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创始人Andy Grove曾在《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战略拐点往往发生在一个竞争因素,或者多个竞争因素突然变成原来10倍的时候,这时候往往预示着生意本质已经发生改变。
对于这一观点,今年的“大热门”——低空经济给出了正面回应。
尤其在最近高密度的投资潮中,eVTOL板块脱颖而出。8月3日,宁德时代携手峰飞航空开启航空电池的研发。8月5日,小鹏汇天获1.5亿美元B1轮融资,用于飞行汽车研发、量产以及商业化。
正如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所说:“过去两三年,国内发展低空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要素发生了10倍级的变化,制约国内低空经济eVTOL发展的技术难点和成本难点已经不再存在,需要的只是时间,我们经历过四五波所谓的‘春天’,这一次的体感是低空经济的春天真的来了。”
是的,低空经济的春天,它真的来了。
低空经济:“酒过三巡,味刚浓”
如今,再度冲上话题热榜的低空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拉开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序幕。低空经济正式进入商业版图。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市场顺势而为,跳过预热期直接进入速热阶段。
2022至2023年,随着通用航空安全、规模、服务三方面的专项指标、空域管理条例被重新设定和规范。低空经济再度跻身“热词”,吸引一众企业勇闯“无人区”,但由于技术、基建以及监管系统仍处于完善期,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曾多次被市场加热的低空经济,始终未能迎来拐点。
直到今年,低空经济中的eVTOL板块(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开始呈现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趋势,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该领域今年的投融资活动热度明显升温。
3月至今,沃兰特航空共完成四轮亿元级融资;同月,时的科技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A轮战略融资,计划在中东地区打造“空中出租车”应用场景;6月27日,沃飞长空宣布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eVTOL领域今年以来的融资事件已超过10起。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内eVTOL领域累计发生的投融资事件21起。相较之下,今年的融资频率增幅明显。
在eVTOL赛道融资不断升温的同时,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为“新增长引擎”,随后地方及中央产业政策层出不穷。
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今年至少有24个城市将低空经济写入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广州、深圳、武汉、吉安、芜湖、苏州、成都等地都已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或支持政策。
政策层面,从纳入规划到写入工作报告,从“萌生想法”转变为“执行力拉满”,低空经济正式步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总体来看,2024年,投融资活跃、支持政策密集,当下低空经济已处于多重利好集中发力的催化期,产业整体进入新阶段。
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
低空经济产业之所以在现阶段受到政策、融资的多重发力推动,是因为市场将低空经济产业视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
一个是产销量已近千万辆的国民产业,一个是刚进入产品测试阶段的热门赛道,看似完全没有共同性,但实际上,两个产业在技术要求、监管方向和产业形态上都十分相近。
更关键的是,两者拥有同一个底层逻辑:电动化。
因为,对比传统航空业,国内产业链相对弱于欧美国家。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内的优势明显,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力外溢,对于航空产业电动化进程的加速。类比于电动汽车对于燃油车的替代,当前的eVTOL、无人机产品均完成了电动化升级。
尤其是整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电(电机、电池、电控)系统,完全可以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研发和制造成果。
正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前方“铺路”,目前我国在eVTOL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正在研发中凝聚态电池、软包电池、高能量密度钠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就是最直接的力证。
而且,低空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具备汽车和飞行器的双重属性,也构成了够长、够深、够独特的产业链结构。
其中,仅eVTOL板块就有望拉动产业链上电机、电池、自动驾驶、智能控制、自动导航、飞行通讯、结构件等零部件及碳纤维等核心材料的发展。
还能有效拉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并衍生出综合服务等商业模式,带动更多的产业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这不仅是主机厂的机会,亿航智能、沃兰特航空、时的科技、沃飞长空得以加速孵化,也是小鹏、吉利、广汽集团等车企需要把握的新机遇,更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山河智能等产业链企业不可错过的新市场。
在电动化以及产业链的推动下,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全球航空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2024,低空经济奏响商业化“序曲”
借由动力电池等技术的助推,低空经济中eVTOL、无人机这两种个飞行器产业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淘汰赛”,即将在2024年进入商业化元年。
接下来,我们从市场需求、认证许可、飞行技术、安全性、监管、应用场景等维度来探讨。
首先,一个新生事物想要长期“存活”,那么他需要有存活的意义,对低空飞行器来说,市场需求就很重要。
据罗兰贝格、海通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 UAM载人eVTOL数量可达3000架,到2050年这一数量将达到98000架,保持高增长态势。显然,高增长的市场需求证实了低空飞行器存在的价值。
其次,当前国内的飞行器认证体系已经大幅完善。中国民航局(CAAC)对于航空器投入使用提出了三项取证要求,分别是产品型号认证(TC 认证)、生产许可证(PC 认证)和适航证(AC 认证)等多个审批阶段。三大认证各有侧重,对企业设计、生产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TC难度最大、流程最长。
取证方面,国内eVTOL主机厂取得的进展也值得肯定。亿航 EH216-S(载人)已取三证(TC\AC\PC)、峰飞V2000CG (货运)已取TC证;沃飞长空 AE200-100、沃兰特VE25-100、时的科技E20、御风未来M1B型(货运)、小鹏汇天X3-F均已获得地方局TC受理申请。
技术层面,对以电力为推进驱动系统的低空飞行器而言,电池是关键所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时间、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决定着eVTOL的性能,特别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直接决定了eVTOL的飞行时间。
得益于国内通用航空的飞行技术沉淀,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积累,为低空飞行器在飞行稳定性、飞行距离、使用寿命上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在主流动力厂商入局电动航空领域之际,电池成本及技术均有望更进一步。
去年4月,宁德时代宣布公司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2023年11月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共同开发eVTOL产品的动力电芯、电池包、储能系统和充电基础设施。
随着低空飞行设备在研发、技术上的进步,应用场景也变得更为明确。目前最为热门的eVTOL可被应用于载人客运、物流载物、应急响应、消防救援等方面,推动城市空中交通(UAM)行业的成长,为城市拥堵提供解决方案。
这其中,低空旅游有望成为eVTOL最早落地运营的场景。经测算叠加政府补贴,乘坐eVTOL进行20分钟左右的空中观光单人票价有望降低至525元/人,约为当前直升机观光旅游价格的二分之一。
在应用场景迈向具象化的同时,落地应用成果也开始展现使用上的经济性。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低空飞行器与新能源汽车一样,也需要面对智能驾驶、感知与规避上的挑战,安全问题应当被上升至最高级别。与此同时,相应的地面基础设施、低空交管、监管法规也需同步完善。
长远来看,随着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只属于电影画面中的空中交通也将走进现实。
作者:桑榆
来源:港股研究社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