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文生视频领域,几乎只剩Sora还是个期货了。
最近两个月,国内外的AI-generated Video应用持续爆发,中国的快手、字节、智谱AI、生数科技、爱诗科技,海外的谷歌、Luma、Runway,格局如八仙过海。
虽然不同平台水平差异依旧存在,但整体可用性已经大大提高,而且风格化特征也比较全面。唯一的缺憾是,在融入工作流方面,AI视频工具们的水平还是差了一点。Sora画的饼,要交给这些后来者去圆了。
放弃期货,文生视频应用爆发
业界民间都把视频视为AI应用落地的重点领域。英伟达CEO黄仁勋在7月30日的全球顶级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2024上邀请了Meta的CEO扎克伯格进行对话,双方都认可视频能力会是AI大模型的进化方向。
出身于英伟达研究小组的Luma AI首席科学家宋佳铭,在与a16z合伙人Anjney Midha对谈时说,视频关联着3D世界,从学习角度看,视频数据使模型更好地理解和推理3D世界。所以,实时高质量的视频生成,最终会推动具身AI的发展。
视频就是这样一座“桥”,而现在大量的AI公司正在试图抢先通过它,尤其是OpenAI让Sora变成了外界用不到的期货,给了其他平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整理自公开信息)
(图源:天眼查)
超长战线背后是这些公司的试探。一部分是关于商业模式,另一部分是关于技术应用前景。
可灵、即梦、Vidu等都推出了会员订阅模式,在C端进行应用普及化尝试。爱诗科技创始人王长虎此前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爱诗目前的策略以2C(面向消费者)为主,广泛收集国内外用户反馈,以更好地基于用户体验迭代底层模型。”至于更远的应用,现在来谈则为时尚早,主要是因为C端的收费模式无法承担成本。
Luma AI采取了To C的产品形态,不过它原本专注于3D领域,进入视频生成领域是为了探索3D生成与重建的更多可能性,以视频驱动3D发展。这在产业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前景,例如批量制造电影需要的三维素材等。
最重要的是,Luma AI的期望不是售卖技术或者素材,而是建立类似TikTok这样的平台,也就是一个基于3D的生态系统。王长虎也在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对话时表示,爱诗科技也瞄准的是“AIGC时代的平台性机会”,但平台的形态暂时无法预测,因为AI产业不会以复制现在已有的平台的方式成长。
不仅如此,目前让AI-generated Video进入完整工作流的应用已经在成形。开源视频编辑工具Clapper最近热度上升,它的特色就是集合各类AI技术,用prompt的方式调动AI Agent生成和迭代故事,直接跳过了手工编辑文件的过程。
(图源:机器之心)
由此可见,AI-generated Video的进化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快。目前,行业的重点无疑在于生成速度和生成效率两个方面。但是,大模型并不提供完全确定的商业模式方向,这更多取决于团队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商业化之外,AI公司还要思考怎么避免陷入合规困境、成本困境。所以,把文生视频变得成熟并不容易,现在仅仅相当于ChatGPT刚刚问世的阶段。
AI-generated Video的“硬伤”和突破口
a16z之前就发表过观点,巨头在从科研成果到商业产品的转化中需要更关注法律安全、版权等问题,所以往往效率会慢。我们不去考虑Sora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始终不露面,单看行业都要面对的相关问题,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1.商业化的“落差”,目前的AI-generated Video很难满足甲方们的需求
彭博社曾报道,OpenAI一直试图向好莱坞推荐Sora,但并不成功。用Sora制作的第一则商业化广告是6月公开的玩具反斗城广告。然而,这则视频不但用了一些旧素材,公开新闻稿也没有说完全由AI生成。
导演Nik Kleverov还在一条已经删除的动态里表示,制作这些镜头的创意机构Native Foreign提供了大约十几个工作人员参与工作,Sora支持了80%到85%的流程。这对需要高效低成本的AI-generated Video来说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2.训练成本、高质量数据集难以满足
视频的本质可以视为一系列图像,图像有很多公开的数据集,但是视频没有。OpenAI遇到过违规使用YouTube视频进行训练的指控,英伟达最近被媒体曝光从Netflix和YouTube收集了大量数据,用来训练自己的Cosmos项目,用于支持其AI产品往现实世界发展。它每天可以下载相当于80年的视频内容。
这体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黄仁勋和Luma的观点类似,AI视频的发展确实对AI进入3D世界意义重大,英伟达也是这样做的:文本——图像——视频——三维模型——现实世界。二是视频数据集是个大问题,除了版权问题,这些视频数据还缺乏标签,斯坦福大学教授Stefano Ermon说,现阶段缺乏筛选和过滤好视频的方法,而且筛选后还要考虑它们的标签和描述。
3.AI资产泡沫的问题,AI必须为用户解决重要复杂的问题才能有价值,但现在它的发展成效,远远不能和互联网等技术当年初生时的情况相比
Benchmark合伙人Michael Eisenberg在最近的一期访谈中,引用了其好友Atreides Management创始人Gavin Baker关于大模型发展的观点:“基础模型是历史上贬值最快的资产。”
他所举的例子来自Seeking Alpha的创始人,类似金融领域这种每分钟都会进行业务和数据更新的高频领域,训练出来的模型只能完成写报告之类的常规工作,但无法应对数据的高速刷新,满足金融预测未来的需求。
而且,其他技术的发展是确定性的,互联网发展早期虽然泡沫巨大,但已经体现了应用路径;而AI浑身都是不确定性。互联网发展的边际成本几乎约等于0(或者说其中不少都分担给了运营商和用户),然而AI成长的边际成本涉及大量固定资产,现在都由创业者自己承担,而且越投入边际改善效应越弱。大量的早期投入,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技术革命之后必须伴随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则需要现象级产品的引领。AI更需要的是一个成功的场景。目前看来,AI-generated Video还没有拿到这类成果的起色。
Perplexity的创始人Arin对此提供了另外一个观点,那就是基础模型的价值本质映射着背后团队的价值,即Sora之于OpenAI,文心大模型之于百度。不是Sora能革了视频的命,只是外界相信由OpenAI领导的Sora具备这样的可能性而已。当Sora没能提供符合我们预期的突破时,谁能在这个领域担起大任呢?
