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写道,“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创造了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AI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成就经济繁荣,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技术。如果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经济是一种颠覆,是一种乘数效应,那么AI技术带来的革新,是一种幂指数效应。
PC互联网颠覆的是信息流通的方式,使得人们进入信息时代的初级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的信息世界基于地理位置开始与真实的物理世界产生更多的交互,是信息与服务的乘数效应,最典型当属本地生活赛道,美团一度被认为推动搭建起了城市即时配送网络体系,疫情期间,美团外卖小哥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由此可见一斑。
AI时代,AI技术的底层性和通用性,使得数据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互变得更多,呈现出价值网络的幂指数效应,比如美团在顺义落地无人配送车已1年有余,配送订单量超过3.5万单,人力这一生产要素得到了释放。近日,美团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较上一代能适应全天24小时运营需求。
一家社会基础服务型平台企业,搭配上“水电煤”的AI技术,将会产生什么神奇组合,本地生活赛道在技术赋能下又将走向何方,这是一个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平台经济的本质与AI幸福指数
每一项技术都是怀揣造福人类的原始初衷诞生的。
故而技术的推进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应该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身边。下一轮科技增长的热点,一定是那些贴近普通人的、更接地气的技术。然而,技术的落地需要借助相应的场景基础设施。从这个维度来看,AI技术需要与其在价值层面有着贴合属性的平台赋能,进而触及到一个个毛细血管的终端。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AI技术与美团的平台经济是一致的,二者在各自的位置上都充当基础设施的价值。
AI技术的本质是让人更幸福,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而美团的服务定位亦是如此,作为本地生活平台,一边为了让人们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幸福,另一边则是帮助商家实现效益增长。二者其实都是基础设施,在价值定位层面相匹配,彼此结合可以帮助AI技术更好的融入场景当中。
目前,美团也在致力于通过AI技术,打造数字时代人们衣食住行的底层基础设施。
例如美团的工程师们,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商户快速回应顾客的提问。并且利用智能语音技术,为视障人士开发了可以用语音点餐的功能;例如刚刚落地的新一代无人配送车,满足用户无接触配送等需求。形成了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快速分发订单的交易平台,提升了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互联网拆分为最本质的三方:生产者、消费者与渠道,其中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做渠道,是服务和增值。美团则通过平台扩张,搭建出进入大量“接地气”场景的渠道,这也是其平台渠道价值的一个体现。通过双边网络的连接,帮助AI触达供需双方,进而创造出最大的消费者剩余。
“美团配送实力意味着万物皆可外卖。美团靠着外卖团队,成为本地生活平台最丰腴的流量入口,如今,配送体系技术升级,意味着入口进一步牢固,有利于巩固美团本地生活的大本营”某投资机构分析师刘旭(化名)表示道。
“如今本地生活赛道依旧有挑战者,核心关键在于B端商家。B端商家的背后是用户的服务更加多样化,更好的用户体验,增多B端商家的关键是效率。美团AI赋能措施,让B端商家在移动互联网后半场,看到了另一种提升用户粘性的可能性。”刘旭继续表示道。
而对于美团AI应用感受最深的,或许还是被它连接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原先都是各个门店经理凭感觉判断所在区域哪一类食物卖得快、卖得好,地区流量如何等问题。现在美团商业大脑可以理解消费者菜品、价格、服务等各方面的喜好,菜品准备更有针对性,决策也更加科学。”一位同美团长期合作的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对互联网江湖团队(ID:VIPIT1)这样讲道。
AI在通过美团这个距离用户更近的渠道顺利进入更多的场景当中,为每个普通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红利。
未来该怎么定义美团,决定着本地生活赛道的基本面
从AI赛道这两年的发展来看,几家AI独角兽企业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一波三折之下,AI技术如何商业化落地,成为一个AI独角兽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与AI独角兽企业们处境相反的是,反倒是半路出家的巨头们基于自身的丰富场景,驱动起了科技的进一步,在AI商业化应用上一直在换挡提速。典型的比如美团,自动驾驶发展多年,一个配送场景却反而优先落地商业化了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AI技术的落地速度不可谓不快。
深究其因,在于互联网巨头入局AI赛道,有着天生的商业化优势。AI 的核心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中,算力,算法,是完全可以用资金砸出来的竞争优势,对巨头来说,数据才是核心,尤其是消费数据,行为数据,背后是一座金矿。
挖掘这座金矿的方式,就是快速找到AI落地场景。
实际上,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给出的全球AI企业排名中,四大公认的AI企业,都不是单纯的人工智能企业,反而是一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牢牢占据榜单前列,比如谷歌,再比如亚马逊。这可能是因为相比独角兽企业,巨头们的业务覆盖范围更广,AI技术也有更好的商业化土壤。
