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AI智能
  4. 正文

大模型“1元购”?AI公司加速奔向应用端“大航海时代”

 2024-05-30 08:52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自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互联网大厂纷纷就位,击穿“地板价”的打法从C端向B端拓展。这也成为今年“618”最亮眼的价格战。

5月15日,字节跳动率先宣布豆包大模型已通过火山引擎开放给企业客户,大模型定价降至0.0008元/千Tokens;5月21日,阿里云宣布0.0005元可得1000tokens,百度于同日下午直接宣布两款主力模型全面免费;5月22日,腾讯云紧随其后将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模型调整为全面免费,科大讯飞也宣布讯飞星火API能力正式免费开放。

短短数日,大模型从以分计价迈向以厘计价,又跑步进入免费时代。问题是,价格战能否催化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

一、大厂掏出“传统艺能”,会是杀手锏吗?

从字节跳动带头冲锋,到科技巨头集体跟进,突然而来的大模型价格战仿佛在重演消费互联网“在补贴中跑马圈地”的历史,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然而,对于这一轮降价潮,行业内却出现了明显的观点分化。

面对巨头们的价格战,大模型“五小龙”(智谱AI、百川智能、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中,除了智谱AI早已宣布降价外,大部分玩家没有选择跟进。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及百川智能的创始人王小川更是分别表示“疯狂降价是双输”“百川不会掺和到价格战当中”。

那么,大厂们在打什么算盘?几家大模型明星初创公司为什么拒绝跟进?

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厂来说,价格战这事一举三得。

首先,商业化方面低价抢市场,是互联网标准打法。

通过补贴把“蛋糕做大”,同时低价快速抢占市场,已经深深融入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决策基因了。对此,国金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陈泽敏也提出,这些公司此次选择大幅降价,是看到了大模型第一性原理——尺度定律(Scaling Laws)的释放,未来算力成本可能会更便宜。所以他们现在提前降价,先把自己的生态搭建起来。

这也说明科技巨头在经历“百模大战”的技术探索期之后,纷纷选择一边继续能力爬坡,一边加快商业化落地的步伐。而做出这样的决策,与大模型行业市场环境变化有关。根据“AI产品榜”最新发布的全球总榜,大部分头部产品都遇到了增长瓶颈,包括OpenAl在内的各个大模型App用户量增长趋缓。

尽管部分产品保持高两位数增长,但是用户总量就那么多,国内大模型遍地开花的竞争格局下,降价抢占优质开发者,以此触达更多用户,成为模型厂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以价换量”好用吗?

好用。5月28日,阿里云青岛AI峰会上,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介绍,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大降价不到一周,已得到企业和开发者的积极响应,有头部企业的调用量翻了100倍。

其次,除了上述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大模型行业的特性:调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效果。因此,价格战另一个目的就是烧钱为大模型获取更加丰富的训练数据。

在豆包大模型发布会上,火山引擎负责人谭待指出,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单位成本。而且,如今基座大模型已经进入了稳定迭代的阶段,在模型训练和推理使用上,都还有长足的优化空间,成本下降得很快。

这一策略早就被OpenAI使用。从去年开始,OpenAI进行了4次降价,其最新模型GPT-4o不仅价格下调了50%,性能也有大幅提升。而此次国内降价潮主要面向开发者和企业,有助于国内科技公司从应用端获取反馈,以此推进基础模型的技术迭代。

最后,掀起价格战,清退一批实力不足的中小玩家,也是顺水推舟的一个因素。

大模型的训练和维护成本之高不是秘密。去年国盛证券报告《ChatGPT需要多少算力》估算,以ChatGPT在2023年1月的独立访客平均数1300万计算,其对应芯片需求为3万多片英伟达A100 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每日电费在5万美元左右。

高成本壁垒,决定了资金雄厚是成为主要玩家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有能力以价换量,也是大厂的竞争优势。

不过,价格战不是决定最终行业格局的胜负手。

二、业务价值与“超级应用”,大模型商业化突围的锚点

关于大模型的商业应用,是各行各业绕不开的话题。对此,埃森哲首席执行官朱莉·斯威特指出:“我们关注的不是生成式AI本身,而是它能够实现什么。”

从2023大模型元年迈入新的一年,“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终端应用”的商业化路线已经十分清晰。在大模型当前的商业化进程中,价格不是决定开发者选择的唯一要素,从模型走向产品,价值创造才是胜负手。

对此,李开复认为对需要最好模型的客户来说,购买100万个tokens的资源包,支付几元或者十几元的费用差别不大;王小川判断大厂降价实质是云厂商的新战争。大模型初创公司没有云服务的生态优势,不需要和大厂竞争价格,也不需要和其他中小企业竞争垂类赛道应用,而是要做一款超级应用;第四范式CEO戴文渊也表示,希望市场更趋于理性,回归到价值,让市场更加关注到生产力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什么场景。

从上述观点中不难看出,当前市场还缺少真正的“超级应用”打开大模型商业化的新局面。

加速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是微信、抖音等超级应用,大模型时代也需要超级AI原生应用让新技术走向普惠。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不久前在Viva Technology主论坛上提到,人工智能历经多次技术浪潮,但仍然未达到真正的“AGI时代”。在中国,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都在努力寻找PMF(产品市场契合度),致力于探索最能发挥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数十亿人使用的应用形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战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更低成本地开发、试错,从而探索出一款适用于大模型时代的AI原生应用。对此,华金证券研报也表示,头部大模型官宣降价,或开启应用端“大航海时代”。

这一作用已经有所端倪。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提到,降价后更多企业选择公共云+API的方式直接调用通义大模型,接近“免费”的调用成本,让中小企业更愿意“先跑起来”。

总之,科技大厂的价格战不会像过往的“百团大战”“网约车补贴大战”一样“威力十足”,但是会加速推动大模型在不同行业开发出高水平应用,让行业跑步进入“价值创造阶段”。最终决定这一轮价格战结果的,将是应用生态。

来源:松果财经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库克已纳投名状:苹果AI没得选,只能选百度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 AI加速时代的“进度条”,我们拨动了百分之几?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标签:
    ai智能
  • AI视频赛道,要变天了

    “毁灭你,与你何干?”,这是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用来形容人类与三体人之间的战争的一句话。

    标签:
    ai智能
  • “创造市场”与“算法进化”,中美AI竞速的岔路口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标签:
    ai智能
  •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 崔大宝:大模型降温背后的难点、卡点、节点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标签:
    大模型
  • 这一届“出道”的数字人,已经拿捧上了“铁饭碗”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标签:
    数字人
  • 来到IPO关口,地平线离“三分天下”还有多远?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 机器人大会引领产业动向,卓翼飞思绘制无人系统教科研新蓝图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