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沉寂许久的旅游行业再度活跃起来,迎来了新的增长。无论是出圈的淄博烧烤,还是火热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无一不在印证着人们的出游热情。以此前的端午假期为例,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23年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随着旅游行业逐步进入复苏阶段,在线旅游平台也迎来“春天”,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度增长。以携程为例,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92亿元,同比增长124%。而不断增加的节假日出游人数和在线旅游平台业绩的好转,都体现了旅游行业的火热程度。
最近,旅游行业又发生了大事情,在线旅游头部玩家——携程,发布了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而随着携程入局AI大模型领域,旅游行业或将掀起新风云。
携程入场为哪般
自2023年开年以来,AI大模型就很火。即便是现在,AI大模型这股风依旧没有停下来,仍有玩家在陆续入局。在AI大模型赛场,也早已有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商汤、科大讯飞等各路巨头企业站上跑道。如今,携程也入局了AI大模型领域,并发布了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而在携程布局AI大模型领域背后,也并非毫无原因。
一来,AI技术的应用日渐普遍,携程发力AI大模型与当下发展方向相契合。现如今,利用科技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的持续升级,AI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加快,人工智能浪潮愈发汹涌。如今,AI大模型势头正旺,甚至可以说是席卷全球,携程发力AI大模型不仅顺应了当下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提升竞争力,让自身走在行业前列。
二来,携程能够通过AI大模型,实现持续优化用户体验。AI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而旅游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消费者会在出发前、旅行途中、旅行后的各个阶段遇到各种问题。面对消费者所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需求,携程也能够利用AI大模型,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据了解,“携程问道”就具备两大能力:在用户有明确需求时,可以提供查询和引导预订的服务;在用户没有明确需求时,能够为用户提供出行推荐服务。
三来,携程发力AI大模型,有助其塑造不同于同行业玩家的差异化优势。在线旅游行业的竞争本就激烈,除了携程、同程旅行、去哪儿旅行等老牌玩家之外,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玩家也在发力在线旅游行业。面对具备图文、短视频等各色优势的新玩家们,携程也需要不断强化差异化特色。
毕竟,消费者既是挑剔的也是不固定的,只有服务足够优秀、内容足够优质,且具备差异化的在线旅游平台才能收获用户的青睐。而携程通过AI大模型,能够形成与其他平台不同的区别,进而增强平台用户的认可度以及粘性。比如,面对想出去旅游但又没有明确目的地用户,“携程问道”就能够根据用户的想法,从地域、主题特色等维度,推荐旅行目的地、酒店、景点、行程规划和实时优惠的选项,帮助用户做出决策。
自有通关秘籍
7月17日,携程集团发布了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事实上,携程会入局AI大模型领域并非毫无征兆。比如,在今年的4月,携程就曾和亚马逊云科技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展开长期合作。而携程之所以能够率先推出旅游行业的垂直大模型,也自有底气傍身。
在技术层面,携程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入,技术沉淀深厚,为其推出AI大模型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事实上,携程始终坚持进行技术研发,通过强化自身的技术实力,来为用户带去高质量服务。比如,在去年,携程全年的产品研发费为83.41亿元,占净收入的42%。而携程长期在AI、机器学习等领域所进行的研发投入,也成为了携程得以推出AI大模型产品的重要驱动力。
在数据层面,携程深耕旅游行业多年,积累了大量行业数据,为其推出行业大模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对AI大模型来说,数据、算力、算法缺一不可。其中,数据更是一切的基础,倘若没有充足的数据为支撑,AI大模型的训练就很难持续进行下去。
作为旅游行业头部平台的携程,在旅游行业深耕超20年,积累下来了海量、真实的旅游数据、行程数据以及交易数据,这些数据就成为了携程能够推出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产品的基础与关键。据了解,“携程问道”作为垂直大模型,筛选200亿高质量非结构性旅游数据,结合携程现有精确的结构性实时数据以及携程历史训练的机器人和搜索算法,进行了自研垂直模型的训练。
在用户层面,携程更能洞察用户痛点需求,从而推动AI大模型产品的落地与应用。在旅游业扎根多年的携程,对于旅游用户有着更加深入且全面的理解,能够关注到用户痛点问题,并且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而这些积累也将成为携程训练垂直大模型的重要“养料”,提升大模型的“专业”性以及准确性,让大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匹配用户需求,进而助推大模型产品的落地、应用。
大模型来袭,旅游业变革?
