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的科技圈,被两个现象级事件“刷了屏”。
一个是OpenAI发布的一系列demo视频,仅需寥寥数字的提示词,文生视频模型Sora即可生成一段场景逼真、动作丝滑、细节丰富的视频。被“震惊”的不单单是影视从业者,包括周鸿祎在内的大佬坦言: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时间可能缩短至一两年。
另一个是“姗姗来迟”的苹果Vision Pro。科技博主们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衍生出了不少有趣的段子。但在一连串的槽点背后,马斯克在内的体验者依然对下一代产品保持期待,就像初代iPhone也不出色,但到第三代时就已经“重新定义智能手机”。
两个看似关联性不是特别大的事件,在手机厂商的棋盘上“相逢”。对于销量持续低迷的手机厂商而言,显然到了新一轮的押宝时刻,而AI和MR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两个方向,很可能会左右手机行业的未来。
01 卷AI:方向确定的一场豪赌
其实在2023年末的时候,几个主流品牌就已经对外透露了将大模型移植到手机上的构想。进入到2024年以后,或许是对技术创新的热爱,也可能是因为销量萎靡的重压,“构想”迅速走进了现实。
1月17日发布的三星Galaxy S24系列,最大的卖点无外乎生成式AI。按照三星在发布上披露的信息,Galaxy S24系列在云端配置了谷歌的Gemini Pro和Imagen 2,并可以使用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Gemini Nano,通过端云协同的方式实现了即圈即搜、通话实时翻译、笔记助手、图片美化等功能。
一个月后的2月18日,OPPO创始人陈明永罕见发声,在“内部信”中指出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阶段,OPPO的资源将向AI集中。随后的OPPO AI战略发布会上,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演讲中公布了创作能力、自学习能力、真实世界感知能力等AI手机的关键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AI手机元年”的说法不胫而走,其他手机厂商的“跟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AI手机概念的出炉并不是什么坏消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行业始终没有走出堆砌硬件的老路,未能“卷”出所谓的差异化创新,以至于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逐年下降,整个行业都被焦虑情绪笼罩。倘若能够切换到AIGC的赛道,或许能为智能手机的体验创新注入新的动能。
但在讨论“AI手机”的美好愿景前,留给手机厂商的还有两道选择题。
首先,AI能力从哪里来?
三星无疑是最早交卷的一家,除了在全球市场上和谷歌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市场上同样“入乡随俗”,搭载了WPS AI的文档处理,美图的AI改图、AI扩图、AI图生图等能力,以及对百度文心一言的深度集成。
国内手机厂商的态度则有所不同。目前和手机大模型相关的报道中,“自研”可以说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譬如vivo的蓝心大模型、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小米的端侧大模型MiLM等等,力图在大模型层面凭借自主创新抓住所谓的入口级机会。
以当前最为“激进”的OPPO为例,还宣称将在云端算力上持续投入,通过自建的 OPPO AI 滨海湾数据中心,部署 Titan、Turbo、Tiny 三个级别的模型对应不同应用场景,进而实现端云协同、高效部署。
也就是说,在OPPO的布局中,并未局限在“硬件厂商”的身份,而是一家兼具硬件、大模型和算力基础设施的企业。同期上线的AI Pro 智能体开发平台,进一步阐述了OPPO的潜在意图,用户可以自由调用组合工具和插件,创造和开发自己需要的“智能体”,俨然是“自成一派”的软硬件平台。
其次,AI的主导者是谁?
相较于三星的“开放”,国内手机厂商大多选择了“重资产”路线,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入口级机会。背后无非还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到底是手机厂商主导AI,还是让手机成为大模型的“壳”?
诚如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的说法,希望能够通过AI可以把手机体验重做一遍;另一家手机厂商荣耀也有类似的理念,在MagicOS 8.0系统中提出了AI驱动的意图识别人机交互,计划让AI更好融入手机和操作系统中…….没准儿在不久后,类似Agent的模式就会出现在手机上,彼时AI的存在感可能大于硬件本身。
而中文互联网向来“迷信”入口理论。当ChatGPT、文心一言等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插件生态”,开始打造自己的“应用中心”,不断降低应用开发的门槛,从简单的技术赋能转向平台生态入口卡位。坐拥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手机厂商,自然不愿拱手让位。
所以,不同于三星在全球市场上对谷歌服务的深度依赖,作为“入口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国内手机厂商早已尝到了广告排名、支付分成、游戏联运等营收的甜头。无论是盈利模式的惯性使然,还是对AI时代的乐观判断,尽可能将AI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符合手机厂商的利益的选择。
无可否认,手机和AI的融合几乎成了确定的趋势,也是国内外手机厂商押宝AI的直接原因。问题在于,AI手机的争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多大程度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乃至每一个细节的用户体验,都将影响最终的成败。
至少就现阶段来看,卷AI仍然是一场豪赌。
02 卷MR:一个不确定的新故事
当其他手机厂商集体转向时,苹果的表现再次慢了半拍。尽管库克曾在财报会议中对AI和机器学习给予积极评价,但至今尚未有公开动作。相反,近期和苹果有关的所有焦点,都落在了Vision Pro上。
