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机器人“身体抱恙”,将给企业的智能工厂带来什么影响? 可能直接导致整条产线停产,造成一小时几百万的产能损失。
因此,如何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预知其健康状态,是智能制造的进阶之路,也是实际落地的必备能力。
立足产业链布局业务生态的哈工智能,在该项工业机器人服务领域 已成功自主研发工业云平台51CLOUD ,实现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为智能制造“一键升级”。
随着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工业机器人云平台成为新一轮发展热点。
在此市场背景下,哈工智能运用工业机器人云平台思维,搭乘新兴科技列车,自主研发了由ALL-IN-ONE采集板卡及云服务软件平台构成的机器人在线监测系统:51CLOUD。
51CLOUD可对国内外主流工业机器人进行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包括异常预警、健康指数报告、智能决策、质量回溯、能耗分析、预测性维保及通信安全 ,实现远程保障机器人的良好运行,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实时运算控制。
51CLOUD是哈工智能在工业机器人服务领域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丰富了哈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哈工智能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1.51CLOUD:跨品牌监测与数据安全
51CLOUD的产品线涵盖四个方面,一是机器人云服务平台;二是ALL-IN-ONE采集板卡;三是通用工业云平台;四是云计算中心。
其中,ALL-IN-ONE采集板卡 集成了工业协议转换与边缘数据清洗功能,云服务平台可对国内外主流工业机器人进行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支持跨机器人品牌的在线数据监测。
51CLOUD ALL-IN-ONE采集板卡
除了打通机器人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数据链路,支持跨机器人品牌的在线数据监测外,基于哈工智能自主研发,51CLOUD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部署 ,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特性开发定制化平台系统产品,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 ,帮助企业优化工业生产流程。
51CLOUD客户应用案例
跨品牌机器人的同步监测与客户的定制化系统需求,是工业机器人云平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难关。得益于哈工智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 ,以及丰富的机器人实践数据基础, 51CLOUD于云平台发展浪潮中率先诞生,以高稳定性、强实用性广受市场认可。
2.究竟能为工厂解决什么难题?
举个例子。在智能制造场景中,如果生产线上某一台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停机,进而可能会造成整条生产线的停产,这将给工程带来很大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以汽车生产线为例,假如:2分钟生产一辆车,每小时生产30辆,每辆车价值10万元,那么生产线停线1个小时,就会造成300万的产值损失。
除了前端的产能保障 ,企业后端的大数据维护 也将被实现。传统的企业制造场景中,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机器人及各类综合平台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常形成多个“数据孤岛”,不便于管理与集成,从而大量核心数据丢失,无法进行大数据分析,这些都将间接影响工厂的产能优化、后期产品问题追溯。
另一方面,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智能管理将极大提升机器人的应用效率 。实际工厂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趋于普遍,机器人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并且在工厂中常存在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它们的维护保养项目和保养周期也不同,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最优化的机器人维护计划,这就使得企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进行机器人的人工检测与维护,机器人应用的实际投入产出比被后期维护“拖后腿”。
而这些问题,51CLOUD云平台恰好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51CLOUD已在各行各业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工厂的高效监测与管理,为智能制造保驾护航、“一键升级”。
3.深化产业链优势,升级智能制造
2017年,哈工智能推出了工业机器人一站式服务平台51ROBOT,打造了一整条覆盖“工业机器人本体 - 机器人标准系统 - 远程健康监测系统- 维护保养 - 翻新再制造” 的可循环式工业机器人生态链,并以强大的服务体系与能力,为工业机器人保驾护航,激发机器人产业链业务模式的市场优势。
在已有的服务体系下,51CLOUD云平台的推出,实现“服务生态链”与“工业云平台”的双轨驰行 ,进一步完善了哈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服务体系,并构建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全域保障的“铁布衫”,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升级。
未来,51CLOUD将继续依托实际制造场景,结合先进科技,探索工业机器人一站式云服务平台更多的可能性。
哈工智能也将继续蓄势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以更优质的机器人本体设备、更强大的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更完备的机器人服务体系,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为智能制造奋勇担当。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7月5日,上海国际工业装备及传输技术展(简称AHTE)在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科新松给用户带来了更完善的面向场景、面向未来的“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除了携国内首台25kg协作机器人华丽亮相外,还带来了针对汽车和3C行业的6大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汽车踏板压力测试、机车触屏测试,大扭矩螺钉拧紧及无人
6月28日——30日,以“时不我待”为主题的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举行,联想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ICT科技企业将携全线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亮相。捷象灵越作为联想子公司联晟智达生态伙伴参展,围绕“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主题,展示了面向未来的、高柔性化的托盘机器人矩阵以及工厂智慧物流应用场景演示。M
6月14日,为期三天的LogiMATChina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盛大开展。作为物流行业风向标的重要平台之一,LogiMAT斯图加特物流展一直致力于呈现内部物流产业前沿科技。不同以往参展展品,在今年LogiMATChina展会现场,兰剑智能(展位:N4-D01)全系列移动机器人家族首次集
5月25日,消费级机器人品牌「ROBOSEN」乐森机器人(以下简称:乐森)在北京兰境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以“MakeLifeMoreFun”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乐森重磅推出三款消费级娱乐机器人,包括乐森巴斯光年、乐森大黄蜂G1性能版、乐森擎天柱《超能勇士崛起》精致系列机器人,以及两款乐森智能基
5月25日,消费级机器人品牌「ROBOSEN」乐森机器人(以下简称:乐森)宣布,日本著名机械设计师河森正治(ShojiKawamori)正式以“产品创想合作伙伴”的身份加盟乐森。河森正治表示:“乐森拥有高超的变形技术、运动技术以及AI应用方法,将结合他对机器人和AI方面的构思,一起开发新的AI机器人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主办方之一,欧美同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军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在采访中,李军认为IAEPC不仅是一场“冠军中的冠军”对决,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线下交流盛会。大赛“史无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汇聚香港,更加推动和普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大赛发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员会负责人,施韩原与杜瑜皓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裁判委员会主席施韩原分享了此次大赛的亮点,IAEPC首次引入创新赛道,探索选手如何与AI合作进行答题。裁判委员会副主席杜瑜皓认为,选手最终目标并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赛冠军选手之一。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选手认为与来自全球的参赛者交流是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在科技与AI之前,选手们可以平等、开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访实录(有删节):吴林林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会嘉宾: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IAEPC联合发起人黄锦辉先生。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黄锦辉教授勉励年轻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语一样懂AI,
昨天新出了一个AI,据说比DeepSeek还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经有10万人在排队申请Manus邀请码了,而且它邀请码已经炒到10万了。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创始人是一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90后毕业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体产品出现了,名叫Manus
谣言肆虐,擦亮眼睛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