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米科技发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净利润1.93亿元,增长动力十足。
作为成都创业力量的代表,极米科技诞生于天府软件园这个中国西部创新创业核心聚集区。天府软件园旗下,新经济产业孵化器创业场成立至今已十四年,见证了如极米、医联、咕咚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除此之外,更累计为千余家初创企业提供“后台”支撑和培育土壤。
多层级孵化模式 成功培育上百家领军企业
彭涛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三次创业的经历让他清晰地意识到,“单打独斗”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创业环境与资源,而这两样却恰恰是企业后续健康成长、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彭涛的第三次创业项目四川宜蓓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现代老年医学的软件。项目伊始,他就在不断寻觅更好的孵化平台。
2019年,“宜蓓康”进入产品与服务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后续的稳步发展,彭涛带着团队入驻创业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找到了组织和通道。”彭涛坦言,入驻创业场后随时都可以向创业场管理团队咨询,创业场也给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平台和通道。“创业场就像一位陪跑的小伙伴,让我创业的过程变得轻松不少。”
截至2021年,宜蓓康已由16人发展到40余人,为4省卫健委及近百家医院提供服务,其办公场地也从最初小小的创业场孵化单间,转入创业场加速器内300多平米的办公室。未来,宜蓓康有计划在业务覆盖省份相继开设分公司及办事处,团队规模破百人。
实际上,在进入创业场之前,企业都需要经过层层筛选。首先,是赛道的筛选。作为国资背景的孵化载体,创业场与政府有着固有的紧密联系,更加注重产业培育。“我们在选择孵化对象时,会更关注与时代脉搏、与国家方向相一致的高精尖产业方向,更重视影响国家发展的技术创新。”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负责人王广涛表示,创业场以新经济产业培育为目标导向,对能够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能够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会给与更多支持关注和资源投入。
其次,是市场的认可。企业向创业场递交商业计划书后,必须通过评审会筛选才能入场。评审会由投资人、高校专家、大企业高管等行业专家组成,至今已累计评审近8000个项目。王广涛解释道:“参与评审会的专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行业专业人士,他们对企业的赛道选择、未来发展有着较强的判断力。”
对初创企业而言,经过重重筛选后,能够顺利入驻创业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而成为天府软件园创业场的企业,会让他们在后续招聘、融资等方面获得一些便利。
2016年,刘健飞辞去研究院的工作来到成都创业,通过评审会后就在创业场扎下了根。6年来,刘健飞已先后创办过3家企业,每一次都选择从创业场起步。目前,刘健飞创办的第三家公司——成都奥伦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在此前两家公司的基础之上,专注研发无人机高端测绘载核、高精度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等。成立仅一年后,奥伦达科技就获得了广东联塑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力能源企业。此外,奥伦达科技也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如川藏铁路部分区段也落地了奥伦达科技的无人机地质灾害预警解决方案。
“我在创业场的这几年,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成长。”刘健飞的创业成长历程,实际上正对应的是创业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多层级孵化模式。随着企业的阶段性发展,创业场将为其匹配相适应的服务。
“14年来,创业场已累计孵化项目1500余个。总结多年孵化经验后,我们发现每家科技企业所处的细分领域虽有偏差,但其从创办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却有规律可循。”王广涛坦言,创业场孵化团队正是通过分析研究科技企业成长的普遍路径,归纳出其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节点位置,并给予个性化辅导和协助。“哪个阶段的企业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向政府申请哪些认证和补助,哪个关键节点需要给予更多资金支持或协助对接产业链资源……我们的孵化团队都比较了解,也有许多过往的操作案例可供参考。”
目前,创业场孵化场地4.1万平方米,累计孵化项目1500余个,现孵化团队270余个。除了提供包括孵化工位、联合创业空间、独立空间等多形式众创空间外,创业场还以背靠整个天府软件园的产业生态及政府背景资源,为入孵企业提供多层级孵化模式,以及覆盖Capital(资金)、Co-Founders(创业合伙人)、Community(社区)Customers(客户)、College(创业学院)的“5C”培育计划。
园区内企业获取市场渠道、业务合作、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成本更低,创业圈层归属感更强,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更稳定。孵化项目中医联(Medlinker)、极米、咕咚、tap4fun、Camera360、TestBird、狮之吼(LionMobi)、鲁大师等,目前均已成为成都极具代表性的领军企业。
多维度服务,产业园生态中的资源型孵化器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帮有着共同爱好的极客,虽然掌握了智能物联网的先进技术,但他们对运作公司甚至创业本身都缺乏经验。多方打听后,阿加犀团队通过正在创业的朋友了解到创业场的孵化能力较强且服务模式非常适合自己,于是选择了从这里起步。收到阿加犀的商业计划书后,有着多年孵化经验的创业场团队立刻意识到这个项目有一定的潜力,双方一拍即合。
