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让整个投资圈陷入狂欢。
香港市场也迎来了阿里、网易、京东后的新一轮打新狂潮。
百度预计将在3月23日一早登录港交所首日挂牌,回归动作一气呵成毫不含糊。从招股书的内容来看,百度与AI公司的身份已经完全融合。
实际上,具备强大互联网基因的百度,这些年默默耕耘AI领域,如今已经在智能云、智能驾驶、AI技术储备等多方面沉淀出不小的优势。作为一家全球为数不多的提供AI芯片、软件架构和应用程序等全栈AI技术的公司,百度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四大AI公司之一,资本市场也将其称之为“AI第一股”,一改以往的搜索引擎公司认知。
从目前募资的火热程度也能看出,外界投资人对于百度AI第一股的故事还是非常认可的。但是AI市场也不乏挑战,百度能否守住“AI第一股”的位置呢?
三大增长引擎 三个行业标签
从招股书的信息来看,百度的三条业务增长曲线十分清晰。
首先是移动生态系统,中国领先的内容及服务探索生态系统。
作为互联网巨头,百度对中国网民的影响力从PC端持续到了移动端。百度搜索的成绩已经无需强调,最新数据显示百度搜索引擎用户达7.66亿,而我国网民数量最新数据是9.4亿,每天搜索响应请求次数达60亿。
目前百度在移动端的产品,除了搜索之外,资讯、网盘、视频相关产品都有覆盖。基于移动生态活跃用户规模巨大的优势,百度为用户提供的内容服务生命力旺盛。
其次是智能云业务,中国最大的 AI 公有云服务商。
2020年是很多企业、产业“上云”元年,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数字化经济是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其实,仅就笔者身边观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新零售这种互联网新生业态还是建筑机械这类传统产业,对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需求都十分迫切。
而百度凭借多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已经具备十分成熟的智能云技术,对于百度来说,有智能云后接入大量企业,可以让百度有机会真正从互联网科技公司变成一家可以落地的科技公司。
第三就是百度智能驾驶业务,全球前二的自动驾驶公司。
根据新浪财经消息,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百度有199块自动驾驶牌照,在中国的地域覆盖面广泛,而第二名仅有约20块牌照。前不久宣布与吉利合作的百度,更是在智能驾驶业务上更进一层。估计不久的未来,承载百度AI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不再存在于概念。
而其他增长计划方面,百度也不遗余力。就拿芯片领域来讲,资料显示,百度2018年推出了14nm工艺的昆仑AI处理器,比传统CPU、GPU芯片要快三倍。日前,据路透社报道,百度人工智能芯片部门昆仑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对该业务估值高达约20亿美元。这也是百度发力AI 业务获市场认可的重要体现。
事实上,目前国内不少巨头均在芯片领域有探索,比如华为、小米等,这也侧面表明了这一市场潜藏的价值正快速浮出水面。但最终能够真正在这一领域抢下一定市场份额并获得资本看好的企业,是需要硬核的技术实力来说话的。
从百度各项业务的增长可以总结发现,百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始终是其核心的竞争力。这种对于技术的忍耐力、把控力,已经深深刻在百度的基因里,围绕技术去实现创新变革,已然成为了百度发展的一种底层逻辑。
就拿百度移动生态业务来说,能成为中国第一搜索和信息流平台,也离不开AI赋能和其过去多年持续在搜索信息流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从智能搜索引擎响应速度的刷新到AI拍照、语音识别的加持,这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未来百度移动生态业务基于人工智能或许还能有更为先进的搜索体验。
回过头来看,过去市场对于AI的认知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当中,未来似乎不会那么快到来,毕竟百度呼喊AI故事多年似乎始终都在唱独角戏。
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当智能经济的鼓声响起时,新的地盘争夺战就不得不开始了。
据百度招股书信息显示,未来百度将技术加大在AI专利的储备和技术研发的投入。
智能经济好风起 送百度上青云
现如今,在资本市场,AI概念已经非常热门。百度在本次港股上市过程中,市场也是情绪高涨,那么其未来几何呢?
