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造车,如今又有大动作。
5月10日,百度Apollo对外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原首汽约车CEO魏东正式加盟百度,担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首席安全运营官,后续将牵头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的商业运营。
据了解,魏东在出行领域拥有多年的操盘经验,他曾担任神州租车副总裁,后加入首汽集团后,历任首汽租车CEO、首汽智行(Gofun)CEO以及首汽约车CEO等职。
如今百度Apollo无人驾驶Robotaxi已经商业化试运营已超100天,在此时机魏东的加入意味着什么?百度Apollo又为何急于商业化?魏东的加入将会带领百度Apollo向哪里前进呢?
魏东加盟百度Apollo,战略双赢
魏东加入百度Apollo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那就是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
魏东何许人也?在互联网圈,他是个新人物,但根据其此前他的任职表现,我们可以推测,魏东的优势应该是在商业化和管理方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魏东于2019年8月-2021年3月担任首约汽车CEO,在职期间他一手操盘打造了B2C的高端网约车服务,首汽通过自营模式打入市场后,再放开承包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令首汽约车在专车领域的形成了不小的商业化规模。
而且两手齐抓的成效也相当明显,根据2020年5月魏东发布的全员内部信,2019年7月首汽约车在上海和深圳实现盈利后,2020年4月首汽约车实现了全国整体正毛利,多个城市进入盈利。截至2020年12月,首汽约车开通城市170余个,注册车辆超120万台。
此外,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公布的统计信息显示,今年1月,首汽约车月订单量达到602万,在全国网约车双合规完成订单率方面,首汽约车已位列第三。
在魏东加入之前,百度Apollo就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商业化动作频频。
2019年,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率先在长沙落地;2020年8月,沧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可以在主城区打到Robotaxi的城市。
去年10月,百度Robotaxi项目在北京面向公众开放,日单站点约车累计超过2500单。
今年5月2日,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正式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向公众全面开放。来自百度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4天时间,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在首钢园的付费服务累计成单848单,接待乘客1500人次。
尽管试探性动作不断,但百度Apollo智能驾驶距离商业化最终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选择经验丰富的操盘手来掌舵,或许能够帮助百度Apollo少走一些弯路。而对于魏东来说,加入百度同样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百度早早便投入智能驾驶研发,技术实力强大,而且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在当前“造车热”中表现亮眼。而且由于百度一贯的“简单可依赖”的组织文化,魏东的加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智能驾驶领域一展拳脚,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此次魏东加盟百度,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选择。另外伴随这个消息,百度还宣布,未来三年内,Apollo将在30个城市部署3000辆无人车,为300万人提供服务。
我们不难看出百度正摩拳擦掌,急于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的想法。但百度究竟在急什么呢?
加快商业化,百度Apollo在急什么?
百度在2013年便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员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其投入之早,远胜于现在下场造车的其它互联网巨头们。而且经过8年的研发与实践,百度掌握了大量的测试数据和领先的技术实力。
但对于市场而言,百度Apollo已经不再是新故事。随着各路人马进场造车,投资者更希望看到百度Apollo走通商业化之路。
对于百度来说,现在或许不是最适合Apollo商业化的时机,但一定是很难再遇到的时机,百度Apollo智能驾驶的理想值得肯定,但终究要回归现实。
(1)前期投入巨大,需要加速变现。 虽然目前百度Apollo的技术实力仅次于谷歌Waymo,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公认的自动驾驶佼佼者,但迄今为止,百度Apollo取得的商业回报,与前期巨大的投入相比还是收效甚微。
即使是百度纯视觉领航辅助驾驶产品ANP方案(全称Apollo Navigation Pilot),未使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高成本设备,仅是智能驾驶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核心零部件,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难以降低成本。
长时间、高投入、低回报的投入某一领域,势必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财务影响。去年三季度,百度财务状况有一定转好,但其现金流却有一定的下滑,这与“下蛋”难的Apollo不无关系。
(2)抢跑智能驾驶,建立领先优势。 数字化、网联化、自动化是未来交通出行的巨大机遇,智能驾驶也因此成为巨头们竞相争抢的赛道。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其中的企业,百度显然能讲出更多的故事。
据蔚来资本和罗兰贝格的《场景致胜-汽车产业洞察》报告显示,Robotaxi的市场规模达到3500亿元。在如此广阔的赛道上,百度Apollo加速商业化,就是为了塑造品牌,提早卡位,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3)造车势力空前,布局智驾生态。 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好不热闹,但宣布造车的大部分企业的重心都是在“车”本身,而百度除了“沿途下蛋”,与吉利合作推出汽车品牌“集度汽车”外,还瞄准了智能汽车的“智能”二字。
打个比方的话,造车新势力的目标是汽车界的苹果,但百度Apollo的定位却是汽车界的安卓。
开放创新是百度Apollo的理念。成立4年来,百度Apollo逐步构建起了以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等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并给予了车企足够的自由度,并聚集了众多的合作伙伴。
如果再加上此次魏东的加盟,百度Apollo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加速商业化落地也正是顺势而为。那么在百度Apollo未来发展空间如何呢?
造车新势力不断出现,百度Apollo如何脱颖而出?
当下,造车似乎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但不客气的说,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
智能驾驶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和L5(完全自动驾驶)。
然而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目前大多数车企仍处于L3级别以下,L4以上的技术突破还有待时日。
但目前L3级别以下的市场相对饱和,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互联网公司造车想要脱颖而出,便只能从L4级别入手。
不过做出L4级别的车并不容易。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上海车展上,虽然各大公司都放话说配备L4技术,但实际上卖的产品中却没有L4级别的车子。
然而,百度Apollo凭借技术积累和不断迭代,真正做到了L4级别。在华为等公司仍在技术攻坚时,百度Apollo已经悄然领先了一个身位,其10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也令其它厂商望尘莫及。
而且百度推出的ANP全视觉领航方案,与市面上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方案相比,最明显的优点便是成本较低,同时还具备了可量产、自动学习等一系列优势。
在智能驾驶人才方面,百度被业界戏称为“黄埔军校”。但即使各大公司重金挖人,百度Apollo的研发进度仍然有序推进。而且凭借百度强大的技术赋能以及高精地图领域多年的积淀,百度Apollo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因此即使在互联网造车抢人大战中,百度Apollo的人才储备依然十分丰富。
此外,智能汽车已经得到了太多的资本助力,行业内充满了各种非理性的狂欢,这也许是其中最危险的泡沫。但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百度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深耕8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相比其它厂商的突然闯入,百度的体态则会更加稳定。
结语:
可以预见,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才刚刚开始,现在百度在技术层面上暂时占据了领先地位,并且正式展开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角逐。魏东加入后,凭借其擅长的运营手段,也许会进一步拉开百度与其他厂商的距离。
而百度带给魏东的,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除了亲手推动百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同时还意味着亲历科技变革和创造历史。期待魏东加入百度后,能够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
本文来源:松果财经,转载请注明来源。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