从企业注册落地,到融资路演、资方对接,再到人才认定、政策指导,创业场调动多方资源为阿加犀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阿加犀联合创始人易鸿雁表示:“从人员招聘到政府补助申请,再到投资人引荐……创业场团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资源和渠道。”易鸿雁将创办企业比喻为上战场去打仗,在战斗的过程中需要集中火力猛攻一处,而有了创业场的支持,企业才可以把所有精力集中到产品、市场上。阿加犀自主研发的智能物联网(AIoT)开发者平台AidLux很快崭露头角,受到了资本及市场的关注,在其刚刚成立五个月的时候,就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拿下2家上市公司的项目。
除了基础孵化服务,创业场也能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通过创业场所在的大型生态平台为其提供协助。奥伦达科技在完成Pre-A轮融资后,从单一的无人机载核研发制造延伸至无人机整机研发,寻找合适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成为了摆在刘健飞面前的新问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刘健飞希望在保税区找到上千平的厂房,知晓这一情况后,创业场主动对接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及高新区政府为企业争取、协调资源。通过多次对接,最终协助奥伦达找到了合适的场地。
说到资源调动的能力,就不得不提及创业场背后的产业大生态。创业场所处的天府软件园经过16年的发展,其中既有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和行业知名企业,又有大量的小微企业、创业企业,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基础,奠定了丰沛的产业资源。近年来,天府软件园通过“做平台,做连接”的方式,让园区内的大企业和小企业相互融合,相互助力、相互依存,形成了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同时,天府软件园还积极对接政府、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成果、中介组织等外部资源,不断将各大投资机构、知名高校、人才服务机构等引入园区展开各种合作和交流,以此推进生态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优势,处于该生态中的创业场,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的服务。王广涛介绍说,例如进入场孵化之初,创业场会为同一批入驻企业举办入学仪式、主题班会。后期,创业场还会联动园区内企业定期举办CEO联席会、HR精英荟;通过公共技术平台共建、园区活动共办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园区资源共享等,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起产业研究、实习实训、人才招聘的便捷通道……
同时,创业场通过不断延伸触角,与外部平台资源展开合作,逐步升级完善服务能力。如联合孵化新模式“长虹-天府软件园联合工作站”,为智能制造垂直领域的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目前已对接爱扽科技、清渟科技、晶砂科技、海天数联、理想境界等意向合作企业;“华为天府软件园云孵化基地”利用华为成都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为创业场优质企业提供集训,及华为软开云套餐补贴;与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合打造“AI Space”,以协会的专家库和优质企业资源,强化本地培育助力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产学研合作链条方面,创业场也与电子科大、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果转化服务联盟、西南财大等建立合作,打造“成果转化服务联盟-天府软件园孵化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天府软件园创新创业基地”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软件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共同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引入和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
在获取投资方面,创业场企业也拥有更为直接的联系渠道。创业场依托高投集团旗下盈创动力和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投融资服务,同时直联高新区亿元级别的天使基金和100亿元新经济创投基金。目前,园区孵化企业累计吸引风险投资额超100亿元。
这些多维度的服务,也将通过创业场打造的智慧孵化器平台,在线上面向正在场内孵化的200余家企业实时提供信息,扩大创业场服务覆盖范围,提供精准的信息匹配。
十四年风雨路 走出特色孵化之路
2005年,成都天府软件园正式投入运营。2年后,创业场以工作室的形式成立。2010年左右,灵感咖啡作为创业企业和资本、市场交流的平台正式开设,逐渐显露出众创孵化的雏形。此后,创业场陆续获得了“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大学生创业园”“国家级众创空间”等称号。
成都以南,在十余年前还是一片农田村庄,而现在,这片区域却已成为成都比肩一线城市的现代化街区,也成为成都行业龙头企业与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地。而对于那些尚处初创阶段的的小微企业来说,创业场担任了在这片区域里属于他们的“后台”角色——作为天府软件园产业生态中的资源型孵化器、政府背景的窗口型孵化器、天使性质的普惠性孵化器,创业场在这片区域里,为小微企业提供着丰富的产业生态资源、宽松的创业孵化环境与直接的政策和窗口资源。
十四年风雨,天府软件园创业场陪跑过千余个项目,也见证过上百家企业的成功,自身也如创业企业一般,在成都双创载体中进行创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孵化之路。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