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BC双驱、ChatGPT大火,AI独角兽撬开盈利大门?

 2023-03-09 11:07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放眼AI行业,各大AI玩家长期亏损、“钱”景堪忧。

回看过去一年,部分AI独角兽的亏损问题愈发尖锐——云从科技2022年净亏损同比扩大至8.5亿元;寒武纪2022年净亏损11.6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41.4%;地平线2022年半年度亏损277.3万元,同比扩大42.6%等等。

近期,格灵深瞳发布公告称,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7%;净利润3299.6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84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可以说,此次扭亏是属于格灵深瞳的捷报,也是属于整个AI赛道的喜讯。

拓宽B端边界是必要

回看这些年AI公司们的轨迹,大家对于扩展B端市场、放大B端商业价值这件事已经达成了一致。

在业务开拓上,深入提升标准化能力,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落地。去年,商汤大谈人工智能“营造法式”理念,推出覆盖AI云、车路协同、游戏以及未来医院等四大标准化且高效易用的平台型服务;云从展出智能货柜解决方案、智能货柜AI SaaS平台等多项AI标准化产品;旷视发布算法生产平台AIS,用标准化解决算法生产问题等等。

大家都在构建自己的AI“营造法式”,试图通过打造标准化、模块化的平台,高效率、低成本地助力各行各业搭建AI应用,以此驱动自身技术商业落地的大规模爆发增长。

至于AI独角兽为什么执着于深度B端,原因有三:

一为求异,大部分AI企业早早扎堆安防、金融、物流几大领域,至今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竞争压力倍增,此时寻找有一定容量的新应用场景、拉开差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为求稳,AI企业以B、G端生意为主,营收大头基本压在国企或者政府机构这类大客户身上,应收回款周期长,收入经常呈季节性波动。譬如云从科技表示,去年经营亏损扩大是由于订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交付和验收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推迟,以及新订单业务开展出现不同程度延期导致的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可想而知,要想达到稳健经营、稳定盈利的状态,AI巨擘们可能还需要开拓新的领域或者推出新的产品,并实现大规模的落地,以求收入良性增长。

三为求利,对于B端市场的重视与深挖是AI企业营收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格灵深瞳都采用着“多点开花”的战略。一面发挥在金融、零售、城市管理三大成熟AI应用市场的优势,一面涉足体育、轨交、元宇宙等新兴赛道,为业绩面持续改善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为未未来盈利创造了更多元化的想象空间。

不可否认,单看“营业收入增长”,格灵深瞳的这套打法确实可取。就2022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的主营业务(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轨交运维、体育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迅猛高涨至1.17亿元,同比增长62.3%。

虽然相比于“AI四小龙”而言,格灵深瞳的营收规模并不算大,但某种程度上,它在B端相对独到的布局眼光,以及对商业落地和细分场景的探索思路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相信AI独角兽们凭借在B端多年的项目沉淀与技术优化经验,后期深化B端发展会更加得心应手,对应地在B端业务营收上或也会取得丰硕成果。

涉足C端市场是关键

不过客观来讲,AI企业光靠B端实现盈利可能稍显吃力。

一方面,当下整个AI市场仍处于普及教育期。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人工智能的行业渗透率仅为7%,据华为中国政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裁常成预测,2026年人工智能的行业渗透率将达到20%。另一方面,像商汤、云从这类大企的研发费用常年高居不下,不落实B端的大规模化很难摊薄成本。

显然,仍处在亏损泥潭中的AI独角兽们要靠着B端在短时间内拉升利润水平并不切实际。在增收盈利愈加迫切的当下,不管是出于自身稳健发展的考虑,还是从投资者回报的角度上谋算,开辟C端市场已是必然之势。

还有一个关键是,C端增量空间充足,市场发展潜能巨大。

在市场层面,消费级AI产品正在大举渗透入大众日常生活,市场前景愈发明朗。去年至今,元宇宙、虚拟数字人、AIGC等相关产品纷纷亮相,AI技术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是一片蓝海。