最近,AI大模型热度正高,除了大模型产品备受关注之外,AI大模型的应用也引发了多方的热议与探讨。因此,携程推出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的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那么,AI大模型与旅游业的结合,究竟会为旅游业带来哪些变化呢?
一方面,AI大模型的应用,或许能够为在线旅游平台创造更多的价值,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现如今,消费者在遭遇问题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向客服求助,旅游行业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携程就设立了规模庞大的客服团队。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工客服往往很难兼顾回复,但无法得到及时响应与回复的话,势必会影响消费者体验感。
而有了AI大模型的加持,客服效率也将得到提升,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以携程为例,据携程集团CEO孙洁介绍,“在AI模型的助力下,携程在3个方面的客服自助率都有了翻倍提升,包括全球超过20种语言的线上自助回复率、邮件自助回复率和电话语音自助解决率。”而在AI技术解放客服人力后,携程客服也能够尝试其他业务领域的工作,探索新领域。据了解,携程客服已经开始了售前服务转型尝试。
另一方面,AI大模型有望改善用户体验感,为用户带去高效的旅行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游客们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出游热情。然而,不同于其他事情,大多数的旅游行程是需要提前规划的,从旅游目的地的确定到购票再到酒店预定以及参观哪些景点等等,都是需要提前做攻略的,这无疑会花费消费者大量的时间。
据携程数据显示,每天有千万级的用户来到携程,其中60%的用户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地,
而另外40%的用户则没有明确计划。然而,就算是已经有明确目的地的用户,也会在酒店选择、机票预订等诸多方面花费许多时间。目标明确的用户已经如此纠结,更不要说没有明确出行计划的用户了,这些用户势必需要更长的决策时间。
而AI大模型则能够为消费者进行线路规划,并且AI能够更为高效地为消费者所遇到的景点、酒店等等各种疑问提供解答,可有效节省消费者的决策时间。比如,携程的“携程问道”,既能为需求明确的用户提供查询和引导预订的服务,也能够为无明确规划的用户提供出行推荐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所需要的决策时间,为用户带去更加方便、快捷的旅游体验。
小结
就目前来看,AI大模型逐渐深入各行各业已经成为大趋势。而除了通用大模型之外,垂直行业大模型也越来越吃香,其中不少垂直领域已经诞生了行业大模型,携程的“携程问道”就是很好的例证。只是,尽管AI大模型能够为行业赋能,但仍有数据安全、精准度等诸多问题需要企业持续关注。
现如今,旅游行业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复苏态势,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承接来自各方游客的出游需求。而AI大模型或许会成为旅游行业的新变量,为旅游行业带去新的变化。至于旅游行业会在AI大模型的助推下发生怎样的变化,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7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结束。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称“淘云科技”)凭借企业在专业、精细、特色、创新等核心竞争力领域的出众表现,从众多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认定!“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
文/八真出品/节点商业组2023年已过半,但AI大模型依旧热的发烫。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已发布79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与此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谋局落子和下场夺舍,把这场摧枯拉朽的科技盛典推向高潮,更多人开始思考,AI
PRINS平台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授予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著名的SAIL之星。这证明了公司在AI人工智能方面所做的努力。PRINS(PRINSAITechnologyLtd)是一家专注于虚拟体验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由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创立。目前已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文/七公出品/节点商业组2023年,“ChatGPT”的问世让人工智能(AI)空前兴奋和繁盛。有人高呼这是“iPhone时刻”,有人振臂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有人惊叹这是新一代的“火”和“电”。总而言之,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正在复刻2015年前后的“互联网+”行情,推动“AI+”成为未来十几年的发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主办方之一,欧美同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军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在采访中,李军认为IAEPC不仅是一场“冠军中的冠军”对决,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线下交流盛会。大赛“史无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汇聚香港,更加推动和普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作为大赛发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员会负责人,施韩原与杜瑜皓接受了大赛主持人艾诚采访。裁判委员会主席施韩原分享了此次大赛的亮点,IAEPC首次引入创新赛道,探索选手如何与AI合作进行答题。裁判委员会副主席杜瑜皓认为,选手最终目标并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赛冠军选手之一。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选手认为与来自全球的参赛者交流是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在科技与AI之前,选手们可以平等、开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访实录(有删节):吴林林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会嘉宾: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IAEPC联合发起人黄锦辉先生。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黄锦辉教授勉励年轻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语一样懂AI,
昨天新出了一个AI,据说比DeepSeek还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经有10万人在排队申请Manus邀请码了,而且它邀请码已经炒到10万了。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创始人是一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90后毕业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体产品出现了,名叫Manus
谣言肆虐,擦亮眼睛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