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一季度利空出尽后,蔚来经营上有了哪些“拐点”迹象?

 2024-06-12 14:51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战略不是研究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

在汽车行业的赛道上,竞争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每一季的业绩报告都是参赛者们展示耐力与速度的成绩单。2024年,这场赛事愈发激烈,尤其是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各大厂商纷纷亮出底牌,试图在这场内卷化的竞赛中突围而出。

而蔚来,从近日其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业绩来看,不可否认,这一场内卷确实让其经受了些许波澜。但随着二季度销量的显著提振和经营策略的调整,似乎又已透露出其在经营上的一些“拐点”迹象了。

峰回路转,蔚来3月后销量大幅提振

自2024年初,国内造车势力的竞争愈发白炽化,尤其是价格战自年初以来就一直喧嚣尘世。即使是20w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也在小米SU7“一炮走红”、比亚迪再推新款、特斯拉降价等各种“绝招”之下未能幸免。

在这种大环境下,蔚来一季度销量出现了一定波澜。此前公告显示,蔚来前三个月累计销量30053辆,23年同期为31041台。其中,主要是2月份其汽车交付量同比23年同月减少。

相应地,其一季度营收也同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财报显示,24Q1蔚来收入总额为99.0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23Q1下降7.2%,其中汽车销售额占85.6%,较23Q1下降9.1%。

事实上,除去上述行业外部因素之外,蔚来一季度销量的下滑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内因,即全系产品的升级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短期波动。

从去年开始,各大券商机构就频频预测2024年开始,国内汽车赛道的竞争主题将升级至“智能化”上,而今年北京国际车展的盛况也印证了这点。

从比亚迪、东风奕派、iCAR等品牌在高速NOA技术上的竞技、到华为车BU发布智驾新品牌“乾崑”、再到传统车企高举“油电同智”旗帜、以及中国移动展示的车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智能化已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智能停泊、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成为汽车的“标配”。

此情景下,蔚来对其旗下ES6、ES8、EC7、EC6及ET5T等历来为主销动力的车型开展了全面升级工作,进而导致其一季度收入出现下滑。李斌也给出了解释“在过渡期内对旧车型进行了促销,导致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价格下降。”

但自3月之后,随着这些车型的2024升级款陆续开放、2024款ET7行政版发布,以及Baas服务的推出,蔚来之后的交付量也大幅提升。财报显示,4月开始,蔚来汽车交付量就逐月大幅拉升。其中5月交付20,544辆,同比增长233.8%,创历史月度新高。

由此也可窥见,在上半年度的后半段,蔚来销量数据已呈明显的“低开高走”状态,这也意味产品切换带来的利空影响已然得到释放。

对此,蔚来在财报会议上做出较为积极的销量指引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二季度交付量将在54000辆至56000辆之间,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29.6%至138.1%,这意味6月其销量要达17836辆以上。

营收指引上,则为预计二季度总营收将达到165.87亿元至171.3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约89.1%至增长95.3%。这意味着蔚来对其销量持续释放信心的充足性。

如此也就构成了蔚来在经营上的“拐点”迹象之一。

高端市场稳定发力,毛利率增强

从其财务数据来看,第二个相对明显的异动点则是蔚来得到较大改善的毛利率。

事实上,从23年6月起受用户权益调整,蔚来车型的销售均价一直在下滑。尤其是今年开年之后中高端车端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激烈,为此蔚来也随市以价换量、换市,在年初针对旧款车型推出超4万元的补贴。

然而,得益于蔚来生产平台切换后,在生产效率、单位物料成本下降上得到进一步优化,以价换市虽然牺牲了其部分收入与毛利,但毛利率却在同比提升。

财报显示,一季度其实现毛利4.8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5%。同期毛利率则由去年同期的1.5%,增至4.9%,但略比2023年第四季度旺季的7.5%有所下滑。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的改善贡献主要动力,由23年同期的5.1%大幅提升至9.2%。

当然,其毛利率相对稳定也与其在高端领域的稳固性密切相关。

据悉,今年前4月,蔚来在广东省份额由2023年度的39.55%进一步提升至58.11%,销量超过特斯拉和BBA在广东的总和,同比增长66%;即便考虑到燃油车,期间蔚来在广州高端市场的销量也超过了沃尔沃、保时捷和路虎。

由于强消费能力的大湾区过去主要被BBA、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有盘踞,因此,上述数据很有力的说明了蔚来在高端领域的强产品竞争力。

强品牌力下,可以预见,随着蔚来2024款车型在中高端市场集中释放,以及综合产能效率的持续完善,其汽车毛利率将在往后的季度中进一步加速改善。

对此,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预计,公司整车毛利率将在第二季度逐渐恢复到两位数,同时由于其产品将从明年开始会逐步切换至自研水平更高的第三代平台生产,届时其平均毛利率有望达到20%以上。

至于蔚来第二大的业绩展望点,即过去却始终对其综合毛利的造成了较大负担的能源包、服务包以及与其他嵌入式产品和服务等业务,据蔚来在2024一季报电话会议上做出的指引,这一业务毛利率的改善也未来可期。

尤其是,目前蔚来已经开启NIO Power(蔚来能源)独立融资的计划,业务可营利性十分确定。其中充电服务已接近盈亏平衡;据李斌称“换电站如果每天60单即可盈亏平衡,目前每天在30单左右,考虑储能及灵活升级的服务,对NIOPower盈利毫不怀疑。”

不过,总体这一业务的后续盈利扭转节点还是继续求证。

双重奏下,蔚来未来可期

综合来说,可以肯定的是,随着2024年之后中国电动车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市场对于车企们关注将不再单一的停留在收入、销量等营销数据上,而是进一步考虑企业经营效率、产品核心竞争力、市占率等综合性指标。