从短期的价值来看,资本市场对百度的“看好”已经统一步调。从去年年底百度传出造车消息以来,华尔街投行纷纷对百度表示看好,目前已有32家机构给予其“买入”评级。根据腾讯网报道,在去年11月份之前,包括瑞穗、华兴资本、海通国际在内的多家投研机构均发布了关于百度的研究报告。
不少投资机构认为,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商业前景清晰,瑞穗将此业务估值从200亿美元上调至400亿美元。同时,今年广告业务也有持续复苏趋势,瑞银预测2021年百度在线广告收入恢复两位数增速,实现10%的增长。
除了自动驾驶和广告业务之外,其在AI技术和造车方面的利好消息也持续推动百度价值重估。
在美股市场具有权威性质的ARK,在去年建仓以来,旗下三大基金都有大手笔加仓百度,据报道,目前ARK旗下三大基金持有百度股票超400万股,总持仓12.93亿美元是ARK前十大重仓股。
其实,从过去百度被低估到如今股价破千亿持续上涨的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于AI商业化前景认知迟到的结果,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一家企业具备前瞻视角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智能经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趋势的浪潮里,百度蓄力最猛,最有可能跑出来。
首先,从智能云业务来说,目前智能云的应用场景已经十分丰富,从云视频内容行业到企业SAAS,再到云计算、工业云,应用路径越来越清晰。在应用场景逐渐清晰的背景下,智能云服务的市场规模也是不断在扩大。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57.1%,PaaS市场同比增长64.4%。为什么云服务会有这么高的增长?
回望2020年,疫情刺激下国民线上娱乐、消费、学习、办公、协作、交付等业务需求激增;另外,新基建也加速了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和开发进度,推动了云、AI、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金融等行业的融合应用;同时,泛政府行业持续投资拉动了云服务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而百度在智能云上的投入,也覆盖了娱乐、金融、学习、办公、医疗、政务等多个领域。从百度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百度正在将智慧医疗作为增长动力之一。今年,根据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拉动经济内循环刺激消费需求,将会有利于云服务在各行各业的渗入与发展。因此,百度智能云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智能云外,百度造车也是十分动人的增长故事。今年全球互联网巨头都展现出对造车的极高热情,特斯拉飙飞的股价更是让传统车企纷纷押注新能源,苹果、索尼、富士康、小米等有望通过物联网实现车载流量新入口的企业都下场围猎。
与这些造车新手相比,百度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让探索已经足足八年时间。自动驾驶与AI技术的结合,为百度造车的故事注入了血肉,在与吉利合作之后,百度智能驾驶商用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百度地图亦为百度的智能 EV 事业,筑起了护城河。
凭借百度在互联网领域深厚的资源积累和源源不断的可持续收入,百度加大研发力度并无后顾之忧,如果能加速智能云、智能驾驶、智能屏这三大未来主战场的市场突破,那么百度将会持续稳定地在AI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进可攻,退可守,巨头的稳固底盘,新锐的肆意成长。
无论是坚定保守型投资风格还是偏好破坏性创新可能的投资风格,在百度这里刚好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结语:
招股书披露没多久,市场又传来利好消息——百度AI芯片昆仑完成独立融资,估值20亿美元。这无疑又为百度招股添了一把火。正所谓苦尽甘来,在长时间被低估的日子之后,百度如今的技术实力正在逐步释放。
百度带着故事来,百度带着估值来,对于素有“资本最后一块价值洼地”之称的港股市场来说,如今迎来百度这么一位“明星AI股”,也堪称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了。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百度已经把文心一言跟百度搜索结合了。虽然目前还在内测中,早一步知道,不管你是做SEO还是新媒体、运营,都可以提前体验
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预计培养AI人才500万,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2021年8月18日,百度官宣成立松果学堂,通过提供基础课程、技术竞赛、产业实训、科研基金等资源,助推AI人才培养。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