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每个人都是公交乘客,从出行者实际需求来看,想体验更方便有效的信息化公交全链出行,仍有最后一步需无缝打通——比如公交支付和地图的融合。
作者 | 黄枪枪
编辑 | 杨铭
“In 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
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无车日”口号,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犹如席卷世界的旋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开始推广这项活动。
20年后,中国连续位居世界汽车产销量、保有量首位。“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成为国家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正是重点行动之一。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相关主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中每个人都是公交乘客,当前全国每天约2.5亿人次选择公交出行,年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庞大群体。多位专家就明确表示,“公共交通的智慧化、智能化,既可以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也可以助力更多人们选择绿色出行、节能减碳。”
和其他行业一样,互联网企业在推动公交智能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前,几大地图软件在诸多城市上线“实时公交”服务;腾讯、支付宝在2017年推出“乘车码”,刷码乘公交成为现实。2020年,腾讯又推进乘车码小程序和腾讯地图APP的互通,从团队、业务等层面进行融合。
11月11日,腾讯在公共出行上有了新动作——腾讯地图新版发布,“图码合一”整合所有公共出行功能,上线绿色出行“公交门户”,入口置于腾讯地图APP一级界面。其重点,是在地图中融入腾讯乘车码等一系列功能,包括打通地图与支付的连接。
这是业界首次从大公交层面打通出行全场景。简单而言,用户乘坐大公交时,无需任何切换,就可以在同一APP上完成路线查询、规划、支付、换乘甚至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等一站式公共出行体验。
节能减碳大背景下,公交智能化、智慧化无疑已成未来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那么,腾讯地图在发力公共出行后,能否率先贴上“绿色出行引擎”助推标签?
01
让“人车路”更好的无缝连接
公共交通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后期的“四轮马车”,数百年发展演变中,始终沿着同一路径演变升级:连接人、车、路,让出行者更方便、实时、准确、高效。
公交服务信息化,也遵循这一原则。比如地图服务商推出的实时公交服务,它帮助用户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寻找合适的交通工具,计算出路况、距离,所需等待、乘坐时间,有效将人、车、路完全连接到了一起。
但从出行者实际需求来看,想体验更方便有效的信息化公交全链出行,仍有最后一步未无缝打通——比如公交支付和地图之间的打通。
一位经常乘坐公交出行的用户就表示,在实体卡、NFC手机一卡通、二维码所组成的“全”支付体系里,缺乏对现实路线的规划;与之应对,即便是几大地图厂商推出的实时公交,在查询路线后,仍需要切换到其他应用完成支付这一关键环节。
“整个互联网导航或者说出行类产品里,没有一款是专门针对公共出行全场景而设计的。虽然实时公交、乘车码业界早已推出,但应用都是独立、分散的,对用户来说涉及到来回切换,体验很割裂。”在接受“极点商业”专访时,腾讯智慧出行副总经理范跃伟直言。
“以前查路线时用地图APP,支付时需要打开微信,用很长路径去找到乘车码小程序。”范跃伟认为,从用户体验看,显然希望无论是使用地图APP,还是小程序,无需切换就可以完成包括实时公交、支付、换乘为一体的全链出行服务。
这正是腾讯地图推出“公交门户”的目的——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让人车路在现实世界做到更好的无缝连接。
“我们希望通过公交门户以更直接、更短的路径,去满足用户在公交出行前、中、后被连续服务的需求。”范跃伟就说。
这是业界首次从大公交层面,打通出行全场景。那么,新版腾讯地图是否如范跃伟所说,在公共出行上率先做到了一站式出行服务?