尤其是继理想之后,华为汽车业务、赛力斯也陆续扭亏为盈,市场对新造车势力们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期盼。

基于此,在全新的考验阶段,蔚来有两大看点值得重点聚焦。

看点一:全新升级的高配智能车型陆续开放+L3自动驾驶试点先机已获,蔚来正蓄势发力“智能化”新赛段。

无可争议,高算力是高阶智驾的核心要素。而近日蔚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进一步展示了其8款2024款全系车型在高算力、高智能化的优势。据悉,蔚来升级后的2024款车型均搭载了ADAM蔚来中央计算平台,总算力高达1016Tops,是此次预埋硬件最强且最覆盖车型最多的品牌,其中,2024款ES7、ET7及ET5也都于第二季度开始交付。

与此同时,在6月4日,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通知中,蔚来成为汽车生产企业试点名单中唯二的民营企业,唯一的新造车势。

这是一份从2022年就开始酝酿,被业内看作官方层面逐步放开高阶自动驾驶合法上路的通知,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上榜”则意味着有可能率先获得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后的先机,也间接说明了该企业在高阶智驾领域的实力。

据悉,自4月30日起,蔚来已全面推送智能驾驶功能,截至5月31日,智能驾驶用户数已超过51.5万,智能驾驶道路验证可用总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其中领航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占比高达72.7%。

由此可预见,在汽车的下半场智能化赛事中,蔚来早已蓄势好,预计6月之后将持续助其在高端市场中进一步释放增长动力

看点二:在上半年度还值得重点一提的则是,蔚来换电生态护城河的“B端朋友圈+换电基建+主流C端大众市场”闭环已日渐有了雏形。

相比于其他造车势力,换电生态一直是蔚来独特且一直再持续坚持的战略布局。截至2024年6月6日,蔚来已经建设了充电桩22617根、换电站2429座。

但据其最新规划,今年预计还要建设1000座换电站和20000根充电桩,尤其是补足高速换电网络的空缺,因此蔚来在该方向的相关投资仍需继续加码。

不过自今年先后获武汉、安徽等地区国资加持后,意味着蔚来能源开始拥有了独立的融资计划,预计将分摊蔚来在换电赛道的成本压力。

但对于商业用途而言,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才是根本。因此自2020年开始至今,蔚来始终在扩大其“B端朋友圈”。

目前,蔚来已于广汽、长安、吉利、江淮、奇瑞、路特斯、广汽、一汽等多家车企在换电领域达成合作,以接入更多的C端用户资源来提高其换电、充电网络的“渗透率”。并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壳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皖能集团等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换电合作,实现更丰富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考虑到短期内,电车在增程续航问题上难以根本性解决的状态,尤其是2023年春节期间电动车在极端天气之下出现的一系列续航尬尴问题,直接击中了电车品牌商的痛点、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预计蔚来预计将能继续凭借过去长期的创新、以及大规模投入保持优势,尤其是随着蔚来在10-30万区间的品牌阵容的日趋成熟,将进一步推动其品牌进入更广泛的主流大众市场,届时其高密度的充、换电网络体系的长期商业价值也将大规模释放。

统筹蔚来上半年以来在销量趋势、生态的搭建、以及对盈利优化工作的新规划等多维度上的工作来看,其长期增长潜力仍是相对确定且可观。

当然,重任之下必有重压,预期结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蔚来的盈利计划、品牌规划、智能化等方面能否抗住市场与时间的检验,也是其能否在已开启的汽车下半场赛事中继续拔得头筹的关键。

来源:港股研究社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蔚来汽车

相关文章

  • 蔚来获准在中国建第三家工厂

    近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已获批在中国建设第三家工厂,该工厂的批准产能为60万辆,三家工厂总产能将增至10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蔚来三家工厂的总产能,几乎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规模持平。目前尚不清楚该工厂蔚来第三家工厂何时开始大规模生产。

    标签:
    蔚来汽车
  • 蔚来车库失控事故引热议 官方回应系打滑后ABS介入

    近日有蔚来车主反映在地下车库行驶时发生事故,疑似车辆自动加速且刹车失灵。对此,蔚来方面回应称,根据车辆数据分析,事故原因为车速过快导致打滑,ABS系统介入,并非车辆失控。蔚来方面称,他们已经向车主出示了相关数据,并解释了事故原因。但车主对蔚来提供的数据存疑,认为蔚来既是事故责任认定方,又是数据分析方

    标签:
    蔚来汽车
  • 蔚来回应雷军推荐 小米SU7创造了历史

    4月22日,雷军发微博称,目前小米SU7的产能和交付速度正在快速提升,标准版和Max已经提前交付。雷军还表示,如果您实在着急购车,国内新能源汽车都不错,比如,智界S7、蔚来ET5、小鹏P7系列等,大家也可以考虑选购。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转发该微博并表示:“小米SU7创造了历史,欢迎雷总来北京

    标签:
    蔚来汽车
  • 下沉市场会给蔚来带来新“未来”吗?

    2023年以来,在价格战、技术战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我国汽车行业的洗牌在持续进行。一边是小米等手机厂商跨界入场,一边是三菱等合资品牌淡出大众视野。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这种情况下,现有车企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其中,蔚来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品牌,其2023年财报近来也引来一番讨论。整体来看,

    标签:
    蔚来汽车
  • 财报解读 | 蔚来用“阿尔卑斯”,创造下一个“阿尔卑斯”神话?

    而持续亏损的蔚来,在今年推出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后,能否借此摊平成本,也成功翻越销量上的阿尔卑斯山?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