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主办、新浪AI媒体研究院承办的“媒体智能传播无限”智媒发展论坛暨《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金兼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CCF Fellow王晓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CAAI/CCF Fellow杜军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李兵受邀出席活动,共同探讨智媒时代下新技术与人文价值等相关话题。
智媒发展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深化人文价值逐渐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对人文内容和人文精神传播的助推功不可没。先进的技术进入新闻生产领域以后,不仅带来了新闻发展的新模式、新样式,而且也给人文内容、人文精神的传播带来了新景色、新起色。
以下为“中国智媒者说”圆桌论坛“人工智能与媒体深度融合&智媒人文反思”嘉宾精彩观点碰撞:
赵子忠:过去一年,各位老师都做了哪些领域的研究?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或者研究成果?
金兼斌: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从前些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做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正面临着阶段性的结题,其中有不少内容与人工智能有着交叉和融合。
王晓阳:我本人做大数据分析相关的研究,和新浪也有过多次合作,在媒体传播领域分发、编辑等环节做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杜军平:我的研究方向是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处理关键技术,以及科技大数据关键理论技术等。大约6年前,我上报了一个国家自然基金的重点项目,关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处理技术,也联合新浪开展了这项研究。目前,这个项目已经顺利结题,非常感谢新浪的大力支持。
李兵: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一直从事的方向是视频内容的理解和视频内容安全方面的研究。由于5G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内容安全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也可以称作2.0时代,近一年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是在视频内容理解和安全方面做了更多深入的研究,我们和人民网一起提出了内容风控大脑的研究计划,目前仍在逐步地推进中;二是在智能算法方面,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神经科学启发的一些新AI算法方面的研究。另外,我们长期和新浪在内容理解、内容安全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与研发,部分技术已经在新浪智媒平台上落地应用。
赵子忠:金老师以前提到“人工智能时代是问题导向时代,新闻传播学正在加大与计算机专业、工学专业等技术性专业学院之间的合作,开展更为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是新闻传播的热点领域”,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目前科学传播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有哪些实践?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陷阱和对策问题?
金兼斌:人工智能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应用,前面的嘉宾分享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人工智能播报机器人,以及新浪智媒平台推出的疫情地图等,充分说明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嵌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在这些应用中,我认为核心的就两方面:数据和算法。比如数据,采集谁的数据,采集哪些数据,带有非常明显的伦理问题。我们容易忽视的是,如果只关注头部用户或者显示度高的社会用户的需求,那么有另外一些用户的需求就会被系统性忽略掉。在传播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算法,其实蕴含着大量的取舍。
我想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会涉及到众多“参数”。参数的设定,以及不同参数所赋予的权重及其组合函数,背后有很多的伦理关怀和伦理陷阱,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倘若技术有偏向性,且没有适当的规制,后果将不可估量,所以,要防范人工智能成为社会两极分化的离心器。
赵子忠:王晓阳老师以前提过,“智能媒体的发展需要将媒体行业的生产逻辑、经验与人工智能进行深度结合,实现智能技术和社会层面的双重突破”。您觉得最近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方向有哪些?
王晓阳:从我个人来说,做了一辈子计算机,做了一辈子数据处理,近十来年看到技术在整个社会层面,尤其是新媒体方面的应用,非常令人振奋,技术终于面向了全体人民,非常不容易。
目前有一些发展趋势需要关注,数据处理方面,要关注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到视频,如刚才新浪做的人工智能分享,从采集到剪辑,再到安全的审核和发布,全流程的每个环节中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的文字处理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还有一个领域发展非常快,一般性的新闻编写。目前机器编写的流畅度已经可以和人类完全相比,技术对文字的编写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近5年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未来提升需要有新内容、方法出现。一个可喜进步就是视频,更贴近人的理解,尤其是短视频的传播方式,更贴近人的理解。
技术发展到现在,有两方面需要我们关注:一是,我们目前的传播,站在事实的角度去传播很容易,但如果把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的价值观、主流价值观贯穿到整个采编过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该如何操作;二是,安全很重要,我们在运用新技术的时候,从伦理角度考虑关注隐私,还应警惕陷阱。
赵子忠:杜老师曾经提出,“5G技术背景下,智能媒体的发展从技术角度要实现终端、人机交互、开放平台、组织机构的四大突破”,您怎样看待人工智能运用到媒体领域?