在产品层面,对于长期耕耘产业级AI产品的“AI四小龙”、格灵深瞳等老手来说,启动消费级AI业务的难度并不大。

现实中已经有不少AI独角兽或试探性,或全力向C端转身,比如商汤科技推出“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格灵深瞳推出冒险与竞技等多种类型的人机交互游戏,试水C端;科大讯飞开启“讯飞超脑2030计划”,把C端视作重点发力方向。

在AI企业的预想当中,C端理所当然是其未来进一步提升话语权的方向。但于AI四小龙这类玩家而言,“谁率先进入市场谁就完全有做大做强的机会”不一定成立。

毕竟就现在看来,AI独角兽的C端业务与市场需求适配度并不算高。去年商汤首发的元萝卜机器人在天猫、京东总体预定量仅有200多,前期销量低开,市场声量难以打开,后期被嘲“鸡肋”。在这种情况下,这款产品似乎已经注定了进不去主流市场,成不了盈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同属“AI四小龙”的另外三家还没有对C端表现出明确的转型意向,商汤此次浅尝C端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其他玩家打了个样,提了个醒——哪怕此前在B端有丰富的操刀经验,在C端业务的开拓上也要注意权衡好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的关系,适时做好战略调整,让自家AI技术匹配好市场需求。

抓住ChatGPT新拐点?

眼下,ChatGPT盛行,AI赛道驶入快车道,似乎有了点燃AI玩家盈利梦的架势。用户量上ChatGPT短时间内已经实现破亿;商业化上ChatGPT前景也很清晰,收取订阅费、API(应用程序接口)费用等等,BC端都有相关收费服务。

按理说,对经常苦受商业化落地烦恼的AI企业来说,ChatGPT无疑是个推快商业进程的良机。但反常的是,备受关注的AI四小龙、寒武纪们对ChatGPT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甚至云从科技、格灵深瞳等多家AI公司亲自出来澄清,自己未与openAI有合作,并称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这种“急于撇清”的态度的确令人疑惑,但回想上一次让AI圈子热闹起来的元宇宙似乎也并不难理解。

此前元宇宙大热,各家AI花了不少心血宣传自己的项目,但能靠着所谓元宇宙产品出圈、增收盈利的玩家少之又少。最重要的是亏损当头,即便再次迎来相关AI概念爆火,独角兽进局投入的态度难免更加谨慎,打法可能也相对更加保守。

话说回来,此次的ChatGPT会重蹈元宇宙的覆辙?答案并不肯定。

当下,腾讯、京东、百度、科大讯飞等大企已经有明确布局,其中京东推出产业版“ChatJD”、科大讯飞表示Al学习机、讯飞听见等将成为公司类 ChatGPT技术率先落地的产品,将于今年5月发布......

不管是B端还是C端,ChatGPT的应用已有具体实例,其商业价值正在兑现。相比于元宇宙而言,ChatGPT已有实际落地产品以及更多的商业化路径,而不是浮于纸上的概念。

不过,ChatGPT前景虽然看似不错,但AI独角兽会不会入局、想不想入局还得另说。毕竟AI行业商业化落地难是AI玩家统一的共识,因此对ChatGPT的落地产生同样的顾虑也不是没有可能。

AI赛道虽火,还需等一等

事实上,尽管持续的盈利问题是悬在绝大部分AI企业头上的乌云,但资本市场对AI赛道的兴趣仍旧浓厚。据中商情报网整理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5298亿元,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本持续看高,也意味着其对待AI行业的标准越来越高。至少着眼当下,盈利时代已经缓缓走来,如何尽早实现扭亏为盈将成为摆在各大AI公司面前新的命题。接下来,AI企业所要展现的实力要更加抗打,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落地方案和数据。

由于ChatGPT、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风口不断吹起,未来,AI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基于算力、数据、算法的综合实力的对决。