拿美团来说,为什么美团AI发展那么快?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AI商业化是拿技术去找场景,而美团则是场景驱动技术,先有需求,后有AI技术落地,整个商业化过程更加流畅。
场景驱动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意味着AI落地快且准,另一方面意味着数据越来越丰富,毕竟AI技术是越用越灵活,越智能,护城河也就越深。
比如,通过美团商业大脑,B端商家可以从海量的信息要素中看到用户对于具体店面的情感曲线变化、用户的消费水平、环境偏好等等,并对这些用户评论进行细粒度分析,进一步反馈至商家运营端,为商户提供精细化经营建议。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团早已不是一家本地生活平台,而更像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再具体点,是一家场景驱动型的AI企业。只不过,与服务于工业端的AI、云计算企业不同,美团服务的对象是数以万计的本地生活商家。
对于行业而言,美团深耕AI技术的价值,也似乎意味着本地生活赛道的基本面不再只是流量和服务,更多了一层技术底色。
提及美团,大家总是会提及无边界,无边界的核心是什么?是通过拓展业务边界来拓展流量价值。但这其实也仅仅是一种低纬度的认知。那么高纬度的认知什么?是从流量“无边界”到技术价值、数据价值的“无边界”的延展。
而对于AI技术来说,无边界更多意味着落地场景多元化、美团在业务上“无边界”,使得AI的落地场景也同样是“无边界”,技术赋能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另一方面,技术落地场景多,AI落地的边界就越广,数据价值的边界就越广。
比如,AI作为一种底层技术能力,落地到商家经营层面上就是商业大脑对商家的赋能,落地到外卖业务上,就是超脑系统带来的分钟级的配送网络体系,而落地到配送业务上,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自动驾驶配送车的应用。
这样的落地场景越多,AI就能越充分的发掘数据带来的生产力,而技术落地的多样化又进一步为美团无边界扩张作支撑。
无人微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基于AI技术,美团开始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式,解决零售业务的效率和成本问题。从无人微仓接到订单需求,传递给调度系统安排生产订单,到运输机器人开始在不同货架间收集订单商品,自动打包后交付给骑手,完成最后的配送履约,整个流程的效率得以提升。
除此之外,无人化流程让货架高度、间距进一步优化,使得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模式提升了4倍,进而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微仓模式能够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规模扩张变得更快速简单。
从超脑系统到商业大脑,再到无人配送和无人微仓,美团的AI战略路线,看似东奔西突,较为分散,但其实“形散而神不散”。AI技术应用下,深挖数据的价值始终是内核。
第一阶段流量商业的核心策略是的跑马圈地,是为了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尽可能多的覆盖场景,第二阶段是靠数据、技术锻造场景的护城河,从服务价值延伸到数据价值,是从“大生态 ”到“深AI”的路径。
直到现在,有不少的观察人士都认为美团的核心优势在本地生活的强入口属性,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服务入口,美团可以延伸出各种业务,比如社区生鲜、共享充电宝等等。深层次来看,在入口价值之外,其实大家都普遍忽视了美团的AI技术以及数据能力。
随着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不断把AI技术做深,这样的能力以及价值也会进一步显现出来,此次新一代无人车落地配送业务就是一个例子,未来在整个本地生活行业,可能会有更多的类似的案例出现。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时代,美团凭借着流量生态异军突起,是时代成就了美团,那么,如今基于AI技术、场景,美团正在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去深度挖掘本地生活赛道的数据价值,其实也是开启一个本地生活+AI的美团时代。
王兴总是把美团跟亚马逊作比较,不仅仅是因为两者都是平台经济的代表,更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相似性。比如,亚马逊如日中天的云计算业务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AI是从美团最基础的发展需求自然生长出来的。
实际上,美团未来也有可能像亚马逊那样,做B端能力输出,并且这有机会成为美团新的增长引擎。
写在最后:
因为经常关注本地生活赛道,所以总是有人问我,对本地生活赛道的入局者众多怎么看。我觉得,本地生活赛道早已过了流量阶段,靠流量能入局,但是要把本地生活服务从0到1做大做强,几乎不太可能。
今时不同往日,在互联网江湖看来:如今的本地生活赛道早已变了天。美团的一系列动作表明,本地生活赛道已经不再是一个供需匹配的“二维赛道”,而是一个流量+AI+服务的三维赛道。这其中流量生态、AI技术、服务生态,缺一不可。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美团深刻感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韧性和国民消费的深厚潜力,并在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中持续受益。”美团CEO王兴的这句话,解释了美团在消费复苏趋势中取得好成绩的原因。5月25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录得营收586亿元,同比增长26.7%,经营利润扭亏
财报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6.4%。超出市场预期的485.9亿元;期内美团净亏损11.2亿元,同比收窄66.7%,好于市场预期的32.4亿元亏损;调整后净利润20.6亿元,好于市场预期的亏损21.7亿元。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