11月20日,“极点商业”下载了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三款手机地图软件——腾讯地图以及其他两大地图APP最新版本,通过公交、地铁出行方式,进行多次实际体验。
从体验来看,三大地图APP都提供了实时公交、地铁等服务,为用户公共出行提供决策参考,在这方面差异不大。最大差异,一是对“绿色出行”的重视,二是在大公交出行支付环节的体验、快捷上。
从首页布局看,其他两大地图APP把“公共交通”(公交地铁)与驾车、打车、商旅酒店、美食、甚至优惠加油等并列Tab,对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未格外重视。
腾讯地图则将公交服务单独置于首页Tab,并打上“绿色出行”四字,涵盖公交地铁、骑行、步行等全链条公共出行服务,并且推出公交底图,公交站、地铁线等公交设施在视觉呈现效果上更明显,其他POI信息则被精简——从布局看,的确是以“门户”方式发力大公交服务。同时,“绿色出行”成为被强化标签。
从支付看,唯有腾讯地图App在首页一级界面嵌入乘车码,用户可一键完成路线导航、乘车支付等功能——即便网络状况不佳,也可以实现“先乘车,后付费”。路径更短后,人车路结合更为便捷和高效。
虽然公交门户上线时间不长,但这种出行体验上的改变,在范跃伟看来用户感知已较为明显。“我们看到用户渗透、使用频次已明显提升。”
02
“图码合一”打造“会动”的图
在地图上实现公交出行人车路实时无缝连接,需要做到对现实世界的精准还原。比如,与开车导航不一样,现实世界里道路信息,公交地铁的车辆行驶状况、拥挤程度,乘客位置、需求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是公交服务信息化上的难点。
“海量数据覆盖虽然是导航、路线规划关键,但仍是一张‘静态的图’。”范跃伟就认为,只有构建一张“动起来”的图,做到数据的快速、精准更新,才能还原现实世界。
想无缝实现这一点,既需要腾讯地图、乘车码在公交领域的多年能力、数据积累,更需要两者在公交数据、技术、运营、生态等能力上的整合升级。
对所有数字地图服务商而言,本身具备强大的公交数据能力,看上去也能做到快速更新。
以腾讯地图为例,腾讯位置服务能力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目前已经积累了8000多万的POI数据,是中国覆盖最广的地址服务。但早年腾讯地图和腾讯乘车码分属两个不同的事业群,各自积累的公交能力也无法形成合力。
2020年初,当腾讯乘车码也并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与地图、出行交通等业务归属一个事业群,地图+乘车码打通融合,让图“动起来”顺理成章。去年开始,乘车码小程序和腾讯地图APP的互通,从数据、技术、运营、生态层面进行全方位整合升级。
“图作为基础设施,代表着与现实世界信息化、智慧化的更好交互。公共出行又跟支付强绑定,乘车行为本身离不开支付。”在范跃伟看来,做好乘车码后,从支付场景切入,反向给C端用户提供更多公共出行服务,路径就比较顺畅。
具体而言,“地图+乘车码”打通后,在用户体验上,完成了公共出行场景的无缝衔接,在底层技术与产品层面全面释放“图的数据能力+公交引擎能力”,基于公交站点的准确信息,腾讯地图公交引擎再利用AI算路能力,为每位用户提供更细颗粒度、准确率更高的公交线路规划、到站提醒。
深入年轻群体的腾讯地图,对公共出行用户洞察有着深入理解,这也是推动着腾讯地图加码“公共出行”,促使“公交门户”推出的原因。
“我们还考虑实现网约车、共享单车的联动。”范跃伟说,如果说以前地图、乘车码切入点是乘车前、乘车中,那么在“图码合一”后,已放大到“乘车前、乘车中,乘车后”的出行全链路,在服务深度、广度上增强用户黏性。这也是腾讯地图相比竞争对手最大优势所在。
03
腾讯出行C2B战略重要承载
值得一提的是,“图码合一”在“产品形态”层面呈现的打通,是地图和整个微信小程序生态打通的一个缩影。
“微信生态加持后,腾讯地图还可以提供客车、火车、飞机票的小程序查询预订,满足用户全方位公共出行需求。”范跃伟说。例如,在公交门户的“长途出行”板块,用户可以直接完成公交票务预定,还可以进入共享单车小程序,完成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实际上,除了打通和出行场景强结合的小程序,腾讯地图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接入了更多商家服务,支持用户在线排号、点餐、购票,再一键导航,实现更多场景的无缝衔接。这意味着,腾讯地图将凭借更多的C端触点,和商户产生更深的联系。
从CSIG事业群,甚至腾讯集团更大视角来看,“图码合一”有着更重要的使命,不仅是腾讯布局交通出行首要C端阵地,也是腾讯智慧交通出行C2B战略重要承载。
11月4日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谈到:“腾讯将专注自身所长,总结为三件事:提供‘数字基建’能力、发挥连接价值、促进生态共创。围绕一图统览、一云共建、一码通行,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交通出行一张网。”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智慧出行布局中的“一图、一码”,与腾讯地图的“图码合一”有所不同。
钟翔平表示,“一图”指未来的交通出行需要站在城市规划建设角度,建立一张城市数字化全局图,从而连接交通工具、道路网络、交通枢纽与能源等数据,“一码”代表了以人为中心的智慧交通,通过一个ID串联起公共交通、自驾、共享出行等各种场景。