对于AI四小龙、寒武纪等还未迎来盈利曙光的AI巨擘能否借助风口实现破局,仍然犹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的前路充满了不易。

其一,C端市场群狼环伺,竞争格局愈演愈烈。不止AI企业看上了C端市场,互联网圈同样垂涎消费级AI市场。对于刚转向消费级市场的商汤、格灵深瞳们来说,要超越早已在C端布局的百度、科大讯飞等玩家,还要补上许多功课。

其二,场景碎片化限制着营收的高速增速。一般来说,每个应用场景都有不同的一套算法,场景碎片化意味着AI企业们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实现算法的规模化生产。而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场景的碎片化仍旧是拉升AI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因素。

诚然,AI赛道是一条自带光芒的花路,前景可期。但不能忽视,AI行业未来考验难关重重,对于AI企业来说,要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稳、走出创新模式,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保持妥当的商业逻辑还需持续努力。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chatgpt

相关文章

  • 育儿顾问大模型KidsGPT,能成为孩子王的新故事吗?

    大模型混战,参与者又多了一员。61儿童节当天,主营母婴童商品零售与增值服务的孩子王重磅上线“AI育儿顾问大模型”一一KidsGPT,旨在为6000万会员提供更高维、更新颖的数字化体验。据节点财经了解,KidsGPT为孩子王自研的大模型,经过对育儿、教育等方面系统的垂类数据训练和大量内测,已实现智能对

    标签:
    chatgpt
  • ChatGPT引领卖家在跨境电商平台的智能革命

    导语: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ChatGPT的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其中,在跨境电商平台上,ChatGPT作为一种智能助手,为卖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本文将深入探讨ChatGPT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其融合在店铺管理操作中,为卖家带来无限商机。智能客服与沟通:ChatGPT作为

    标签:
    chatgpt
    跨境电商
  • 迈特AI助手ChatGpt源码安装部署详细文档

    迈特AI助手ChatGpt源码安装部署详细文档:1、所需环境服务器建议:centos7.4以上,安装宝塔运行环境:LNMP软件版本:php7.4+mysql5.7php拓展安装:fileinfo、2、安装宝塔自行去安装1、数据库配置这里改为自己的数据库账号密码。4、伪静态配置打开宝塔伪静态内容loc

    标签:
    chatgpt
  • ChatGPT唤醒AI游戏?

    “七天制作新游戏”、“AI全自动完成所有游戏!”......继各种AI绘画、AI合成照片、视频之后,AI在游戏领域开启了新一场狂欢。长久以来,游戏和AI一直有着“相互扶持”的亲密关系——一边是游戏充当AI科研基地,正向拉动AI技术进步;一边是AI定位为先进的技术工具,为游戏体验带来更多可能性。如今,

    标签:
    chatgpt
  • 空间智能化的速度,连ChatGPT都低估了

    如果人可以快速地适应空间,同时空间也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做出反应,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诸如此类的话题可能仅限在设计师的圈子里讨论。可当智能设备越来越流行,用户需求逐渐从PC、手机延伸到整个生活空间,交互已然成为人感知空间智能进化的起点。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空间体验,怎么去获取智能化

    标签:
    chatgpt
  • 库克已纳投名状:苹果AI没得选,只能选百度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 AI加速时代的“进度条”,我们拨动了百分之几?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标签:
    ai智能
  • AI视频赛道,要变天了

    “毁灭你,与你何干?”,这是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用来形容人类与三体人之间的战争的一句话。

    标签:
    ai智能
  • “创造市场”与“算法进化”,中美AI竞速的岔路口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标签:
    ai智能
  •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 崔大宝:大模型降温背后的难点、卡点、节点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标签:
    大模型
  • 这一届“出道”的数字人,已经拿捧上了“铁饭碗”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标签:
    数字人
  • 来到IPO关口,地平线离“三分天下”还有多远?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 机器人大会引领产业动向,卓翼飞思绘制无人系统教科研新蓝图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