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距离最后的关口只差一天。
6 月 25 日,OpenAI通知部分开发者,将从7月9日起阻止来自其不支持地区的API 流量,不幸的是,目前OpenAI仅向161个国家和地区开放API,中国恰好未包含其中。这意味着,中国的开发者们将不能使用来自OpenAI的API服务。
这份“禁令”,有人将其与曾经的“芯片”断供相类比,认识到国产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性;也有人设想未来,看到了国产大模型崛起的机会与即将面临的严峻挑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或许就是OpenAI这个大模型领军者的能量。
不过作为追随者的国产厂商,历经两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有模有样。在OpenAI禁令下达的不久后,这些厂商已动作起来,试图吃掉OpenAI遗漏的盘子。那么,这个盘他们真的能接得住吗?
抢客竞赛
OpenAI禁令对大模型行业有何影响?
一边是部分开发者的层层担忧,一边却又是大模型厂商的跃跃欲试。
目前,国内使用OpenAI的技术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对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一种是对接微软智能云Azure提供的OpenAI技术。当下,虽然第一种渠道被关闭,但第二种渠道仍然畅通,甚至微软内部员工表示,今年包括中华地区在内,工作重心是推OpenAI。
这意味着,OpenAI禁令的影响在开发者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事实上,对开发者影响大的反倒是禁令发布后国内厂商们的动作。
当一条街上最受认可、人流量最大的饭店被关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周围的饭店会趁着这个机会大力促销抢客。现在的大模型领域就是如此。
随着OpenAI禁令的公布,大模型厂商迅速行动起来,推出了自己的迁移方案,甚至有的还抛出了零成本迁移服务,主打的就是一个“来就行了”。
其中,最先动起来的是百度智能云千帆,推出“0元迁移+服务”的豪华套餐。其中,文心旗舰大模型首次免费,针对OpenAI迁移用户赠送与OpenAI使用规模对等的更高级旗舰模型使用包,在7月25日24点前适用。
大厂中,阿里云也不甘示弱,承诺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中国大模型替代方案”,通义千问为中国开发者提供2200万免费Tokens和专属迁移服务;腾讯云宣布为新迁移企业用户免费赠送1亿腾讯混元大模型tokens(标记),并提供免费专属迁移工具和服务。
此外,智谱、零一万物、百川智能、月之暗面等也加入到这场接盘之争中,抛出了“特别搬家计划”“Yi API二折平替计划”“零成本迁移计划”等。其中,月之暗面发文表示,“Kimi开放平台接口完全兼容 OpenAl,最快五分钟实现丝滑搬家。”
这些新老厂商们有着自己的底气。如果说发展早期,国内厂商许多“套壳”OpenAI,将技术化为己用,甚至大厂都有过这样的传闻,那么经过发展,当下国内厂商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实力。
如周鸿祎所说,“国内在早期大模型训练时,会用OpenAI来生成一些微调的数据,相当于把OpenAI GPT-4的能力‘蒸馏’到国内本地大模型里,但这是在大模型发展早期。现在大模型的很多训练方法、数据、工具都已经发展非常成熟了,这样做的厂商应该也不太多了。”
从行业端来看,这次OpenAl禁令,除了让一些仍然继续“套壳”的厂商生存艰难外,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产厂商反倒是利好:一,给他们空出了一点儿盘子;二,敦促他们继续加强自主研发投入。
曾经在团购、共享出行、共享单车这些领域上演的百团大战,如今正在大模型领域上演,且战况更加激烈。
最近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上,参展大模型的数量由去年的30多款,迅速增长到百款,其中有阿里、华为、百度、商汤、腾讯、网易这些老牌大厂,也有智谱、百川智能、阶跃星辰这些新势力。
“这个WAIC是我参加以来最火的一次”,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在一场论坛中感慨道。
火热的市场,催化着这些厂商不断迭代,此次大会期间,华为、快手、商汤、腾讯、网易、B站等厂商各展所长,或从娴熟的业务入手,或从精通的视频起步,或发挥自己在语音能力上的优势……
中小厂同样有自己的竞赛智慧。有厂商表示,2023年做了20多个应用场景测试,而今年仅保留和聚焦了“企业营销大模型”这一场景,并不断进行深挖,解决最困扰企业发展的获客成本问题。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的诞生元年,那么2024年就是大模型的应用元年。所有人都试图找准自己的优势,更快找到自己与产业、与商业的落地点。OpenAl禁令后的抢客竞赛,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竞争新日常。
落地之战
从团购到外卖,从共享出行到共享单车,中国互联网的每次竞争,都离不开价格战的影子。降价抢客户——市场份额提升——涨价赚利润,这几乎是每次行业竞争的基本路径,互联网厂商们对此已经形成依赖。
大模型上,似乎也是如此。OpenAl禁令后的抢客竞赛,其实不过是大模型价格战的缩影。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厂商就掀起了一轮大模型降价潮,可以对标GPT-4等全球主流模型的自研模型,它们将价格从每单位几分降到了几厘。
百度就宣布文心大模型4.0 Turbo(ERNIE 4.0 Turbo)面向企业客户全面开放,输入输出价格分别是0.03元/千Tokens、0.06元/千Tokens。
当然,这些聪明的大模型厂商们,并没有对大模型降价效果寄予像其他行业那样的厚望,与团购、外卖、共享出行这些更偏向C端的行业相比,更偏向B端的大模型投入更高,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也并没有那么高。
一个共识是,AI将是一次巨大的成本驱动型的生产力革命,但企业在使用AI并不是成本驱动,而是由能否产生业务价值来决定。通俗地来说,企业使用AI是为了降成本,为了更高的生产效率,但企业使用AI并不像普通人那么在乎钱,而更在乎好不好用。
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何晓东的看法,代表了一大部分业内人士的心声:“大模型价格战短期来讲确实会繁荣生态,但长期来讲一定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价格可能连电费都不一定付得起。”