由此出发,关键或许在于谁能先把AI-generated Video真正融入到某一个商业系统的工作流中去,就像Clapper对视频制作的探索一样。而这就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了,因为它涉及到和其他领域的融合——气象、城市、影视、汽车、制造业。也许Sora会在今年的某天拿出一个更具体的成果,也许是其他的创业公司颠覆了我们对AI视频的认知。
来源:松果财经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作为这一轮全球AI科技周期的风向标企业,自2023年初截至今年6月31日,英伟达股价翻了近7.5倍。然而,自6月创下了历史高点后,截至当地时间8月12日收盘,其股价回撤幅度约20%。同时,这一时期,英伟达多位高管也在持续抛售公司股份。据统计,在6月13日至8月9日期间,CEO黄仁勋已累计套现超5.5
大厂员工们的喜大普奔时刻,腾讯宣布“涨薪”了。具体内容:一是将服务奖,即「十三薪」,均摊到每月月薪中,折算后每月涨薪8%;二是将“易居”计划的年度房补,纳入月薪中。两项调整给新老员工的月薪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今年,裁员潮的阴影一直笼罩全球,但包括腾讯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大厂却开始了一波“反向操作”,这背后
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美股盘后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其中,总营收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842亿美元
商业化愿景下,AI应用元年已经到来。2024年以来,诸多已布局AI大模型技术的科技公司都开始加速推出AI应用产品。比如,今年7月16日,腾讯旗下大模型应用“腾讯元宝”推出“3D角色梦工厂”玩法,成为首个拥有打印级3D生成能力的通用大模型App。无独有偶,百度也推出了一款名为“文小言”的AI数字人社交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叶远风松弛感,是这届奥运会开幕式给很多人留下的直观感受。而让用户观看奥运的过程也获得松弛感,同样是各路APP在奥运季努力的方向。从各种大型赛事报道来看,一般来说,APP们往往致力于整合信息、形成专题页面,方便用户一站式浏览,从容选择、查看。但“智能相对论”观察到,一些尝试推动用户
苹果16弄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专门给中国人用的,准备用百度的AI,还要交钱。第二个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都可以用。以后都这样了。好,问题就出在这,苹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现问题了,新闻连起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含义。新闻一:苹果正在和腾讯、字节初步接洽,考虑将二者的AI模型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曾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市场,而非一个算法”。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观点。而当前的全球AI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美双方,却也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执着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后者则发力应用优化和商业化落地。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或许已经无法直接进行排位先后、优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级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AI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
崔大宝|节点财经创始人进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势:资本市场,与之关联的概念炒不动了,英伟达股价动辄暴跌重挫,引发“泡沫戳破”的担忧;消费市场,BATH们的推新活动少了,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众的关注度降了……热闹的大概只剩下两场酣仗:自5月15日字节跳动宣布“以厘计费”,打响国内大模型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陈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业单位发录取公告了!坏消息!他们没录你,录了个数字人。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数字人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开始用上了“数字员工”。甚至很多中国人心心念念的“铁饭碗”,也被这些数字人给捧上了。数字人捧上了“铁饭碗”简单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录
黑芝麻智能敲钟后,港交所门口又有一些智驾芯片企业引发关注。据悉,近日地平线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从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
8月21日,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为期5天,集“展览”“论坛”“赛事”于一体的机器人盛会,反映了当下机器人领域的繁荣生态。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现场逛展观众高达25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5%。机器人行业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程度便可知