盘点国内外对苹果Vision Pro的吐槽,大多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舒适度,和很多VR设备一样,Vision Pro也存在笨重、佩戴麻烦等问题;二是生态,应用比很多VR平台丰富,但远不及iPhone和iPad;三是价格,花费3500美元购买一个不够成熟的产品,并不是一个理性和实用的选项。
借用一个流行的段子:当Vision Pro卖3500美元时,买它的人就像一个“傻子”;当Vision Pro的价格只有500美元,它就是通往新世界的入口……暂时不考虑价格的影响,单纯从产品和体验上审视Vision Pro所扮演的角色,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在人机交互上的创新。苹果将Vision Pro定义为空间计算设备,刨除一些刻意营销的成分,创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可能是对“空间计算”最好的诠释。不像一些借助手柄或手机控制的VR设备,Vision Pro可以使用眼睛、双手和语音来操作,特别是眼动追踪的交互,进一步将眼睛引入了人机交互的范畴。
回顾初代iPhone的硬件创新,被人所乐道的正是 3.5 英寸的电容屏屏幕。正如乔布斯的那句调侃:“如果你看到了手写笔,(那就证明)他们搞砸了。”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滑动手指的触控体验,屏幕的价值可能还停留在“显示”上,繁荣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也就无从谈起。或许眼动追踪不是最终的方案,但苹果在验证不同的可能。
再比如独立计算的尝试。苹果并非最早推出VR类产品的手机厂商,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均有先例。可就产品理念而言,这些产品更像是智能手机的配套,要么在计算上依赖手机,要么在控制上以手机为中心,很少采用Quest、PICO那样的独立计算方案。
对比之下,苹果Vision Pro拥有独立的计算单元,拥有量身定制的人机交互方式,拥有和Mac、iPhone联动的操作系统。确切地说,Vision Pro和iPad一样是一台功能完整、可以独立使用的计算终端,是苹果想要开启的一个新终端品类。不排除在迭代几个版本后,Vision Pro会一步步演变成为智能手机最大的劲敌,抑或是下一个时代的替代品。
有趣的是,距离Vision Pro的发布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期间传出了三星、华为等可能在2024年推出MR产品的消息,但行动远不如AI手机迅速。究其原因,MR产品远没有到成熟的形态,还只是一个不确定的新故事。
不过,消费电子的新风向,一直是外界讨论的焦点。不久前结束的OPPO AI战略发布会期间,就有人问道:AI时代下一个智慧设备可能会“革了智能手机的命”,AI手机是否能够代表下一个时代?
刘作虎给出的回答是:未来十年手机还是最主要的设备形态;屏幕依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普遍、最便捷地获取信息的载体;AI技术也能够对现有智能手机的很多体验进行深度赋能,比如拍照、视频、游戏以及其他方面的体验,AI技术的加入能够极大提升现有手机的使用体验。
站在企业经营的立场上,选择一个确定性的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迭代产品、优化体验、着力探索,不失为一种稳妥且安全的选择,也是大多数手机厂商在大模型浪潮中迅速“拥抱AI”的原因。
可世界真的会按照预定的方向运转吗?
2007年的Macworld大会上,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会议中心的舞台上说:“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三样革命性的新产品,一台iPod、一台手机和一个网络浏览器……但这不是三款独立的设备,我们准备叫它iPhone。”
同样是在2007年,N95再一次让诺基亚摘得了旗舰机的销量冠军,在直板设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打造了双滑盖的体验:向上一滑即可露出下方的数字键盘,往下滑则可以使用多媒体音乐按键,既迎合了用户固有的使用习惯,又为用户制造了“想不到”的惊喜,最终让无数粉丝为诺基亚的新“机皇”叫好。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诺基亚在挣扎了几年后,草草将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然后和Windows Phone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直接影响了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习惯。
03 平庸,才是智能手机的致命伤
无论是卷AI,还是卷MR,最后都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在于,能否让用户想要丢掉手里平庸的产品,为新产品“挥霍一番”。
研究机构Tech lnsights的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已经拉长到了历史最高的51个月,不少用户仍在使用四年前发布的机型。明明每年都是近百款新手机上市,消费者偏偏不为所动?答案可以很复杂,牵涉到用户体验、个人收入等一连串因素;也可以很简单,即在用户眼中,所谓的新产品未能制造新的“爽点”。
沿循这样的逻辑,AI、MR或者其他方向的探索,目前都存在足够高的想象空间,都可能产生灵光一现般的创新,都可能创造出让普罗大众惊艳的产品,都可能掀起新一轮的换机潮,都可能将智能手机带离同质化的泥潭,都可能实现手机厂商的结果。
有些遗憾的是,在智能手机赛道里狂奔了十几年的厂商们,逐渐形成了太多的羁绊。智能手机早已不是单一的硬件,承载着厚重的应用和内容生态,承载了“1+N”式的全场景布局,为了让既有的商业模式良性运转,必须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入口,必须要守住智能手机这个主赛道。
可当一个产品被赋予了太多的包袱,哪怕是拥抱AI代表既定趋势,也只是为了堆高“防护提”罢了,避免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流失,抑或是避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殊不知,正是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为产品套上了一层层平庸的枷锁。那些为了喊口号、追风口“假想”出的需求和创新,当真会让消费者会买单吗?终归只是在延缓消亡速度罢了。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