可以预见,大模型的价格战将在理性与谨慎中展开。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也持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国产厂商在这波降价中,并不会盲目打价格战,仍然会考虑成本等因素。”
截至今年5月,通过对各大模型厂商的降价模型进行统计后,华泰发现,降价甚至免费的并不是模型厂商最先进的模型,往往是Lite轻量版或本身价格较低的模型。同时,“降价幅度较大(80%以上)的多是国内互联网大厂,拥有自有的云算力基础设施。”
意不在价格战,那么国内厂商的这些降价动作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模型兼顾C端和B端属性,OpenAI的ChatGPT可以在全球普通科技爱好者中掀起一轮机器人对话热潮,也可以与苹果、微软合作。前者让大模型这个概念爆火,让OpenAI估值暴涨,让全球资本看到大模型的无限前景;后者让大模型落地到产业中,让它可以商业化。
现在许多大模型厂商都有面向C端的聊天机器人,这成为它们向普通用户展示自身能力的窗口。但大多数厂商都像OpenAI一样将当前的发展重心放在了商业化上,其优先级甚至超越了模型能力的发展。据外媒报道,OpenAI 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转变为一家营利性企业。
尤其是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商业化普及必须加速。原因有二:
一,投入大。大模型投入动辄数十亿、数百亿,再大的企业都不能长期单纯投入不产出,所以需要一边深入基础研究,一边做应用研究,将技术尽快转化为成果,促进技术与市场的正向循环;
二,赢者通吃。大模型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在商业化上慢人一步就必须耗费更大的成本抢回份额,甚至还可能步步慢。
而无论是成长为超级应用,还是发展为深入产业的超级模型,大模型商业化普及的前提是用户/客户普及。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新应用上线时,市场应从成长性的维度出发,观测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下载量、产品迭代等指标,关注应用的发展潜力,弱化对付费用户规模、付费渗透率等营利性指标的考虑。
降价,永远是刺激消费,提升普及率的有效方式,在大模型领域也不例外。据阿里云CTO周靖人透露,降价后大批客户在阿里云上直接调用大模型,近两个月,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下载量增长2倍,突破2000万次,阿里云百炼服务客户数从9万增长至23万,涨幅超150%。
有用户/客户就有生态,有生态就有规模和增长。作为API资源供给方,AI开放平台存在一个这样的飞轮:更多的API产品、更低的调用单价——更好的AI能力和体验——更多的开发者入驻——形成更大的产业生态——反哺AI平台壮大——更多产品、更低单价……
价格竞赛背后,打响的是一场商业化落地之战,更是未来门票的抢夺战。谁能抢到更多的客户,落地更多的场景和产业,谁就在竞赛中更有优势。
结语
在打响价格竞赛、抢客竞赛的同时,大模型厂商不能忽视的还有另一个关键之战:技术之战。
降价竞争的背后是技术之战。单纯牺牲自身利润的降价是莽夫之举,正面的案例是优化架构中的各个部件,降低训练成本、推理成本。
竞争的终极是技术之战。大模型是一个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顶级的技术几乎是一切竞争的先决条件,造轮子、买沙发式拼汽车的糊弄方式在这里一定不适用,别人不会留着时间等你,用户也没有耐心等你。
现在才是竞争加速的初始阶段,但也是关键阶段。或者说,任何时候都是关键阶段。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北京时间6月25日凌晨,多个地区的OpenAI用户收到了一封来自官方的邮件。邮件显示:“您所使用的APl流量来自OpenAl目前不支持的地区。我们将从7月9日开始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地区的APl接口。”所谓的API,就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者通过使用OpenAI的
每一次新旧代际转换时,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畅想很多,落地很少”,AI原生应用似乎也不例外。关于AI原生应用的呼声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普通用户对“AI原生”依然陌生。除了新业态普及的周期性,AI原生应用的爆发与否还涉及另一个议题,即怎么降低AI原生应用开发的难度和门槛。刚刚结束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
近期,苹果发布M4芯片,号称“比当今任何AIPC的任何神经引擎都强!”紧随其后微软携“Copilot+PCs”的概念加入AIPC激战。截至目前,包括联想、惠普、华为等多家主流PC厂商在内,已经至少推出了超50款AIPC产品。AI重塑行业的机遇,谁都不想错过。对于企业来说,能否积极拥抱AIPC十分关键
5月9日,在北京阿里云AI智领者峰会上,阿里云CTO周靖人公布百炼大模型平台最新进展。百炼平台从模型开发、应用开发到算力底座全面升级,更加易用、更加开放,引入更多模型,还率先兼容LlamaIndex等开源框架,企业可自由替换能力组件来适配自身系统。针对当下企业最关注的RAG链路,百炼提供灵活开放的企
我花了2天时间,把松松最近1年的爆款文案+关键词+情绪+口头禅整理出来,4000多字的Prompt,都是一点点打出来的,再投喂到AI大模型里。使用的平台包括: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智谱清言。接下来我吐槽下这3家AI模型的创建指令(Prompt)的体验:(注,本文只说指令功能,不说其他)(1)智谱清言智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
瞄准场景需求,打造国内领先的自主可控、高质量超大载重高烈度环境特种智能系留无人平台。卓翼智能亮相HICOOL峰会以科技实力荣摘创业大赛一等奖这个比赛5年培育出16家“独角兽”HICOOL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已于8月25日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大赛共吸引了124个国家和地区的7406个创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