杜军平:5G环境下,智能媒体主要有四大突破。第一点,终端。以往,终端的概念是移动终端等设备,我觉得现在的理解应该再拓宽一些,它可以是我们的公共环境空间、家庭空间、自驾车空间。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智能媒体的终端概念推给空间内的人群。第二点,人机交互,目前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智能音响就是非常典型的交互例子。现在还有VR、AR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以在文本、音频、视频的基础上增强关于媒体的理解,并推送给相关用户。第三点,开放的平台。智能媒体的内容生产、处理、加工、推送、评价,构成一个闭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接收目前各种已有的技术,比如传感器技术、无人机技术。现在新闻采集可以用无人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突破了到现场实地采访的传统新闻采集技术。第四点,组织机构。目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环境下整个智能媒体的全套流程,突破了过去已有的组织分工与协作,包括运营商、上下游企业、新闻从业人员,全部面临着重组、合并,以及知识的更新等,这是非常大的变革。
赵子忠:李兵老师曾经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人工智能的算力、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对媒体内容的生产、制作、分发、审核带来了全面的提升,同时也会出现大量视频、图像、音频、文本、伪造等安全问题。该怎么防范伪造等问题?
李兵:智媒核心还是媒体,AI还是一个支撑。视频时代的到来,我总结有五个“高”。
高通量。以前文本的数据特别小,一旦视频时代到来,可能出现高通量的数据,但是视频数据存在高的动态变化。视频传输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视频中还有高噪声,如果要从这些高噪声、高动态变化的视频里发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那它就是高价值的,这需要很高的技术。这正是AI和媒体结合的智媒体需要去突破的。
AI在促进媒体生产方面,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算法和算力的问题。我认为,算法、算力、数据必须深度的融合才能促进未来AI媒体的发展。我们现在经常提到数据霸权,未来会不会存在算力霸权?我觉得未来我们在算法、算力和数据,在人工智能或者智媒的领域,应该深度耦合的往前发展,应该去尽可能打造低功耗的全国产化的安全人工智能平台。
在人工智能促进媒体的内容风控和内容审核方面,早先的内容安全是一个防守的状态,但是进攻方也是人在进攻,相对来讲,进攻手段单一。但是AI促进了伪造生成的门槛非常低,伪造的技术也非常的全面,从文本、图像、视频、人脸的篡改、人脸属性的修改、人脸身份的交换、口型的对齐,简单且低成本,我们在做人工智能对抗或者在鉴伪过程中,是一个完全被动的、高成本的过程,这是一个完全不对称的对抗。所以,2.0时代与1.0时代不同的是,核心关键词就是“对抗”,不是人和人的对抗,而是机器和机器、AI和AI的对抗。
赵子忠:我觉得今天关于人工智能和媒体的讨论特别有启发,相比去年我们又前进了一步。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能带动智媒行业向前走就挺好。
特别是李老师提到的人机对抗问题,更容易引起大家讨论。我们一直在讲科技向善,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之后,我们更要重视把它往好的方向引导,保持正能量是底线。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侧既希望智能媒体的“盆景”枝繁叶茂,又不希望长这么多“枝杈”和“虫子”,所以对我们的政策要求特别高。可以说,像新浪这样的智媒平台,在面临双重压力的同时,也会迎来无限可能。
关于“对抗”的话题,我们明年可以再次探讨和交流,因为站在这个领域前沿的专家,不仅有理论、有实践,还非常具有思想性,我很期待明年继续对话人工智能和传媒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前景。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迸发出无限潜力。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不断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汽车芯片企业持续抢占高地。对此,在7月5日-7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做出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汽车芯片发展的集聚地”。车规芯片行业近日的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云天励飞将在大会上展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边缘计算芯片DeepEdge10系列SoC芯片,并公布“天书”大模型的最新动态。欢迎莅临上海世博展览馆H1-C801展台参观交流!同时,云天励飞也将与中国电子、中国信通院、华为等合作伙伴,在WAIC的舞台
近日,酷学院智能产品发布会在深圳闪亮登场。近200位现场观众和近万人次在线观看,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发布会上,酷学院引领大家探索企业培训学习和人才发展领域的新高度,并揭幕其全新的产品智能升级和突破。酷学院产品负责人徐晨通过形象生动、逻辑严谨的讲述,揭晓了全新的智能企业培训和人才发展平台,以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步步落实,大数据已经成为锚定战略定位、抢得市场先机的重要基础元素。为彰显行业发展现状,遴选、推荐优秀企业,长城战略咨询近日在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重磅发布《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榜单》,根据独角兽企业国家推荐性标准,筛选出259家2022年中国大数据(潜在)独角兽企业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