑战。时间荏苒,一晃,吴声年度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已经走过8载春秋。吴声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站在商业战场的边缘,观察、揣摩、洞察每一个

  • 王通:掌握价值思维,到处都是商机

    价值思维是做知识付费的关键,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有用的价值感是吸引客户的关键。课程内容关键在于引发学员重视,简单几点,他们就可以收钱。

  • 每年只服务十几位高净值客户,这个要求苛刻吗?

    秦刚老师好:我在保险公司做了21年,别人的产品都是有形的,我的产品是无形的。我不知道这种无形的产品,如何嫁接互联网去卖。我线下做的很好,但是我去年得了肺癌,有1年半没有上班,等于是跟客户脱节了。我现在一直做直播,一直做短视频。我做短视频和直播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能为别人提供服务。后来

  • 任何一个小众市场,都有足够多的用户等你挖掘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圣媛,在北京。2006年我读研的时候,进入体重管理这个行业,当时是一家私营企业。2008年,美国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体重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我所在的私营企业被这家外企收购。我本人也进入这家外企,成为了它在中国的首批员工。它的瘦身理念更多是以生活习惯为主,用团体课程的方式进行干预。

  • 想挣大钱,一定要聚焦!做减法!学会拒绝!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卖土猪的白雪公主,在山脚下和您连麦。我来自山西,本职工作是一个高中教师,为了帮助弟弟给农民工发工资,导致我负债97.3万。从那之后,我过上了天天背债的日子。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元,97万的负债什么时候才能还完,我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偷偷地哭。后来,我

  • 早期赚钱的人,都做大健康了

    最近录了几个大健康创业的短视频,发现有好几个多年没有联系我的朋友,开始主动联系我。这些朋友是在我做it网站的时候,他们在做it的经销商,有卖it的配件,有卖it的原装机等等。他们为什么联系我?很简单,因为他们现在也开始在大健康领域创业,他们看到我开始讲大健康创业的话题,非常的感兴趣,开始主动联系我。

  • 白杨SEO:为什么任何“创业”都要先找客户需求?以自己大学真实故事举例

    创业,一般理解,狭义讲是指创办了个企业,广义是指创造一番事业。我之所以把“创业”加了个双引号,除了上面狭义或者广义之外,我觉得像个体工作室、个人IP、自由职业甚至线下各类路边摊也可以算。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同意,他们会认为这哪里是创业,这就是生存。不管是理解成创业,还是生存,为什么都要先找用户需求?先

    标签:
    互联网创业
  • 38岁的中年人一定要创业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这是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一位朋友的提问,我觉得中年人都可以看一看:松哥,你好,我在深圳,年龄38岁。我是从seo转做销售,工资不是很高,做的也很煎熬。目前这个行业属于制造业,非标定制加工。我在这个行业7年了,对行业比较了解,想自己创业,但是这个行业属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