“腾讯地图”和“乘车码”正是“一图、一码”战略中的重要承载。显而易见,交通出行这张网,离不开地图以及支付的触达、融合、打通和开放能力。同时,腾讯乘车码也代表了“一码通行”在公交领域的初步落地。
930变革后,“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成为腾讯战略发展新目标,做产业互联网以C2B的方式,让智慧化的服务能够高效触达用户——其中,在公共交通领域,腾讯一直希望能成为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数字化助手。
腾讯强项是连接,微信、QQ主打的都是C端市场,腾讯地图此前也是主打C端市场,对C端用户有很深的洞察。但公共交通本质上是公共服务,除了与C端有强关联,还与更多B端、G端强关联,想实现“交通出行数字化”助手这个目标,腾讯唯有通过增强B端,去更好服务C端。
乘车码就是这样一个同时连接C端、B端的C2B产品。过去几年,乘车码在C端实现了用户基数和用户运营能力的积累,并逐渐向B端/G端过渡,比如提升B端公交营运集团的管理能力和运行效率,与G端交管局合作推进智慧交通项目落地建设等。
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就和腾讯地图联手打造“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通过计算与分析,对城市公交线网实现优化调整;2020年新冠疫情大交通“数字防疫”助力上,“乘车登记码”可以实现用户快速无接触登记,及时获取同乘病患相关推送信息。
最终, B端合作生态可以反哺C端,让乘客出行体验更好,实现C端和B端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有观察人士就认为,“地图+乘车码” 在公交领域的“图码合一”,将成为腾讯交通出行用户服务的“底座”。
04
“绿色出行”,腾讯还能做什么?
实际上,腾讯推出绿色出行“公交门户”,还关系着腾讯整个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社会价值体现。
今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推动下,腾讯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和规划。
1月12日,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科技企业之一。
4月19日,腾讯继“930变革”后宣布又一次重要战略升级,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公司核心战略,与“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一起成为公司发展的底座,牵引所有核心业务,全面落实科技向善使命。首期将投入500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新战略下,腾讯开始发力碳中和。8月,微信支付联合腾讯碳中和实验室和腾讯金融研究院,投入亿级流量资源和千万级公益金,助力碳中和公益项目。
11月12日,腾讯地图上线绿色出行“公交门户”,并完成“绿色能量正循环体系”搭建——显然,腾讯希望地图、乘车码能成为在交通出行领域,面向公众层面推进科技减碳重要阵地。
具体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用户参与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上,腾讯地图把目标群体放在了年轻用户身上。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地图用户年龄分布中,79.1%的用户年龄在35以下——几大数字地图服务商中,腾讯地图的年轻化用户群体比例也最高。这得益于腾讯地图通过一系列联动,比如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跑跑卡丁车等游戏跨界推出特色语音包和主题地图,去进行的年轻化、趣味化探索。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公共出行用户群体确实相对年轻化。”范跃伟就表示。
同时,多份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绿色出行,并选择低碳环保的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电动车等作为出行工具。由此来看,“绿色出行”公交门户,在吸引更多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参与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上,有着重要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腾讯地图公交门户,正成为腾讯倡导绿色出行的承载。那么,更好践行绿色出行、助力零碳未来,腾讯地图还能做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范跃伟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不仅止于目前绿色能量兑换,计划与更多公益进行更深的结合,以及探索碳普惠的更多模式,让用户更好践行绿色出行。”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